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上的一篇課文。在高中六冊教材中,集中在第二冊教材選入了一個說明文單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此單元的第一篇,是一篇比較典范的說明文。
它的作用主要是讓學生在已有學習說明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學會從哪些方面來閱讀此類作品,鍛煉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浙教版教材”中相繼學過兩個單元的說明文:一是第三冊第一單元的《中國石拱橋》《祖國的大豆》《核舟記》《松鼠》;一是第五冊第二單元《統籌方法》《晉祠》《烏賊趣談》。對說明文的學習有一定的基礎。同時,說明文的主要特征是“它有一個具體可感的說明對象”,與其它文體的文章相比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本篇的說明對象是“荔枝”,學生不僅看過,也吃過,但很少閱讀過對其詳細介紹的文字資料,學生的興趣自然會更濃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文中介紹的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詩文
2、學會篩選信息和概括要點
過程與方法:1、明確學習要求
2、合作探究,采用小組討論方式,篩選各段要點,理清說明順序
3、點撥,針對課文難點,教師酌情給予指導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1、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態度
2、培養學生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1、理清文章的思路,訓練學生快速概括內容要點
2、把握說明順序,鑒賞表達技巧
教學難點:品讀賞析文本作為科學小品所具有的科學性、思想性、文學性
設計思想:1、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
2、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導向
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對象特征
說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
分類別、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
學前指導:說明文的學習要點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科學性(正確、準確)
說明語言
文學性(生動、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展示“荔枝”的特寫鏡頭,請學生仔細觀看畫面,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題解
作者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為標題目,而用文中之標題?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個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長地域、成熟的時間、以及鮮明的色澤,以這句話作為標題,能激發人豐富的聯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詩人陳輝《荔枝》中的一句詩,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文章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標題要好。
三、初讀課文,概括要點
1、閱讀課文,概括每段段意
粗讀課文后,選取荔枝的某一個方面,用自己的話或課文的原話詳細準確地表達荔枝的特征。
質疑《荔枝圖序》—外殼—顏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貯藏—核—花—產地—圖譜—移植—發展生產
2、劃分層次,理清思路
一、引出說明對象
外形:外殼—顏色—形狀—大小
荔枝果
果實:殼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態
荔枝花
三、荔枝的生產:產地—樹譜—移植—產銷
&nb
【南州六月荔枝丹..】相關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精選5篇)05-18
南州六月荔枝丹高二語文教案11-02
荔枝作文08-24
荔枝的作文09-04
荔枝的作文11-27
荔枝優秀作文08-23
介紹荔枝的作文08-23
描寫荔枝的句子08-23
荔枝話題作文04-26
故鄉的荔枝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