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高中語文教案>《哀江南》說課稿

    《哀江南》說課稿

    時間:2022-08-16 17:34:41 高中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哀江南》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哀江南》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哀江南》說課稿

    《哀江南》說課稿1


    點擊瀏覽該文件

    《哀江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哀江南》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古戲曲單元的自讀課文,安排兩課時。

      本文是著名的傳奇劇作《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它由七支曲子組成,前六曲鋪寫景物,寓情于景;最后一曲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整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圣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二、教學目的與重難點

      1、通過誦讀品味曲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

      3、體會作品表現的興亡之感

      品味語言和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是教學的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朗讀曲詞,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

      2、選取重點曲子作深入分析,并以此作為示范,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通過與詩歌進行比較閱讀,了解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在戲曲和詩歌中的不同特點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劇情

      三、介紹傳奇與雜劇的區別

      四、整體感知

      1、字詞正音

      2、指導學生集體朗讀和自由誦讀

      3、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主體內容

      (1)七支曲子可分幾部分,各寫什么內容?

      明確: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后郊外的凄涼景象。為全文定下濃郁、悲愴的基調。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抒發亡國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聲,為寫蘇昆生總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之痛。

      (2)蘇昆生憑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順序進行的?

      明確:重點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宮、秦淮河畔、長板橋和舊院。蘇昆生是按自己覽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描寫了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

      (3)課文中哪些語句能點明全篇的主旨?

      明確:“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第二課時

      一、選取第一、第七支曲子作精講

      1、讀第一支曲子,思考:前兩句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中“殘”“廢”“瘦”“空”四個詞有何修飾作用。

      參考:“山松野草帶花挑”,描寫蘇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后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昆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發現“秣陵重到”的情態。“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昆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后南京的凄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

      “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寫的是蘇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里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后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于戰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臥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凄涼。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字,就真切地呈現了南京城郊戰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

      2、讀第七支曲子,思考:里面用了哪些對偶句、排比句?有何表達效果?

      ①對偶句

      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②排比句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

      作用:這段曲詞大量運用排比句,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使曲詞具有聲情并茂的強烈效果。

      二、引導學生自讀,品味語言(學生有可能提到詞句評析參考)

      (1)“橫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個“橫”字,一個“倒”字,寫出了景象的凄涼。“橫倒”是無順序地亂倒,可見是遭受戰爭創傷的見證。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隱隱可見當年的繁華。由眼前景聯想到當年景,自不免悲從中來,亡國之恨頓生。

      (2)“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圣宮廷今日卻極端衰敗的景象。

      (3)“剩一樹柳彎腰”一個“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如將“剩”改為“留”或“見”都不好。“剩”與“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余”的意思;“留”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今昔對比的變遷感。用“剩”字比用“留”字或“見”字更貼切地表達了唱曲人的故國情懷。

      三、比較:劉禹錫的《烏衣巷》與課文的寫景抒情有何異同?

      參考:同為描寫南京現在的凄涼景象,借以抒發興亡之感,但《哀》與《烏》寫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寫整個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宮,秦淮一帶等各處的景象,是全景式的描寫;《烏》只寫烏衣巷一帶的景象,以小見大。《哀》與《烏》兩者都描寫了現在的凄涼景象,但《哀》比《烏》的今昔對比更顯露,更鮮明。《哀》在主要描寫現在的凄涼景象的同時,也有對過去繁華景象的描述(“俺曾見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眼見他起高樓”);《烏》只描寫現在的凄涼景象,對過去的繁華景象僅以“舊時”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樣。《哀》傷古懷舊,悲嘆南明王朝的衰亡,抒發親身遭受的亡國之痛,表現了深沉的故國情懷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烏》詠史懷古,以煊赫世族的沒落表現六朝的興亡,抒發對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的感慨,寄寓了應從中汲取歷史教訓的深意。《哀》先集中筆墨寫景,寓情于景,景中見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烏》“用筆極曲”,詩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寄寓于景物描寫之中。

