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革口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
傳統口算教學是大統一教學,很少有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時,教師往往把自己認為好的方法統一教給學生,不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死教硬塞,費力費時,但過一階段學生往往仍然喜歡用自己的方法算。這樣做,不但口算教學效率低下,而且在學生看來只有教師教的才是對的,客觀上也否定了學生思維的個性差異。因此,教學時,學生不是積極參與,而是被動機械地記憶教師教的方法,抑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口算教學提倡學生算法多樣,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能掌握的方法來計算。這里的“算法多樣”是指一個學習群體里呈現出的各種各樣的方法,而不是某一個學生身上的幾種方法;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指一個學生用幾種方法解,是個體的,而不是群體的。
現將教學片段摘錄如下:
[案例]:
師:學校科技組有36人,美術組有43人,兩個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
生:36+43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我們學過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下面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出36+43的得數,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自己想好后也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一般有以下4種思路:
生1:我是仿照筆算的方法算的:個位上6+3=9,十位上3+4=7,所以=79;
生2:我是用十位上3+4=7,個位上是6+3=9,所以=79;
生3:我覺得43可以分成40和3,36+40=76,76+3=79;
生4:我把36分成30和6,43分成40和3,30+40=70,6+3=9,70+9=79。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不但算對了,而且說的也很有條理。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呢?(小朋友的選擇各不相同)同學們口算時,就應該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想。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小朋友的臉上紛紛浮現出欣喜的神情。
師:學校書法組有46人,電腦組有49人,兩個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
生:46+49
師:現在,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第二題,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時,與上面一題類似的一般也有4種思路。(略)
師: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相同的地方是兩題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生2:不同的地方是第一道個位相加不滿十,不要進位;第二道個位相加滿十,要進位。
…………
師:下面一組題,要求說說每題得數比幾十多一些,再口算。
44+3582-5062+3080-64
59-2628+1957-3947+23
要求:估計一題緊接著口算一題,看誰估計得準確?
[反思]:
上面的片段中,學生學得相當主動積極,不僅課堂參與率高,而且思維靈活多樣,學生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改革口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改變學習方式。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新的口算教學的特點: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
由于學生的知識背景、能力不同形成學生解決新的口算方法的不同。課堂中學生的口算方法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是應該鼓勵的。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不再過分地區分哪種方法好,因為自己的方法對個體來說是了不起的,而且自己的方法衰退是很緩慢的。
現代學習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學生對于新知識必須有一個“理解”或“消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把新知識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學生對此做出主動的反應,使新學習材料與主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實質性、非人為的聯系,從而使新知識獲得意義,同時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內容也更豐富了,或者通過改組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在學習“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之前,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已有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基本思路,如果仍按部就班地按教材中的例題思路去組織教學過程,學生顯然興趣不大。正是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教師才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口算得數,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這樣以學生的眼光來重新組織學習材料,便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使課堂充滿著探索的氣息。
二、關注學生的數學交流和合作學習。
積極提倡算法多樣,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討論和表達數學問題是進行數學交流的兩種重要形式。由于積極提倡算法多樣,不同的學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題策略,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他們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會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體會和經驗為學生的表達奠定了基礎。如:上面學生解決問題的第4種方法:30+40=70,6+3=9,70+9=79。學生的思路是:先把36分成30和6,再把43分成40和3,30+40=70,6+3=9,所以36+43=79。在小組或全班的交流中,這個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話能說,積極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數學交流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希望學生在數學交流中不斷地討論、表達,在表達、討論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數學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和估算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估算與計算關系密切,因為估算不是必然離開計算的,所以估算能促進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估算還能對計算結果是否合理起一個監控的作用。因此,必須切實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教學時讓學生估一題算一題設計的用意就在于此。
【改革口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相關文章:
我對算法多樣化的理解08-23
課堂教學改革是“少教多學”的完美體現08-20
口算教學反思08-25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8-19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8-19
口算除法的教學反思04-16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03-28
口算乘法的教學反思12-31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3-19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