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高二語文教案>上冊 《孟子》兩章· 示例之一

    上冊 《孟子》兩章· 示例之一

    時間:2022-08-16 14:33:32 高二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上冊 《孟子》兩章· 示例之一

    上冊 《孟子》兩章· 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孟子》兩章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懂得“義重于生”,反對見利忘義;使學生正確理解“與民同樂”,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比喻和對比寫法,領會其妙處。

      三、掌握文言詞語“欲、患、蹴、屑、由、宮、向、身、舉、疾、蹙、王,甚、今、以、其、諸,得、直、田,可得、有以、何以”等。

      四、背誦《魚我所欲也》。

    教學設想

      一、《魚我所欲也》章重點、難點均為文章疏通和論證結構;《莊暴見孟子》章重點是對比手法的學習、中心意思的討論,難點是“獨樂樂……不若與眾”這一比喻的理解。

      二、《魚我所欲也》章文意和結構較為費解,應多作講解;《莊暴見孟子》文字較淺,應多作討論。

    教學時數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掃除《魚我所欲也》的語言障礙;疏通文意和結構;學習比喻的寫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 從析題入手

      提問:標題中的“章”能否換成“則”或“篇”?

      (課文標題有的叫“則”,有的叫“章”,有的叫“篇”,“則”是“條”的意思,“章”是“段落”,“篇”是首尾完整的詩文或成部著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里是段落,因此不能改“則”或“篇”。)

      2 簡介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代人,儒家大師。《孟子》一書屬語錄體,內容是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是“四書”之一。

      3 復習并導向新課

      提問:其實孟子并不陌生,初中也學過《〈孟子〉二章》,誰還能背誦其中的成語、名言?

      (成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初中的《〈孟子〉二章》除給我們深刻的教益外,想必在大家淡漠的記憶中還留有孟子文章氣勢磅礴和滔滔雄辯的影子。今天重讀孟子文章正可以借此再度領略一番。

    二、指導預習

      1 給加黑的字注音

      ①爾(cù)②不屑(xiè)③向(wèi)身死而不受,今(wèi)宮室之美(wéi)之

      2 翻工具書或看注釋來解釋下列詞語

      (1)欲(喜愛)

      (2)舍(舍棄)

      (3)甚(超過、勝過)

      (4)惡(討厭、不喜歡)

      (5)患(災禍)(6)身(自身、自己)

      (7)由(用、采用) (8)蹴(踏)

      (9)屑(值得) (10)向(從前)

      (11)宮(先秦與“室”同義,非“宮殿”義)

      (12)得(通“德”,釋為“感恩德”或“感激”)

      (13)可得(同義連用,釋為“可能”或“可以”)

      (14)者也(語氣詞連用,“者”表停頓,“也”表肯定)

    三、研習新課

      1 討論下列代詞的所指:

      ①由則生而有不用也

      ②由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③亦不可以已乎

      ④之謂失其本心

      (①代“可以得生者”②代“可以避患者”③指“萬鐘則辨禮義而受之”的行為④“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2 先由學生通過提示、注釋和課文,推敲下列概念的含義,如果“思之而不得”或“得之而謬誤”,教師再作糾正或講解。

      ①義 ②甚于生者 ③甚于死者 ④是心 ⑤本心

      (除③指“不義”,即“無恥”外,其余①②④⑤指“羞惡之心”。)說明:1 關于概念的含義,如果是細致又聰明的學生,可以自己推敲得之,因為“義”即“羞惡之心”,提示中雖然含糊,但在《課本》注釋②中有明確交代,其余的根據上下文也還是可以搞清一個大概的。2 孟子在《告子上》第六章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也說:“此章言羞惡之心”。因此本章以“羞惡之心”一以貫之。

      3 教師范讀或學生齊讀。

      4 學生自己口頭翻譯全文,教師巡視輔導。

      5 下發譯文讓學生自己對照。(譯文從略,可參看人教社(教參))

