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幼兒認識基數和序數的區別,學習辨別10以內的序數。
教學準備
1. 5盤貼絨蘋果圖片,每盤有1~5個蘋果,每個盤子涂上不同的顏色;10個貼絨動物,10級貼絨臺階(側面逐級變高的形狀,以便于貼小動物),貼絨板。
2. 幼兒每兩人5張數量為1~5的香蕉或其他水果的果盤圖片。1~10的數字卡片每組一套。
教學過程
1. 認識10以內序數
(1)教師出示貼絨臺階和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兒數一數有幾級臺階,幾個小動物。接著把小動物逐個放上不同的臺階,請幾名幼兒從下面開始數,說說10只小動物分別在第幾級臺階。
(2)教師取下小動物,請10名幼兒上來每人拿一個放在不同的臺階上,分別說一說自己擺放的.是什么動物,從下面開始數,擺在第幾臺階,其他幼兒評判說得對不對。
2. 區分基數和序數
(1)教師出示貼絨果盤圖片(不按盤內蘋果的數量多少的順序,可以5以內任何一個數做開頭),請幾名幼兒數一數有幾個盤子,再說一說從左到右(或說從紅盤子開始數)每個盤子的順序。幼兒數對以后,教師再請幾名幼兒數一數,每盤有幾個,引導幼兒發現盤子里有幾個水果和盤子在第幾個是不一樣的。教師提問,有幾個和第幾個一樣不一樣,怎么不一樣,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小結:有幾個和第幾個不一樣,一個是說有幾件東西,一個是說排在第幾。
(2)教師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用手里的圖片任意排隊,互相說各個果盤的次序,并數一數各個盤中水果的有幾個,進一步明確有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
3. 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練習。
4. 翻數字、跳格子
教師把幼兒分成10人一組,玩跳格子的游戲。教師先在地上畫幾組10個連續的大格子,從1到10標上數字。各組幼兒按順序在數字卡片中抽一張數字卡片,說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數,然后按卡片上的數,一次一格,單腳或雙腳跳到相應的格子里,直到組里所有的幼兒都跳進格子里。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意點數1-10個物體,能認讀1-10的阿拉伯數字。
2、幼兒通過操作圖片和數字卡,發展動手能力。
3、通過學習,使幼兒能將數字和物體對應。
活動準備
1、會有小朋友和鉛筆的圖片各10張。
2、飯勺10把,鉛筆10支。
3、圓形瓶蓋幼兒人手10個,幼兒人手10多小紅花,一組一套數字卡片。
4、幼兒用書《科學與數學》。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幼兒園里有好多的小朋友,我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并告訴大家清了幾位小朋友?
(1)先請4位幼兒到前面來。教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前面有幾位小朋友?(請幼兒點數,4位)
(2)再請3位幼兒到前面來。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現在共有幾位小朋友?(請幼兒點數,7位)
(3)再請3位幼兒到前面來。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現在共有幾位小朋友?(請幼兒點數,10位)
2、訓練幼兒收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結果。
(1)教師將10張會有小朋友形象的卡片貼在黑板上,請幼兒點數,并大聲說出黑板上有幾張卡片。
(2)幼兒數數教師手上有多少支鉛筆。
3、認讀數字1-10。
(1)幼兒一次認讀1-10的卡片。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兩張小朋友卡片,5張鉛筆卡片,6多紅花,畫8個圓、10個三角形。
(3)請幼兒將相應的數字貼在卡片下面,并認讀數字。
(4)請幼兒2位一組認讀卡片上的數字
(5)幼兒完成書上第4頁練習。
4、幼兒點數操作。
(1)請幼兒從每人面前的盒子里找出畫有小朋友、飯勺、
小紅花等的卡片各10張。
(2)幼兒在數出的卡片下面擺上對應的`數字。
5、活動結束:請幼兒自由數班上10位小朋友,每到第10
個小朋友發一朵小紅花。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孩子愛玩的天性,運用兒歌的形式引導學生記憶數字和量的關系,并全員參加手指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鮮艷的和學生喜愛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光,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與我主動的配合,發揮主動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加強孩子漢語的學習。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2.在活動中,發現 10 以內的排列順序,感知順數和倒數。
重點難點
學習掌握 10 以內數的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準備
(1)環境、材料準備:
教具:“數字卡片”、“動物與房子”“彩色串珠”;學具:“彩色串珠”。
(2)幼兒經驗準備:10 以內順著數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幼兒進行報數游戲。二、深入游戲,探究新知
1.引出小魚:
師:小魚要吹泡泡,吹呀吹,吹了幾個泡泡?(10 個) 師:10 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師:小魚還要吹,吹了幾個?(9 個) 師:9 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師:繼續吹,吹了幾個?(8 個)
師:8 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師:這個小魚可聰明啦,你們覺得下面應該吹幾個泡泡呢?(7 個泡泡,一直吹到 1 個泡泡為止)
師:這里有數字寶寶,請小朋友把相應的數字放在泡泡下。師:從上面往下看,泡泡有什么變化啊?
