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設計(二)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設計示例(二)【教學重點】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難點】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目標】
⑴知識方面:
識記:實現人生價值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所包含的內容;
理解: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道理,懂得個人素質包含幾個方面;
⑵能力方面:
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通過閱讀課文,根據自己熟悉的事例,說明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為什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⑶覺悟方面:
一方面能正確對待社會現實,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創造條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77頁第3自然段的小字材料。
(學生看書)
下面請兩位同學分別為我們介紹一下袁隆平和鄧稼先兩位科學家。
(學生發言)
衰隆乎、鄧稼先的活動表明,人生價值的實現既要有良好的社會條件,又要依靠個人的主觀努力。
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實現(板書)
一、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板書)
1.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板書)
(1)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板書)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是上代人創造的物質成果,對下代人來說。又是繼續進行價值創造的前提條件,因此,一個社會有著怎樣的生產力水平,便制約著這個社會人們的人生價值的實現水平。
20世紀自然科學家的幾大成就,如相對論的創立;原子結構與基本粒子的發現和量子力學的產生;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的形成;分子生物學的成就,特別是核酸的分子結構和遺傳密碼的發現,都是建立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之上的,也是由于當時的社會提供了必要的實踐工具和手段才有可能產生的。
牛頓雖然偉大,但我們可以設想,在他那個時代為什么不能創立相對論呢?假如沒有望遠鏡的話,伽利略能在1608年認識到銀河是由許多星星聚合而成的嗎?同樣,沒有顯徽鏡,胡克也不可能在1665年看到細胞,也就不可能出現施來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沒有強大推動力的火箭發動機,就不可能把宇航員送上太空,登上月球,深入地認識宇宙的物質運動規律。
這一切均說明,人生價值的實現除了個人的主觀努力外,還要以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為基礎。
同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程度也制約著人生價值的實現。例如,蒸汽作為一種動力,人們早就知道了。但是,由于社會生產沒有發展到需要應用蒸汽作為動力的工業,人們的設想便沒有得到應用和推廣。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了資本主義大工業興起的時代,礦井排水和紡織業的工具機,都迫切需要動力,才導致了瓦特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同時也使瓦特的人生理想轉變成了現實的生產力,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
人所特有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創造力的形成和培養依賴一定的社會條件,人的創造力的利用和發揮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所以,人生價值的實現要有一定的條件。
(2)要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板書)
歷史上的許多有志之士,他們雖有非凡的才能,但終因社會條件的限制,缺乏客觀條件而含恨終生。
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學家,首次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太陽的面上有黑子;
月亮很像地球,上面有許多火山;銀河由許多星體組成,地球只是一顆繞太陽轉動并自行轉動的普通星體,根本不是什么上帝置于宇宙中心的“天之驕子”,從而證明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
但這在當時教會勢力非常強大的社會,這種否定地球中心的說法是大逆不道的。因此,
1633年2月,教廷逮捕了他,并開始對他進行嚴厲的審判,審判進行了3個多月,疲勞戰術和各種刑罰殘酷地折磨著他。75歲的伽利略在獄中身患重病,后來雙目失明,貧病交迫,含冤離開了人間。臨終前,他還堅信“地球仍然在轉動!”
1979年 l1月,羅馬教皇在科學事實和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宣布為伽利略平反,使300多年的沉冤得到了昭雪。
(教學建議:上述材料可由學生講述)
我國“文革”后第一批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已經40多歲了,按照一般的發展過程,他們應該是30多歲,這其間的10年恰好是“文革”期間。
這兩個材料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人的發展,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條件,所以,同學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成長在一個健康發展的時代,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我們實現人生價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客觀條件有客觀條件的有利與不利,不是個人成長、人生價值實現的決定因素,它們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起著怎樣的作用,關鍵還在于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我知道社會生活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這樣一個人,他冷酷無情嗜酒如命且毒癮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個酒保不順眼而犯下了殺人罪,被判終身監禁。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才1歲,其中一個同樣毒癮甚重,靠偷竊和勒索為生,后來也因殺人而坐監。另一個卻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僅有美滿的婚姻,還擔任一家大企業分公司的經理。 在一次訪問中,問起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
設問: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同樣的客觀條件為什么成長了兩個不同類別的人呢?
