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十一課 第一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第十一課 第一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本課概述
1、本課在全書中的地位:本課是全書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在公民的諸多權利與義務中,受教育既是公民重要的、基本的權利,又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的、基本的義務。初二學生正處于接受義務教育時期,這一課的內容與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最接近,與學生的活動最密切。通過本課教學,能讓學生增強在受教育方面的權利觀念,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能增強學生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觀念,努力搞好現在的學習,甚至自覺地履行終身受教育的義務,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本課知識結構:本課由引言和三框內容組成。引言簡單介紹了本課與前兩課的關系,強調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本課將講述我國法律關于保護公民的受教育權、要求公民履行受教育義務等內容,點出學習本課所要達到的提高學生維護自身受教育權的能力及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等教育教學目標。第一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主要講述受教育權的含義,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內容,如何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以及我國對公民受教育權利與義務的規定。這一框具有鋪墊的作用。第二框“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主要闡述義務教育的含義、特征,我國義務教育法關于保障公民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有關規定。這一框著重講義務教育法的內容。第三框“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主要講述我國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所提供的法律保障、物質保障、師資保障,講學生應當如何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這一框是增強學生在受教育方面的權利觀念和義務觀念的思想教育的落腳點。
3、總體教法建議:教師可以用一些當地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的典型案例或者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分析,或者讓學生觀看電影《鳳凰琴》、《背起爸爸上學》、《一個都不能少》、《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從中獲得啟迪。也可以讓學生就當地的一些問題提出建議,如輟學現象、學校亂收費現象等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受教育權的基本含義、我國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權的基本內容、我國憲法關于公民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規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一些數字和圖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權;通過對比是否受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造成的不同結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并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講述國家對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權,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愛國思想。通過對教育作用的分析,為學生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打下基礎,并由此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意識。結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初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增強自己的義務觀念。
重難點分析:
本框是全課的鋪墊,它主要講什么是受教育權,以及我國憲法為什么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這就為講后兩框關于我國有關教育法律規定公民的具體的受教育權利和義務打下了基礎。本框包括兩個部分:一,什么是受教育權;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框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從理論上弄清受教育不僅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可以增強受教育的義務感,增強接受義務教育的自覺性,把自己培養成為四有新人。
教法建議:
通過分析圖片、材料,理解受教育權的兩個基本要素;通過對比是否受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造成的不同結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導入新課:
學生閱讀并分析教材上狼窩嶺小學的材料。
學生通過分析知道,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受教育權問題。引出本框內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板書)
一、什么是受教育權(板書)
學生活動(一):分析兩則材料,總結受教育權的含義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從1998年6月開始,九江市遭受了歷史上水位最高、受災面積最廣、時間最長的洪澇災害,8月初九江長江大堤4—5號閘口的決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損失。據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統計,全市有12個縣的1317所中小學受災,占全市學校總數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學設施的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達49605.16萬元.然而,為了保證孩子們如期開學,國家撥款,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當地政府想法設法,搭起臨時的帳篷小學,租民房、倉庫改成臨時教育,讓孩子到城里學校免費借讀……總之,一切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近30萬名中小學生如期開學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總人口235萬系國務院18個貧困片之一,目前,有43萬人尚未脫貧,有3萬兒童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全州中小學缺教室達10萬平方米,危房達9萬平方米,教育設施極為簡陋,師資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個鄉鎮沒條件辦初中,適齡少年能升入初中繼續讀書的寥寥無幾。
提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材料一說明在洪水給九江市的教育設施造成了巨大損失的條件下,國家想方設法為孩子們受教育創造了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保證了孩子們如期開學,獲得了受教育權。
材料二說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萬名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無法上學,喪失了受教育權;同時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質保障,50多個鄉鎮沒條件辦初中,致使許多適齡少年升入初中繼續接受教育的權利落空。
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
通過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們對受教育權的要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總之,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否則,受教育權將難以實現。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受教育人口目前已達到3億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我國公民究竟能夠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權利呢?
學生活動(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及教材,總結受教育權的內容,教師歸納。
材料三:北京市確定2000年現代化教育基本框架,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義務教育為主體,3歲以上學齡兒童入園率達到85%以上;進一步推動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適當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規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達25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的60%,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和其他職業培訓年平均達到300萬人次;高等教育穩步發展本科教育,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等。
我國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權包括以下內容:
1、學齡前兒童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
2、適齡兒童、少年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3、符合一定條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及繼續深造的機會;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權利;
5、公民可以從社會其他合法教育機構、合法途徑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板書)
圖片:大眼睛蘇明娟今昔對比
提問:是什么改變了蘇明娟的命運,使她的人生充滿了希望?蘇明娟的經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希望工程給了蘇明娟受教育的權利,是教育改變了她的命運,促進了她的個人發展。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公民為了自身的發展一定要上學接受教育;作為國家一定要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
總之,從公民的自身發展和對國家的要求來說,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1、從公民的自身發展和對國家的要求來說,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板書)
材料分析:
教育興 萬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實施科教興市戰略,走經濟發展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從1995年起一方面實行市、鎮(鄉)兩極教育經費單列,從機制上保證對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財政教育事業費支出9563萬元,約占財政總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辦。1996年以來,慈溪市鄉鎮企業局、市住宅建設公司等16個單位各捐資20萬元以上,社會個人捐資助教額達2050萬元。隨著該市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為各條戰線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這些人才在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推動了慈溪市經濟的發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伊敏芳深有感觸地說:“教育興則萬事通。慈溪市經濟總值躍居浙江省各縣市第一位,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認真組織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對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問:慈溪市發展教育,培養人才,以此帶動了本市的經濟發展的事實,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經濟振興的關鍵在科技,科技進步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發展的目的在人才。”我們要振興中華民族,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能夠通過發展教育,培養出數以億計的各類人才。
常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個公民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受教育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術業務水平,力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多做貢獻。
因此,從國家的繁榮發展和對公民的要求來說,受教育又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從國家繁榮發展和對公民的要求來說,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板書)
正因為如此,我國憲法確認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規定受教育是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一項法定義務。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權;明確了一個觀點:在我國,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十一課 第一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相關文章: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08-17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重難點08-17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08-17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和義務(一)08-17
國家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二)08-17
第十六課 第二框 自覺履行公民義務08-17
第十課第一框公民在婚姻關系中的權利教案08-17
第十二課 第四框 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