師:從下面往上看呢,泡泡有什么變化?
2.幼兒操作
師:請幫著小魚從多到少的吹泡泡(教師在黑板上操作,并巡回檢查) 師:請小朋友看黑板和老師擺的一樣嗎?數一數:10 9……2 1
師:和你們平時數得方式一樣嗎?
師:10、9……1,像這樣數數就叫倒數。
3.收拾學具,交流小結。
三、情景鞏固,拓展延伸
1. 情景貫穿
出示“動物與房子”,把數字分別放在樓房旁,對應相應的層數。師:共有幾層樓?
2.幼兒自由操作,將小動送回家,根據幼兒操作進行提問。師:請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回到自己的家。
師:小狗到小鴨家,要經過哪幾層樓?
師:大象住在第 9 層,也要到上鴨家,要經過哪幾層? 師:都是怎么數的?
師:青蛙也要到小鴨家,要經過哪幾層? 四、活動小結,延伸
師: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 10 以內倒著數,生活中還有很多倒著數的現象, 平時多觀察,發現倒數的現象就來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好嗎?
活動總結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情境游戲貫穿,讓孩子們沉浸在情境游戲中,引導幼兒去發現 10 以內數的順序關系,真正將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并感受到游戲快樂。
我注重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幼兒活動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們都知道,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么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因此,活動中我讓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有趣和實用。
在活動中唯一欠缺的是不能完全的放手,應該相信孩子,進一步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的能力。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我給孩子們設計了一節學習創編8的加法應用題的活動。首先設置情景“買水果”讓幼兒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然后讓幼兒結合圖片練習自編口述應用題,最后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引導幼兒進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編8以內的加法應用題由淺入深,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了知識。有趣的學習方式遵循了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規律,也符合了《綱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
二、活動目標:
1嘗試按實物圖的內容編出相應的加法應用題。
2初步掌握應用題的結構,體驗編應用題的樂趣。
3能完整、準確的表述,提高幼兒語言概括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重點:根據圖意自編8以內的應用題。
難點:能夠清楚、完整的表達。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情景布置;水果超市,人手一張操作卡,圖片、骰子等材料若干。
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8以內數的組成。
四、活動過程:
(一)以“碰球游戲”復習8的組成。
(二)創設情景,讓幼兒初步了解應用題的結構。
1指導語: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水果超市買水果。
2要求:
(1)每人最多只能買5個,分兩次買并把它放到兩個盤子里。
(2)買完與你的同伴說一說:你到超市里買了什么水果,第一次買了幾個水果?第二次買了什么水果,一共買了幾個水果?
3游戲:買水果。師重點觀察幼兒買水果的情況。
4個別提問:重點引導幼兒完整、準確的進行描述。
5師生共同小結:我到超市買水果,第一次買了2個水果,第二次買了3個水果,一共買了5個水果。
(三)提供圖片,引導幼兒分組自由探索,口述8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1介紹材料,并提出要求。
2互動游戲:誰最棒?