    《哀江南》說課稿3

      【說課稿】

      《哀江南》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數僅一課時。

      根據本單元的學習重點,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應為欣賞七只曲子。欣賞戲曲語言,尤其是欣賞曲詞,一要反復誦讀,體會曲詞的抒情性和音韻美,二要仔細揣摩,體會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

      為此,本節課在教師簡單介紹完作者、時代背景和《桃花扇》的劇情以激發閱讀興趣后,要留下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結合課文注解及補充注釋進行自學。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再組織先進行分角色朗讀,接著聽范讀,最后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根據課文內容填表)。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再組織學生欣賞語言,在欣賞的過程中應以學生分析討論為主,教師重在引導、點撥,輔以分析一兩個典型例子。

      【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A.了解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B.品味戲曲語言,提高鑒賞戲曲的能力

      C.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

      2.過程與方法:

      A.在誦讀時體會戲曲語言的抒情性和音韻美

      B.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戲曲文學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培養學生對戲曲的喜愛之情

      B.體會作者的亡國之痛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戲曲語言,提高鑒賞戲曲的能力

      2.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計劃】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助讀

      教師通過簡單介紹孔尚任及其《桃花扇》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盡量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

      1.關于作者

      ,曲阜人,孔子64代孫,清代戲曲作家。他“十年時間,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寫成傳奇劇本《桃花扇》。一時,“王公薦紳,莫不借抄”,歌臺演出,“歲無虛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譽滿文壇,時人將他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論,稱“南洪北孔”。

      2.時代背景

      南京原是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都,后來燕王朱棣遷都北京。其間的五十多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皇權政治經濟繁華的.中心。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縊,馬士英、阮大鋮等于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王朝,但昏王奸臣不理朝政,沉湎于歌舞。清兵入關后,攻破揚州,直逼江南,南明滅亡。

      本文借長期生活在秦淮河上的唱曲名家蘇昆生之口,在南明滅亡之后,故地重游,撫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這套沉郁、悲愴的曲子。

      3.《桃花扇》劇情簡介

      誠如作者所言,《桃花扇》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作者巧妙地將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和南明王朝的政治衰敗的現實統一起來。

      劇情

      贈扇——侯方域在南京舊院結識李香君,二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共訂婚約。定情之夕,侯方域以題詩的宮扇一把贈予李香君。

      畫扇——閹黨余孽阮大鋮得知候方域手頭拮據,暗送妝奩用以拉攏。香君識破圈套,阮大鋮懷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大鋮誣告侯方域迫使他逃離南京。得勢的阮大鋮欲強迫香君改嫁黨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濺定情詩扇。友人將扇上血跡點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

      撕扇——李香君以桃花扇為信物,托蘇昆生尋找被迫外逃的侯方域,后兩人終于在棲霞山相遇,面對桃花扇共敘舊情,在場的張道士撕扇擲地,以國仇家恨點醒他們,二人不忍看見國破家亡,雙雙入道。

      全文閱讀:

      二、自讀

      學生結合課文注解自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巡視,隨時和學生交流。

      補充注釋:

      1.蒿萊:泛指野草。

      2.山松野草帶花挑:我挑著山松枝和帶花的野草。

      3.壞檻當潮:已損壞的欄桿被水泡壞了。檻:欄桿。

      4.謅一套:胡亂編造一套曲子。謅:編造

      三、朗讀

      1.學生聽范讀

      正音:

      芻chú慟tng墀chí殍piǎo檻jiàn榭xiè梟xiāo謅zhōu弋yì

      2.學生分角色朗讀

      3.根據課文內容填表

      教師提問,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自己填完后小組交流討論)

      A.蘇昆生故地重游,文中寫他看見了哪些景物?

      B.這些景物發生了什么變化?作者在“賓白”部分是怎么寫的?在曲詞部分又是怎么寫的?

