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3-8段;.總結課文特點;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議http://www.baimashangsha.com/論文結構有哪些類型?(總分;遞進)怎樣才能使議http://www.baimashangsha.com/論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過渡自然;用好關聯詞句。)
2、閱讀文章,怎樣才能與作者及其作品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分析第3-8段
1、讀“提示”第三段開頭一句,分析第三自然段論述語言的概括性。
A、第三段是一個長句。分析長句的方法是:首先分析句子的結構,使句子的內容明朗化;然后,借助相關知識,弄懂句子的含義。
這是一個單句,還是一個復句?是單句劃分成分,是復句劃分層次。(單句。成分劃分略)
B、作者是怎樣評價馬克思的這一偉大發現的?
與達爾文類比
達爾文 生物界的發展規律
馬克思 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都是劃時代的偉大發現 。
C、問:“簡單事實”后的冒號所領起的內容是什么?
即“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具體內容。
D、如何理解這一規律?
首先,理解詞句的含義;
吃、喝、住、穿 =物質、存在
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精神、意識
直接的物質的資料的生產 占統治地位
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 經濟基礎 的生產關系
經濟發展階段 各方面總和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
決 式、人們在生產中
定 的地位、分配形式
國家政權、
國家制度 法制、軍隊、 生產力
警察、法庭等
政治、法律、 上層 人;勞動對象;
意識形態 道德、社會科學 建筑 勞動工具
藝術、宗教等
其次,了解復句中各分句間的層次關系。這樣就可以理解這個“規律”。(先討論,再打幻燈片)
承條(1)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 存在決
接件(2)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定意識
(3)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
因 承 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 經濟基
果 接 構成基礎, 礎決定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教學反思04-21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精選8篇)09-09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通用5篇)05-29
領導在烈士墓前的講話06-07
領導在烈士墓前的講話(4篇)06-09
翠鳥第二課時說課稿09-19
墓優秀作文08-19
《長城》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8-24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7
《白鵝》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