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冊 項鏈·《項鏈》導讀設想
《項鏈》導讀設想
湖北省浠水師范 湯凝友
莫泊桑的短篇名作《項鏈》,教學重點是緊扣中心的情節安排。這篇課文,我想可以這樣導讀:
第一步,速讀。要求做到兩點:
1.了解故事梗概,初步認識主人公。
2.落筆記下讀到小說最后一句時的感受。
第二步,翻讀,思考三個問題:
1.《項鏈》是按事件的自然順序展開情節,以項鏈為線索、以虛榮心為核心安排情節的。請列出簡要的情節結構提綱。
[提示]
場面是情節發展過程的基本單位,《項鏈》寫了七個場面,分析情節結構時宜扣住線索,從場面入手。
2.作品的主人公瑪蒂爾德,是一個地位低下,不安寒傖、醉心奢華、追求虛榮、一心想憑自己的美貌擠入上流社會的十九世紀法國小資產階級婦女的典型,但她也有為人正直、誠實善良的一面。結合課文,具體分析瑪蒂爾德的形象。
[提示]
①作者在塑造瑪蒂爾德的形象時,突出地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方法。有直接的心理剖析,如“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侈的生活”,“她偏偏只喜愛”“漂亮的衣服和珠寶”,“覺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為了這些”等等;也有間接的心理描寫,如通過瑪蒂爾德的表情、動作、語言來反映她的心理。翻讀時注意尋找揭示瑪蒂爾德心理的句段,重點分析一下心理描寫對表現女主人公性格的作用。
②《項鏈》最初發表于1884年2月17日法國的《高盧人日報》。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正是法國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發展時期。普法戰爭后,法國出現了延續二十年的農業危機,工業危機也時起時伏。財政寡頭為了轉嫁危機,既向國外大量投資,又在國內加緊盤剝人民。在思想文化上,更是以資產階級腐朽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來腐蝕毒害人民。當時,虛榮豪華不但是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爭相追逐的目標,也成了許多小資產者夢寐以求的理想。莫泊桑敏銳地看出了當時社會的罪惡與腐巧。他經常指出,絕大多數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怎樣地不幸,他們被“丑惡的偏見,比罪惡本身還令人厭惡的關于名謄的口是心非的理解,堆積如山的偽善感情,裝模作樣的體面,可恨的功名心所壓迫、俘虜和毀損”。
瑪蒂爾德一夜的歡樂,竟然是以耗費丈夫所得的全部遺產和她們夫妻十年的辛勞為代價,應該說是一個悲劇。產生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丟失項鏈這一偶然因素呢,還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小資產階級地位以及她的希圖憑色相往上爬的腐朽思想所導致的呢?她的這種思想與當時的法國社會有何聯系呢?可參看上述背景介紹并思考這幾個問題,從而進一步認識瑪蒂爾德形象的典型意義。
3.作者安排情節,塑造人物,最終是為了表達主題思想。根據上述情節結構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題。
第三步,研讀。解決兩個問題:
1.把握本文的學習重點──緊扣中心的情節安排。
①經過上述閱讀思考,知道小說的主題是通過一個小職員的醉心奢華的妻子瑪蒂爾德的悲劇,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揭露了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對人民的毒害。試想,如將本文的情節結構作個局部的調整或刪改,是否也能很好地突現這一主題呢?請比較下列三個提綱,分析這個問題。
甲、原文的結構提綱
一、慕豪華不安寒傖 二、要裙袍逼出積蓄
三、借項鏈裝璜門面 四、失項鏈樂極生悲
五、賠項鏈十年磨難 六、假項鏈真相大白
乙、假設的結構提綱(一)
一、慕豪華不安寒傖 二、要裙袍逼出積蓄
三、借項鏈裝璜門面 四、失項鏈樂極生悲
五、賠項鏈十年磨難
丙、假設的結構提綱(二)
一、慕豪華不安寒傖 二、要裙袍逼出積蓄
三、借項鏈裝璜門面 四、失項鏈樂極生悲
五、假項鏈價值低廉
六、賠項鏈辛苦三月※
※說明:按路瓦栽夫婦的償還能力算,價值五百法郎的假項鏈,只需三個月的時間即可還清。如從路瓦栽所得一萬八千法郎的遺產中拿出五百法郎,那可以一天罪也不受。
②從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將交代假項鏈的情節刪去或移動位置,均不利于主題的深刻表現。只有象原作那樣,將它放在女主人公經歷了十年磨難還清了債務正想高興一陣子的時候交代出來(在上文通過佛來思節夫人的言語表情先設下伏筆),才算安排巧妙、緊扣中心。因為一個人苦有應得還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一掛假項鏈,竟給瑪蒂爾德帶來家庭破產、十年煎熬的災難,這個諷刺是何等深刻!它諷刺了小資產階級圖慕虛榮的思想,更諷刺了導致小資產階級如此醉心虛榮的那個社會!翻看你初讀時的筆記,體會本文情節安排的妙處。
③關于《項鏈》的情節高潮,歷來理解不一。一種意見認為,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大出風頭是情節的高潮。因為,在舞會上“她得到成功”,“她比所有的女賓都漂亮、高雅、迷人”,“所有的男賓都注視她”,“部長也注視她了”,她的虛榮心得到了最大的滿足,主要性格特點也得到了顯示。另一種意見認為,高潮在小說的結尾處,也就是當瑪蒂爾德聽說是假項鏈的那一刻。因為失項鏈是女主人公災難的起點,購項鏈深了一步,還項鏈又深了一步,十年磨難還清債務再深一步,但還沒有達到災難的頂點,災難的頂點是當她得知項鏈是假、覺得苦得冤枉的那一刻。請聯系主題分析一下,到底哪種理解符合作者安排情節的意圖。
2.剔除作品的消極因素──“人生無常”的宿命思想。
閱讀《項鏈》,對認識十九世紀中后期法國的社會面貌無疑是很有價值的。但由于時代的局限和自然主義的影響,作品中也有“人生無常”的宿命思想因素,如作者在瑪蒂爾德還清債務以后所作的議論。請注意正確對待這個議論。
【上冊 項鏈·《項鏈》導讀設想】相關文章:
《項鏈》心得04-11
《項鏈》教學反思08-25
語文《項鏈》教案01-30
《項鏈》教學反思04-12
莫泊桑項鏈的作文10-20
項鏈教學反思02-11
讀《項鏈》心得03-10
《項鏈》教案(精選11篇)05-15
項鏈莫泊桑續寫08-23
續寫項鏈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