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系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www.baimashangsha.com)。
一、談話。
我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各種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在以前解答各種應用題時都已經遇到過,只是沒有加以概括總結。今天我們來學習常見的幾種數量關系。
二、新授。
1、揭示課題:來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2、教學例1。(題略)
(1)分別出示例1的3道題。
①分別出示每道題。用幻燈投影每道題的題意圖。
②要求全班學生默讀并想一想各題的兩個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求什么?
(2)學生默讀題目后,把3道題獨立地解答出來。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
①鉛筆3支用:8×3=24(分)=2角4分
②籃球2個用:28×2=56(元)
③魚4千克用:3×4=12(元)
答:(略)
(4)提問:
①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所說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
②3道題中的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3道題中的要求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引導學生說出這3道題都是說購買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價錢和買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錢。教師進而指著3道題的第一個條件。告訴學生“每件商品的價錢”。我們叫它單價。(板書:單價)接著指第二個條件,告訴學生“買了多少”,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一共用了多少錢”,我們叫它總價。(板書:總價)
④再問:單價是什么意思?總價是什么意思?知道了單價和數量怎樣求總價?
引導學生回答后,根據這3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單價×數量=總價
⑤再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每道題中的單價是多少?數量是多少?總價是多少?
指名學生回答。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要遇到買商品的事,掌握了“單價×數量=總價”這種數量關系后,買東西時只要看商品的單價和我們買的數量,就可以用單價乘以數量求出要付的總價了。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的題目。
①讀題。理解題意:符合例1所說的數量關系,也就是說已知條件是單價和數量,去求總價的實際計算的問題。
②指名學生口述例舉的問題,并解答。
(2)講出下面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①每個保溫瓶20元,買3個用:
②每千克豬肝16元,買5千克用:
③每千克大蔥2元,買12千克用:
④每套同樣的童裝50元,買4套用:
【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系】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02-07
淺議法律和道德的關系08-24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01-09
不是就是的關系和造句08-19
“對不起”和“沒關系”作文04-02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教學反思03-28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反思04-14
和校車有關系的標語匯集10-27
《常見的數量關系》四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案08-22
戲劇寓意和戲劇形象的關系解析論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