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11課但當自己的責任
第11課:擔當自己的責任
板書設計:
一、對自己負責
1、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關心自己的健康。
2、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完成好學習任務。
3、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文明禮貌,遵紀守法。
4、對自己負責,具體來說就是自尊、自愛、自律、自強
二、對他人負責
1、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承擔責任,任何人都有責任幫助他人。
2、同情、關心、愛護他人,幫助他人成長與進步,真誠的幫助他人改正錯誤。
3、關心父母,理解父母,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
三、對社會負責
1、關心社會,遵守社會規則,努力為社會做貢獻。
2、社會的每個成員都承擔著各種責任,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3、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和對社會負責三者之間的關系。
1)對自己負責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前提。
2)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人,更懂得如何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教學過程
導入:
老師:我們生活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當中,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責任。由于對所負責任的態度不同,其結果也是不同的。在勇擔責任的過程中,有時責任會讓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在勇擔責任的過程中,收獲大于付出,你會在人生的旅途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和經驗,更多的信任與尊重,更多的榮譽和獎勵,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和更加健康快樂的人生。
過渡:但是在我們許多同學的觀念中認為責任是成年人的事情,與青少年無關。我現在還沒有長大,怎樣去負責任呢?下面我們一起開一個小型的辯論會,雙方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
出示幻燈片:(小小辯論會)
提出問題:有人說,責任是成年人、職業人的事情,與我們青少年無關,我們還未成年,長大以后才能負責任呢。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正方觀點:我們也有責任
反方觀點:責任與我們無關
我的立場:(責任與我們每個人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的辯論提綱:論據一:
論據二:
論據三:
教師歸納:通過剛才同學的辯論,很多同學都有了一致的觀點。1、有行為就有責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2、責任心的培養要在點滴小事中逐漸培養起來。要養成負責任的習慣。3、只有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人才能承擔起社會進步和發展賦予我們的社會責任。我們中學生都要擔當那些方面的責任呢?
板書:第11課:擔當自己的責任
看圖判斷他們的行為選擇是否正確、并說出正確的做法:P74頁
作業不會做,準備向同學抄
抄作業是錯誤的,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學生暢談自己的看法
作業不會做怎么辦?
說說正確的解決辦法和途徑?
熬夜玩電腦游戲
熬夜玩電腦游戲是錯誤的,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問題:迷戀電腦游戲會給青少年帶來哪些危害?
高考落榜準備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是錯誤的,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的人生負責。
案例:兩女生離家出走被拐賣
問題:
對安全提示牌置之不理,在非安全區域游泳
到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不是正確的選擇,要對自己的安全和生命負責
學生講述關于游泳遇難的新聞和案例,認識到珍愛生命的重要性,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案例:一天里六名小學生溺水身亡
溺水事件
1. 討論與思考:對自己,我有哪些責任?(交流責任計劃書)
1)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珍惜生命,學會健體,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注意安全,不做無謂的犧牲。
2)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學會求知,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學會生存,終身努力,不斷完善自己。
3)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會生活,情趣健康,善于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不看色情、兇殺、迷信的書刊,不唱不健康的歌曲,不進"三廳兩室"。愛惜名譽,拾金不昧,不受利誘,不失人格。學會審美,注重儀表,穿戴整潔、樸素大方。增強法制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2. 獨立就是對自己負責(教師用書P170)
3. 知識拓展:“自我負責的領域”(教師用書P138)
自己的責任:選擇、自律(教師用書P169)
4. 情景表演或續編( 教師用書P164停乘校車以后……)
5. 錄象討論:中學生酒后騎摩托撞死(滲透生命教育)
資料:
我們最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哪些?
首先,對自己而言,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有:
1、承擔選擇的責任、
責任與選擇有著密不可分得關系,負責人的人總是選擇自己能夠負責的事。不論我們過去遭遇過什么,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選擇對人對己都負責人地生活,我們就能慢慢地走出困境,為自己開創一片新天地,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運。選擇有時是需要冒險的,有些人往往因為害怕冒險而放棄或逃避,從而使自己處于被選擇甚至被淘汰的地位
2、承擔行為自律的責任
2、
活動一:“這與我無關嗎?”
(1)活動目的
使學生認識到做人必須負責任,作為中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責任。
(2)活動內容分析
活動展示的四個情節是中學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看起來小湖是個依賴性很強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責任意識,完全依賴媽媽“陪讀”,媽媽不在家,她就不能獨立完成學業,還心安理得地說:這不怪自己。這個例子也反映出一些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能力,事事代勞,影響了孩子心理、道德和能力的成長。
李順不肯去看望奶奶,還振振有辭地指責父母強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反映出這樣的孩子過于自我中心,對家人缺乏愛心和責任感。實際上,十三四歲的中學生應該可以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應該懂得關心和照顧家人。
小加作為足球隊主力,為了自己出去玩,把比賽拋在一邊,對集體的事情缺乏責任感。這樣的行為損害集體榮譽,這種態度如果得不到糾正,不僅影響人際關系,也影響一個人事業的成功。
王平從來不參加揀垃圾的公益活動,還給自己找借口。如果人人都象王平那樣只管自己,不愿意為社會做一點奉獻,那么社會就會變得自私冷漠。實際上,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許多人的無私奉獻推動的。
(3)過程指導
第一步:指導學生對這四個故事進行討論。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問題一,分別分析,這四件事情是什么性質?是否與他們無關?
第三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二:他們這種態度存在什么問題?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不負責任的事例,指出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的錯誤。
第四步:結合問題四,學習心靈導航第二節,讓學生歸納少年的責任。談談為什么應該承擔這些責任,有沒有能力去承擔?如果有能力沒有做到,是為什么?
第五步:學習心靈導航第二節,讓學生歸納少年的責任。教師總結。
【第11課但當自己的責任】相關文章:
第11課:擔當自己的責任08-17
第10課責任重于泰山08-17
留一點責任給自己作文02-04
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08-17
第踏青作文02-06
第14課 西漢的興盛第14課 西漢的興盛08-17
試析《證券法》第63條對違反信息披露義務的民事責任的規定08-05
第15個方柱02-19
第N次大戰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