- 相關推薦
左右派的教學設計
左右派的教學設計
在《中國近代現代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提高左派、右派、“左”傾、“右”傾等幾個政治名詞。這幾個政治名詞富有極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對于當代中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政治名詞,而且課文并未從理論上給予詳盡的論述。本文簡單闡述這幾個政治名詞的基本內涵。
政治術語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國大革命時期。在1791年的制憲會議上辯論時,擁護激進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議會的左邊,而主張溫和的保守派(立憲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邊,于是,人們習慣上將革命的一派稱為“左派”,反對革命的一派稱為“右派”。后來,馬克思、恩格斯在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時從這一含義中引申為右派即資產階級反動派,左派即無產階級革命派。
一般來說,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這種思想就是右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右派。如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我黨公開反對的是國民黨右派分子。后來又出現了對反革命勢力妥協(xié)退讓而葬送革命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
與右相對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進步的,如德國十一月革命的領導者斯巴達克團,就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左派,是德國共產黨的前身。又如國民黨內部積極支持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何香凝、廖仲愷等都是國民黨左派。在文化戰(zhàn)線上,積極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聯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紀初,列寧和斯大林開始用左傾和右傾的概念來分別指無產階級內部的激進派和保守派。當時無產階級革命力量還比較薄弱,激進派常給剛剛萌芽的無產階級革命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激進派對革命是有害的、錯誤的。為了表示貶義,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號,即“左”傾。當時的右傾即保守派雖然可能延緩革命進程,但并沒有給革命帶來明顯的損失,因此右字不含貶義。到20世紀20年代末,隨著無產階級革命力量的強大,無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都會給革命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于是使用“左”傾機會主義與右傾機會主義來劃分無產階級內部的政治路線錯誤。同樣由于習慣,至今“左”字上的引號一直沒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號。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時的現實性,墜入空想和盲動?梢哉f“左”是對左的形而上學的極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實際上拋棄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現實性,片面強化了革命的冒進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擴大打擊面搞過火的斗爭,實行冒進主義,這種思想就是“左”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左”派。如中國歷史上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給中國革命和黨造成嚴重損失。十年“文革”是“左”傾錯誤發(fā)展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惡果,它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左”傾錯誤占統(tǒng)治地位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時期。
大革命時期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這里的右傾機會主義指保守、妥協(xié),不帶有反動之意。而1957年反右運動中的“右派”則有反動之意。后來加引號是指并非反動,1959年的反“右傾”斗爭也有此意。只不過反右派斗爭主要在黨外進行,而反“右傾”斗爭主要是在黨內。
【左右派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左和右教學反思01-30
左中右結構教學設計——四年級下冊第二課08-16
熱忱在左,理性在右08-20
左半邊翅膀作文06-05
校服設計教學設計06-07
左丘明名言名句08-23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語錄10-20
愛在左,感恩在右作文04-27
讀《小狗左左》有感04-28
小狗左左讀后感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