(1)提要求:
A、請認真觀察,用剛才的方法完整的說一說。
B、說完后再將最后一句話變成一個問題來考考小朋友。
(2)幼兒分組游戲:重點指導幼兒觀察圖片,完整準確的描述。
(3)請個別幼兒口述應用題。
3師生共同小結。
(四)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引導幼兒進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編8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1介紹游戲材料及要求。
2幼兒分組活動。
五、:引導幼兒各自找客人人老師口述應用題活動自由結結。
活動反思:
在以后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要多采用游戲的形式,因為幼兒對游戲是最感興趣的,最能吸引他們,游戲的形式可以使幼兒對數學活動更感興趣,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愛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
二.小猴去摘桃
1 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 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 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游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這個發現,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先進理念為指導,讓孩子"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輕松地掌握序數的概念。
特設計了這次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的序數,學習序數詞"第幾"。
2、能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3、發展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難點
1、方向不同,數序所處的位置不同,學習序數詞"第幾"。
2、能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2、樓房背景圖,幼兒熟知的動物如:老鼠、馬、雞、猴、狗、羊、狐貍等圖片。
3、課件、1-7數字卡、5節車廂的火車圖片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1、《小手真靈巧》
2、《十個手指來押韻》
(二)復習1-10的相鄰數:
1、說出1-5的相鄰數
2、說出5-10的相鄰數
3、坐火車找相鄰朋友
(三)講授新知識(操作課件)
1、出示小動物排隊參加運動會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欣賞,從中找出每只小動物所處的位置。
2、從左往右數,老鼠排在第幾?從左往右數,小馬排在第幾?從左往右數,誰排在第3?從左往右數,小狐貍排在第幾?
3、從右往左數,誰排在第1?從右往左數,小羊排在第幾?從右往左數,小猴排在第幾?從右往左數,誰排在第6?從右往左數,老鼠排第幾?
(四)列舉實例(操作課件)
1、運動會正式開始,小動物們正在進行賽跑比賽,它們都從左邊向右用力跑,誰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
2、為獲得名次的動物頒發獎狀,是誰站在最高領獎臺?是誰站在最低領獎臺?(老師出示領獎臺,第一名站最高)
3、小動物們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彩色房間里休息吧!(出示房子圖片)數數這房間有幾格?(1、2、3、4、5、6、7間房間。)從左往右,大公雞住第幾間?從右往左,小羊住第幾間?
4、老師出示彩色樓房,從下向上,小老鼠住第幾層?
(五)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10以內的序數,能從不同的方向辨別10以內的序數,方向不同,序數所處的位置不同。現在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乘火車。
(六)游戲方法:
用椅子搭成兩列火車,分別編上1、2、3、4、5、6、7、8、9、10的編號。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2列火車第5節車廂就寫2-5,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教師當列車員查票,幼兒對號入座,幼兒隨音樂《火車開開》出舞蹈房。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感知并比較物品數量的多少。
2、學會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
3、培養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糖果若干、呼啦圈2個、教學圖片:不同種類的花朵片若干、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1塊糖和許多塊糖,讓幼兒感知并比較數量的多少。
教師:大家看看這兩份糖果那份多,那份少?你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小結:通過觀察可以分辨數量相差懸殊的物品的多少。
2通過"擲骰子"游戲,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的多少。
教師出示大骰子,講解骰子各個面上點點的意義,然后擲2次骰子,并根據骰子上的點數取相應數量的花朵圖片。
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兩種花朵個有多少,比一比那個多,那個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的多少。
3、游戲"快樂的圈圈"。
教師出示2個呼啦圈,然后請8--10名幼兒做游戲。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聽音樂繞著地面上的兩個圈圈走,音樂一停止,馬上選擇一個呼啦圈進去,請其他幼兒比一比哪個圈里的幼兒多,哪個圈里的幼兒少。
4、翻開幼兒用書,練習10以內的數量比較。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先數數魅族兩種物品的數量,再比較多少。
小結:對于相差不多的數量,讓幼兒先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在比較多少。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兒游戲"翻撲克牌"。教師出示數字不同的撲克牌10張,數字朝下放,然后分別請4名幼兒來任意抽取任意一張撲克,分別說出手中的撲克牌是幾,在進行比較大小。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熟悉10以內的序數。
2、理解1——10的排列關系。
活動準備:
5排7座的椅子擺好
每位幼兒一張票(不同座號)
樓房及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順數、倒數。
小朋友一起跟著老師順著走、倒著走,并一起順數(1——10)倒數(10——1)。
二、小動物找房子。
有些小動物迷路了,回不了家,你們能幫助它們嗎?請小朋友來看看這座樓房有幾層,每一層有幾間房子,(分別給樓層貼上標志)。請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們一一找到自己的`家。
三、看大戲。
①、小動物很感謝小朋友們幫它們找到家,它們給了一些票給我,讓我送給小朋友,你們想看嗎?那你們可要對號入座才行?