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板書)
良好而必要的客觀條件,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基本保證,而對客觀條件的認識和 利用則需依靠主觀努力,而主觀努力的程度如何,則取決于個人素質的高低。
(1)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板書)
當新世紀的腳步聲已越來越近的今天,許多人對未來世紀有種種設想,雖然他們設想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比如“后工業社會”、“科技社會”、“信息社會”……但得到的共識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揭示未來,有一點必須首肯,未來是以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的教育正是順應了這個時代發展的要求。那么,同學們為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也要在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方面做好準備。
我們說的個人素質包括哪些內容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6頁。
(學生看書,回答)
這五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的,是人的全面發展中缺一不可的有機組成部分。思想政治 素質和道德素質,是我們所說的“德”,解決人生價值實現的動力問題;科學文化素質是我們所說的“才”,“德才兼備”是過去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又提出了“心理”方面的要求,所以還有心理素質,而以上4方面素質的建立和發展都是以身體素質為依托的。
人的心理素質如何,影響著人的能力的發揮。在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下,能夠充分發揮潛在的能力;在不良的心理狀態下,如焦慮、沮喪、緊張等,則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果,甚至可能帶來不良的社會后果。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親身感受談一談心理素質對人的生活的影響。
(學生討論、發言)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主要是讓自己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請看投影片:(出示投影片)
意志的自覺性
對自己行動目的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從而自覺地行動
意志的果斷性
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決定,執行決定。
意志的堅持性
克服外部、內部的困難,堅持完成任務的品質。
意志的自制力
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
為培養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建議同學們自學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對自己的心理偏差,能夠有所糾正、有所作為。
實現人生價值,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上,這既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出發點,又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落腳點。
(2)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聰明才智(板書)
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沒出息的崗位、職業,只有沒出息的人”,你認為這句話講的有道理嗎?你能結合具體實例來談一談嗎?
(學生討論、發言)
同學們講得都很好,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一切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只要埋頭實干,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相信同學們都體會過失敗的滋味,因此,如何對待失敗,也是人生價值實現過程中要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3)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板書)
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上,誰都希望道路平直,少出挫折,獲得成功,但在通往勝利、成功的征途中又往往遇到挫折、失敗。
面對失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和選擇,有的人一敗就涂地,有的人則屢敗屢起,從此走向堅強和成熟。很顯然,我們的選擇應該是后者。
微軟電腦公司的威廉·蓋茨常有失敗之舉,他喜歡雇傭曾經犯過錯誤的人。“那表示他們敢于冒險”他說,“從那些人怎樣應付出了錯的事可以看出他們會怎樣應變。”因此,辯證地看待失敗,失敗本身也是有價值的,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
但失敗轉化為成功,是需要條件的,我想給同學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做到敗而不餒。遇到失敗時,一般人往往失去自信,但適應能力強,不屈不撓的人,卻仍充滿信心。他們會認為“這不過是暫時的”。
大發明家愛迪生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失敗后,仍能屢敗屢戰,他說,“什么是成功的秘訣,很簡單,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因為灰心喪氣實際上就等于自我毀滅。
第二:具體分析失敗的原因,調整和訂立下一步努力目標。
原因分析得越具體,就越能找到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辦法,從而為下一次成功奠定扎實的基礎。
第三:要有堅強的意志,從而做到持之以恒。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余年如一日,不畏艱辛,不辭勞苦地向數學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進軍,他的演算稿紙竟用了滿滿6麻袋。可想而知,在獲得成功之前,他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多么巨大的困難啊! 因此,困難的時候,失意的時候,建議同學們自我鼓勵,“堅持,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是這一下堅持,便觸摸到了成功的邊際。 莎士比亞說過這樣一句話:“逆境使人發奮向上,要是你從未遭遇過失敗,為了事業著想,也許應該經歷一次。”
在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主客觀條件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在尊重客觀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素質。
小結: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這是我們非常關心和努力實踐著的重大課題,讓我們像衰隆平、鄧稼先那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聰明才智,從而為我們的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也實現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
思考下面問題:
有人認為,“有錢就有了一切”,請談談你的認識?
金錢能買到什么?買不到什么?
附本節課結構圖表: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設計二】相關文章:
奉獻通信事業,實現人生價值08-16
基于Client/Server 的課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4-12
《短文二篇》教學設計08-18
淺析油田鉆井作業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8-18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教學反思04-07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二08-15
《自己去吧》 教學設計之二05-01
動物的節律行為 教學設計二05-01
人生價值的名言08-20
人生價值作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