      景物 賓白 曲詞

      江南孝陵 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 [駐馬聽]

      皇城 墻倒宮塌,滿地蒿萊 [沉醉東風]

      秦淮 竟沒一個人影 [折桂令]

      長橋 已無片板 [沽美酒]

      舊院 剩了一堆瓦礫 [太平令] 寓情于景

      四、賞讀

      1、再讀賓白和【離亭宴帶歇拍煞】部分,思考:面對著眼前的景物,文中人物

      是什么樣的心情?他產生此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傷心、慟死俺也、哀、悲

      不信這輿圖換稿。(江山易主) 直抒胸臆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手法。)

      2.現代的年輕人大都不愛看戲曲,受不了演員演唱曲詞時的拖腔帶調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有同學以本文為例認為大可以刪去曲詞。乍聽之下確實有理,你看曲詞中所寫的在賓白部分不全都有嗎?可這樣一改,戲曲就向話劇靠攏了。還有同學建議,能不能用演唱流行音樂的方式演唱曲詞?可這樣一唱,又和潘長江、趙麗蓉表演的音樂小品何其相似!

      看來,戲曲之所以不同于其它藝術形式,曲詞是標志性的元素。所以欣賞戲曲文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品味曲詞。我們可以把每一支曲詞都當作一首詩來讀。

      A.詩歌是很講究煉字的,曲詞也然,下面兩個例子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分析。

      a.在[沉醉東風]中有一句“舞丹墀燕雀常朝”,請問這里的“朝”字會讓你聯想到什么?這樣的聯想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朝”字會讓人想到臣子朝見天子時莊嚴的情景。而這與眼前的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景一旦聯系起來,就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亡國之痛(其主題)

      隨即油然而生,躍然紙上。

      b.在[沽美酒]中有“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想象這幅畫面,若將“剩”改為“留”或“見”好不好,為什么?

      “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時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B.如果要為蘇昆生的這張《哀江南》專輯評先一支最佳單曲,你會選哪一支,為什么?

      (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但分析前要先誦讀自己喜歡的曲子。教師重點分析【離亭宴帶歇拍煞】)

      【離亭宴帶歇拍煞】一曲三個“眼看他”的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加重了語意,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快感。“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等對偶句、排比句的運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產生了情聲并茂的強烈表達效果,唱出了強烈的亡國哀痛。

      五.小結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謂之有境界。

      本文處處寫景,景中含情,用景物來說話,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讓我們更深沉地體會到人世滄桑,歷史興亡的沉郁、悲愴。特別是到最后的直抒胸臆,讓情感猛然爆發,動人心魄,把悲情推向了及至。本文堪稱借景抒情的佳作。

      六、拓展延伸

      讀到《哀江南北新水令》中的“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時,很自然地就想起姜夔《揚州慢》的“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這二者都寫到了戰爭后的情景,你認為哪一處更動人,為什么?

      附:

      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七、作業

      背誦全文

      八、板書設計

      哀江南

      孔尚任

      不信這輿圖換稿。(江山易主)

      借景抒情

    《哀江南》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哀江南》是戲曲,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是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抒發興亡之感。其作者孔尚任和同時代的洪升,被并稱為“南洪北孔”。本文是本劇的最后一出,由戲曲中的人物——蘇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詞組成,旨在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

      地層的裂變,總是讓人們體會到自然的偉大,而歷史的巨變,容易讓人們產生盛衰無常的感慨。尤其是那些親眼目睹了歷史巨變的人,對此更是有切身體會。局中之人蘇昆生,面對物是人非的現實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這種感觸,不是蘇昆生獨有的,而是那個變幻的時代產生的民族悲聲。《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那是因為這種民族悲聲里,包含著千百年來志士仁人的對歷史的興衰的探索。也正是這個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寫男女愛情故事的戲曲。

      七首曲詞,六首側重寫景,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和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以此抒發亡國之痛。曲詞可以用三冊的鑒賞詩詞的方法來賞讀。詩詞鑒賞的重點,往往落在表達技巧和精煉的語言上。

      二、教學目標

      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語文的第四冊,而第三冊里剛學過古典詩詞,高二學生完全有能力用詩詞鑒賞的方法鑒賞、品評文中的曲詞。