②、我們首先看看電影院有幾排,每一排有幾個座位?
③、發票給幼兒自由找座位。
四、幼兒對號入座,老師個別指導。
五、看大戲:手偶表演。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使幼兒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不同位置。
3、培養幼兒樂于探索、勤于思考、手腦并用的學習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圖、樓房作業紙、雙面膠、小動物圖片各一幅,1-7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森林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他們特別的高興?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出示課件)二、引導幼兒感知橫排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看小動物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請幼兒觀察排成橫排的動物:
(1)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動物?
(2)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動物排在第幾?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大家有不同的結論?
(4)教師小結: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不同。
2、小動物安家: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下小動物們可為難了,都不知道自己該住那一間房了。經過討論,它們決定舉行一場賽跑,用賽跑的名次來決定自己住哪間房。比賽開始了(出示課件):
(1)數一數有幾個跑道?第一道上是誰?第二……第三……
(2)比賽開始了,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動物排在第幾?(出示課件)
(3)引導幼兒說:頒獎儀式。(出示課件)(4)教師說某一動物的`名稱,讓幼兒說出它得了第幾名?搬進了第幾間房?(出示課件)三、引導幼兒感知安排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數樓房(讓幼兒知道數樓房是要從下往上數)(出示課件)請幼兒數一數,說出新房子一共有幾層:第一層、第二層… …第十層,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從哪個方向開始數的。
2、小動物搬新家幼兒操作學具,以幫助小動物搬新家的形式幫小動物住進新房子里。引導幼兒說出"我請××動物住進第幾層樓房里"。
3、教師說某一動物讓大家用序數詞表示小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四、游戲"換房子"請幼兒記住每只動物家的位置,教師待幼兒閉上眼睛后迅速調換動物的位置,然后請幼兒睜開眼睛,說說哪兩只小動物換房子了?說說××小動物原來住在哪里,現在住在哪里?
五、幼兒操作活動。
六、拓展延伸:
師:小動物們又一次住進了新房,它們可高興了,準備了許多獎勵貼要分給我們班的小朋友。
請幼兒根據師提示送獎勵貼。
如:你的位置是第幾?
請你把這個蘋果送給第x個小朋友。
教學反思
1.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
2.本節課游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愿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房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房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了我們身邊的物體千姿百態、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戲、動腦識別的方法,配上各種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環相連。
活動目標
1. 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確地從一數到十,能正確運用序數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體驗基數與序數的關系。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3.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準確辨別物體的排列位置。
2. 教學難點:自己確定方向并能準確找出位置。
活動準備
10個貼絨動物;若干數卡;10個房間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認識十以內的序數
出示一排房子,這是小動物的家,數一數有幾間,這是第二間……誰能用數字表示出來,給每間房子標好號。
2. 正確運用序數詞
天亮了,公雞起床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頂大聲叫朋友們起床,公雞站在第幾號房頂上?小動物們起床了,老師隨意從房間里拿出動物,看x間房子里的xx起床了,引導幼兒說出序數詞。
小動物們準備做操了,他們從右至左排好隊,現在誰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誰?……再次吸引運用序數詞來說明動物排隊的順序。從左往右數呢?誰排第一?誰排第二……
3. 繼續練習使用序數詞
請小朋友給小動物送紅花,你想送花給誰就要說出:“我把花兒送給第幾排的xx”
教學反思
1.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他們共同參與,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
2. 本節課教具準備充分,游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數學教案01-06
中班數學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03-20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10以內的序數》01-28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10以內的序數02-26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數學教案8篇01-06
《10以內序數》數學教案11-30
中班數學認識6以內的序數教案03-21
中班數學認識8以內的序數教案03-21
中班數學認識5以內的序數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