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時間:2022-08-16 20:10:42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作者:朱向明    新課程下怎樣用教材教?
    ■                              ——“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江蘇邳州運河鎮吳閘小學  朱向明(221300)(0516——6298051)
    ■        新課程觀強調:教材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課程實施更多地應該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在實際教學中,如何落實這一理念?本人結合“圓柱的體積”一課談談自己的實踐與思考。
    ■ [片段一]
    ■          師生共同探究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后對公式加以應用。師出示教材例4(蘇教版第12冊P8):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         由于課前學生已進行了預習,多數學生是按照教材介紹的解法來解答:
    ■         1.5米=150厘米  20×1150=3000(立方厘米)
    ■        師:這道題還有其他結果嗎?(學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會兒,另外兩種結果紛紛展現:
    ■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       0.002×11.5=0.003(立方米)
    ■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   1.5米=15分米       0.2×115=3(立方分米)
    ■         師:為什么會出現三種結果?
    ■         經討論,學生才明白: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得到不同的結果。
    ■ [片斷二]
    ■        鞏固與應用階段,我將教材練習二中的一個填表題(表1)進行了加工組合呈現給學生這樣一個表格(表2)。
    ■ 表 1
    ■                                         
    ■ 表2 
    ■  
    ■         學生填表后,師:觀察前兩組數據,你想說什么?
    ■         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交流,最后匯報。
    ■         生1:兩個圓柱的高相等,底面積是幾倍的關系,體積也是幾倍的關系。
    ■         生2:兩個圓柱的高相等,底面積越大,體積就越大。
    ■         師:觀察后兩組數據,你想說什么?
    ■         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容易說出了后兩組的關系。
    ■         學生的表述盡管不是很準確完美,但已說出了其中的規律,而這個規律正是解答練習二第17、18題的基礎,又為下一單元“比例”的教學作了提前孕伏。
    ■ [片段三]
    ■        教材的練習中有這樣一題:量一個圓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徑,算出它可裝水多少克?
    ■         學生動手測量自備的圓柱形茶杯的有關數據并計算它的體積。
    ■        師: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飲用一定量的水,請大家課后查閱相關資料,計算自己每天需要飲用幾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證健康,并把自己對水的想法寫下來,下節課我們再交流。
    ■ [教學反思]
    ■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礎
    ■        教材作為教學的憑借與依據,只不過是編者對學科知識、國家要求與學生進行整和思考的結晶。但由于受時間與地域的影響,我們在執行教材時不能把它作為一種“枷鎖”,而應作為“跳板”——編者意圖與學生實際的“跳板”。因此,教學時,我們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編者意圖、考慮學生實際,創造性地利用教材。
    ■ 1、挖掘訓練空白,及時補白教材。編者在編寫教材時,也考慮了地域、學科、時間等因素,留下了諸多空白,我們使用教材時,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訓練空白,及時補白教材。[片段一] 中的例題教學,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訓練空白,并沒有把教學簡單地停留在一種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得到不同的結果”的道理,從而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2、找出知識聯系,大膽重組教材。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結構,知識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在教學時不能只著眼于本節課的教學,而應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知識系統。[片斷二]的表1僅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體積公式,此外無更多的教學價值,而重組后的表2不僅實現了編者的意圖,而且為“比例”的教學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數學教學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點教學”的誤區。
    ■ 落實課標理念是用好教材的關鍵
    ■ 能否用好教材,關鍵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落實了新課標的理念。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我們的數學教學不能再以學科為中心,而應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教材在編寫時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要心里裝著學生,使用教材前反復琢磨,怎樣的教學才能符合新理念。前兩個片段就突破了“學科中心”和“知識中心”,走向了“學生中心”。[片斷三]在教材關注學生的基礎上向深層發展——不僅讓學生動手測量,動腦計算,而且讓學生在課外展開調查研究;不僅關注知識技能,而且關注了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對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這一片斷的教學,其價值就在于滲透了人文關愛。
    ■ 學生獲得發展是用好教材的標準
    ■ 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常常脫離教材,片面追求新課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實質——“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每個學生在一節課的40分鐘里獲得最大發展應作為我們用好教材組織教學的追求。本節課緊扣教材,“以本為本”,著眼學生的發展,無論是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都獲得了最大發展。

    “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案例及反思】相關文章: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8-25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7-07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5-08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6-17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7-08

    圓柱的體積的教學反思02-27

    圓柱體積教學反思08-25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25

    《圓柱體積》教學反思04-20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精選15篇)06-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 |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亚洲午夜五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