      據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三點: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3、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葉圣陶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一文中談到閱讀教學時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透徹領悟了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和情景交融的寫法,亡國之痛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所以,本文的重點就是賞析情景交融的寫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其中的一至六首曲詞,都是借景抒情。學生在分析情景關系上有一定基礎,所以,六首,課堂上重點賞析一首,其余的讓學生同桌間配合,選取一首,鑒賞情景交融的寫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這樣,做到了在教師導讀之下,學生的真正的自讀。同時,應該看到,七首曲詞是一個整體,特別是前六首,應該是一個具體描寫南京城的整體,所以,應該看到,這些地方對南京具有的代表性。六首曲子唱盡了南京的方方面面,而且,宮殿、秦淮河這樣的昔日繁華、熱鬧的場景,如今的凄涼、冷落,自然包含了今非昔比、感時傷世的情感。所以,應該指導學生看到六個景點其實上是一個協調、有機的整體寄懷了作者“興亡之感”。

      三、教學步驟

      當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本課是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只起主導作用。具體來說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相互商討,進行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實現語文教學目的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讓學生課前自讀全篇,以獲得對本篇的總的感受。

      第二步,課堂上讓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先是在同桌間,然后是在全體學生間交流,讓學生各抒已見,互作點評。其中,學生合作、交流的內容有兩塊,前六首有許多相似處,所以重在求同,便于“舉一反六”,前六首和第七首在抒情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應注重求異鑒賞。

      第三步,讓學生聯系以往的懷古題材的詩詞,品評他們的主題。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這本篇的主題。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生的分析和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上的設想,所以,如此來制定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整個的教學過程,我是按“理解·鑒賞·鞏固”三大塊來組織的。

      第一塊理解階段:這部分包含了課前的預習、課堂導入和劇情的簡介。課前的預習要求通讀全文,選背其中的一二首,實際上是為要求學生熟悉文本,為課堂上的鑒賞預熱。采用“清代戲曲雙璧”導入,是因為作品的特殊的文學價值,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自然銜接到作者和劇情的簡要介紹。我們對文中的“興亡之感”的理解,應當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第二塊鑒賞階段:是本節課的重頭戲。我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相互商討,共同來鑒賞第一首曲詞《北新水令》。其中,教師在這里扮演的角色,就應該說是對閱讀教學中的引導,教師應該像“有經驗的演員”那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作品最關鍵、最能激發學生想像創造的部位。第二步,是學生自由鑒賞的階段。具體作法是先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同桌之間選取一首曲詞交流,探討。探討的問題圍繞本文的教學重點——借景抒情的手法和形象生動的語言。然后在全班范圍內交流,同學之間互作點評。學生是這部分課堂的主要角色,教師只是學生發展的關注者,教師的關注,或是及時糾正學生思維上的的偏差,或是提醒學生向深處探究。語言文字是我們走進作者情感世界的一座橋梁,在這部分的鑒賞中,學生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第三塊鞏固階段:這既包括課內的比較:《哀江南》一曲和以往所學過的懷古題材的詩詞作品有何異同,也包括了課后的背誦。這一部分旨在延伸教材內容,拓展研究課題,同時,也是落實和檢測課內所學。

      對整個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評價的:從理解到鑒賞,再到鞏固的三大板塊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上由淺到深的規律,整個的設計較科學。同時,我預計到:學生在自我鑒賞時可能會出現卡殼的時候,所以,我也準備了一些應急方案,比如,準備一些描寫秦淮河繁華的詩作,便于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印象。

    【《哀江南》說課稿】相關文章:

    江南08-17

    關于寫江南的作文 念想江南05-01

    月影江南08-19

    江南的作文12-01

    江南的作文09-04

    《江南》詩歌02-14

    江南的詩歌01-11

    江南詩歌06-27

    憶江南作文08-16

    夢回江南作文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伊人 | 有亚洲成影院ckck | 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