      6 教師簡析課文

      本課文三段,可以用一個中心論點、三個分論點來簡括內容:1 生和義不可得兼應舍生取義(中心論點);2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是③至⑦句的結論,也是能夠舍生取義的原因);3 “是心”人皆有之(是第二段的論點,也是能夠舍生取義的進一步理由);4 見利忘義(指“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謂之失其本心(末段最后一句既是本段結論,也是對“是心人皆有之”的補充說明。)從論證方法看,先用一個引喻(做文章引子的比喻)“舍魚而取熊掌”論證“舍生取義”,用喻證;接著先從正面:“甚生不為茍得,甚死患有不避”,再從反面:“莫甚生何不用,莫甚死何不為”來論證分論點:“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構成了對比論證;分論點和中心論點又構成因果論證;然后用“行人弗受,乞人不屑”為例子,論證“是心人皆 有之”,用的是例證法;最后拿“向”與“今”對比,顯示“不辨禮義而受之”的荒謬,論證了“此之謂失其本心”,也用對比法。論證結構以第一段為例,魚和熊掌與生和義是并列關系,接下來的正反對比是對照關系,正反句與分論點是總分關系,第一個分論點和第二個分論點是層進關系。

      7 學習比喻寫法

      提問:文章采用引喻寫法究竟有什么好處?

      (喻證的共性有二:抽象的具體化〈生動化〉,深奧的淺顯化。引喻的個性是論點一經提出就已經有了根據。)

    布置作業

      1 背誦《魚我所欲也》。

      2 預習《莊暴見孟子》。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學習部分古漢語詞語;講清“獨樂樂……不若與眾”這一難點的含義;學習對比寫法;了解排比、反復的作用;復習。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 復習。請學生課堂翻譯《魚我所欲也》的幾個句子,以檢查翻譯的落實情況。

      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是我喜愛的,德義也是我喜愛的,二者不可能兼具時,我就舍棄生命選取德義。)

      ②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采用可以得生的辦法就可以生存,卻有不被采用的時候;采用可以避患的辦法就可以避患,卻有不去做的時候。)

      ③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先前為了義寧愿自己死去也不接受,現在卻為了那些認識的窮困者感激我而接受它。)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這就叫做喪失了他本來具有的羞惡之心。)

      2 導向新課。孟子有個著名主張,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初中所學的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窮其實也就是這一思想的折光。《莊暴見孟子》中孟子勸導齊王“與民同樂”,以實行仁政,也便是從這一“民本思想”出發的。

    二、指導預習

      1 給黑體的字注音

      ①王暴(yù) ②庶幾(sùjī) ③羽旄(máo)

      ④可得聞(yú) ⑤蹙頞(cu è)

      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臣請為王言樂(yuèlè,yuèlè,lè,lè)

      2 解釋黑體的字

      ①暴(告訴) ②有諸(之乎)

      ③樂(演奏) ④直好(通“只”)

      ⑤獵(通“畋”)

      ⑥羽旄(通“毛”,〈清焦循《孟子正義》以為通“毛”;課文與“羽旄”對舉和并列的都是兩種相近的事物,通“毛”當不誤〉)

      ⑦變色(語助、無義) ⑧有以(等于“有所以”,釋“有用來……的”)

    三、研習新課

      1 翻譯下面的幾句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要點:“之”作連詞,釋“如果”,說詳《古書虛字集釋》卷九“之”字條,有此用法;“甚”,補語,非常;“齊國”后省“之治”;“其”表揣測,大概。)

      ②“獨樂樂,與人樂樂,

    【上冊 《孟子》兩章· 示例之一】相關文章:

    孟子兩章教學反思08-25

    《孟子》兩章教學反思04-11

    孟子兩章教學反思01-01

    《孟子》兩章教案(精選5篇)06-06

    《孟子》兩章語文教案02-20

    孟子二章說課稿06-13

    《屈原列傳》示例之一07-16

    “一章兩法”學習心得08-17

    新材料作文“兩張紙條”寫作指導與示例08-16

    孟子的名言08-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亚洲vs日韩vs欧美vs久久 | 视频区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