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統計表和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材第119~121頁統計表和統計圖、“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7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能根據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明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和作用,能在看懂統計圖內容的基礎上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準備:“練一練”第2題的兩張統計圖。
教學過程(www.baimashangsha.com)
一、揭示課題
1.統計的意義。
提問:在小學里,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為什么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里,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問題,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起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復習統計表和統計圖。(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統計表、統計圖,提高整理數據制作統計表的能力,認識統計圖的特征、作用,能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作簡單的分析。
二、復習統計表
1.讓學生看第119頁前兩行。
提問:怎樣才能制出一張統計表?你能根據上面的過程,說出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嗎?
2.做“練一練”第1題。
請同學們看“練一練”第1題。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數據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按要求整理數據,然后填表。學生填表后集體校正。現在請同學們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數據,把結果填在( )里。指名口答分析結果。提問:從表里還可以看出哪些問題?(如哪一段人數最多,哪一段人數最少,各占百分之幾等)
3.做練習二十三第1、2題。
讓學生把練習二十三第1、2題做在課本上。
(1)口答校對第l題。
(2)出示第2題表格。
讓學生口答結果,老師板書,并讓學生說一說每個數據是怎樣得出的。
三、復習統計圖
1.說明:在進行統計時,除了用統計表,還經常要用統計圖。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有時要用統計圖?說明:為了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形象具體,便于比較和研究,有時還需要把收集到的數據制成統計圖。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種統計圖?(板書: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2.出示“練一練”第2題兩個統計圖。
(1)提問:這兩個統計圖各是什么統計圖?
(2)說明:這是“練一練”第2題的兩個統計圖。(讓學生看第2題)從題里可以知道,這兩個不同的統計圖都表示了某廠兩個車間全年產值的統計數量。提問: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的?(板書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折線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及數量變化的?(板書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讓學生口答第2題的兩個問題。
提問: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什么?折線統計圖除了看出數量多少,還可以直接看出什么?你認為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分別板書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4)提問: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比,它們的特點、作用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追問:統計時只要求看出數量的多少,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如果既要看出數量多少,又要看出數量變化情況,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好?
3.做練習二十三第3、4題。
(1)讓學生做第3、4題,完成在課本上。
(2)讓學生口答第3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3)讓學生口答第4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你認為要怎樣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三第5、6題。(學生做在課本上,老師巡視、指導)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三第7題。
【統計表和統計圖】相關文章:
《折線統計圖》的說課稿05-22
折線統計圖說課稿04-24
《復式統計表》教學反思08-19
復式統計表教學反思02-11
《復式條形統計圖》說課稿08-22
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8-24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08-24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03-28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4-02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