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反比例應用題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53~54頁練習十第4~13題,練習十后的思考題。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能正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應用題,并溝通不同解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判斷、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應用題。
教學過程(www.baimashangsha.com):
一、基本訓練
1.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和正、反比例應用題,根據成正、反比例量的關系,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解答相應的應用題。這節課,我們練習正、反比例應用題。(板書課題)
2.基本訓練。
小黑板出示練習十第4題,讓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結合第(1)題判斷說明:在一個乘法表示的式子里(板書:a×b=c),如果積一定,另兩個量就成反比例;如果一個因數一定,根據乘、除法的關系,另兩個量就成正比例。
二、基本題練習
1.做練習十第5題。
(1)學生讀題。
提問:按過去的算術解法,第(1)題要先求什么數量,第(2)題要先求什么數量?用比例的知識怎樣解答呢,請大家自己做一做。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提問:第(1)題是怎樣想的?第(2)題是怎樣想的,提問:正、反比例應用題解題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2.練習小結。
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都要先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兩種相關聯量的對應數值,再列等式解答。解題時,正比例應用題要根據比值一定列等式解答;反比例應用題要根據乘積一定列等式解答。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第11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第一個圓柱的高是第二個圓柱高的 還可以怎樣說?(第一個圓柱的高和第二個圓柱高的比是4 :5,或者第一個圓柱的高看做4份,第二個圓柱的高就是這樣的5份)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當兩個圓柱底面積相等時,(1)圓柱體積與高成什么比例?(2)兩個圓柱體積的比與對應高的比有怎樣的關系?為什么?想一想,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自己在練習本上列出式子.指名學生口答式子,老師板書(包括用分數應用題的方法解答)。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式子,說說各是怎樣想的。說明:按照分數與比之間的聯系,有些應用題可以 根據數量之間的聯系,用分數和比例知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2.做練習十第13題。
(1)提問:這是一道什么應用題?可以怎樣列式解答?(老師板書)這樣解答是怎樣想的?(把樹苗總棵數看做單位“1”,單位“1”的94%是470棵,所以列方程解)
(2)把樹苗總數看做單位“l”,成活棵數是94%,你還能用比例知識解答嗎?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列式理由。
四、講解思考題
學生默讀題目。提問:增加鉛以后,鉛與錫的比是5 :3,有怎樣的關系式?根據這樣的關系式可以怎樣解答呢?請大家課后想一想、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內容? 指出:過去我們學過的先求單一量和先求總數量的應用題,可以用比例知識來解答。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要先判斷成什么比例,找出數量之間對應數值,然后根據比值相等或乘積相等的等量關系,列等式解答。解答應用題,還可以根據數量之間的聯系,用不同的方法做。
六、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第8、9、10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第6、7、12題。
【正、反比例應用題練習】相關文章:
《三步應用題練習二十九》數學教案08-26
《反比例》教學反思04-28
數學反比例教案03-25
《反比例》教學反思03-13
三年級數學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教案08-26
反比例函數教學反思08-25
《反比例》數學教案06-28
反比例意義教學反思01-04
《反比例》數學教案02-17
《反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