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綠”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3、領略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欣賞西湖的美,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受到熱愛美的教育。
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來描寫景物的。
讀文章,想畫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看圖激情,導入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
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確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稱國內之最。這(指圖),就是美麗的杭州西湖。有誰到過那個地方?能談談感受嗎?老師也去過杭州西湖,想不想聽聽我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板書)
二、范讀課文
(生靜靜地聽)
三、自學課文(出示閱讀提示)
1.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四、小組交流
(重點討論第2題。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此外還有溪水:“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漫步蘇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現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
五、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目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自由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綠”的美。
六、感受語言文字美
1.本文化美的詞匯十分豐富,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詞句。
七、聽課文朗讀錄音
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1.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
2.找一找其他描寫西湖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板書設計:
二、形近字組詞。
傾( ) 炯( ) 梔( ) 瀲( ) 訪( )
頃( ) 迥( ) 桅( ) 斂( ) 防( )
般( ) 濺( ) 堤( )
股( ) 淺( ) 提( )
三、填空。
1、《西湖的綠》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 ),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 ),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 ),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
2、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 )。”峰下蜿蜒的小徑:“( )。”此外還有溪水:“( )” 。
3、漫步蘇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 )。”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 )。
4、在花港現魚,作者抓住了( ),與( )相比,“( )。”
三、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①美好 ②贊許
無論能不能得到嘉獎,我們都要繼續努力。( )
今天來到現場的嘉賓都是來自大連的年輕朋友。( )
(2)①聚集 ②村莊
今年,我們屯子里有六個年輕人報名參軍了。( )
因為有關云長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巢了。( )
四、填空。
(1)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 ),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 )和( )。
(2)這篇文章作者按照從( )到( ),由( )到( )的觀察順序寫的。
參考答案:
一、崇山峻嶺、蜿蜒、嘉峪關、垛子、堡壘、陡峭、氣魄雄偉。
二、蜿蜒、婉轉;蜻蜓、蜿蜒;凝結、疑惑;堡壘、光明磊落;峭壁、俊俏。
三、(1) ②、① (2) ②、①
四、(1)象征、智慧、結晶(2)遠看、近看、整體、部分
【西湖的“綠”】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語文《西湖的“綠”》教案12-14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西湖的綠09-08
《西湖的綠》讀后感03-17
西湖08-18
《西湖的綠》讀后感2篇03-22
《西湖的綠》讀后感(2篇)06-29
愛綠護綠標語270句03-14
愛綠護綠倡議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