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
教材分析:寓言二則是兩個成語故事。《濫竽充數》選自《韓非子》,寓意: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專家里面湊數,這樣做的結果是十分狼狽的。有時也表示自謙。
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2、開拓思維,發揮想象,續寫《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3、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創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理解寓意;續寫《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 板書:濫竽充數。
2、讀一讀,字典理解“濫”“竽”的意思及注意讀音和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正音
2、默讀課文。
思考: 聯系課文說說濫竽充數是什么意思?(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里充數。)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讀一讀,標出動詞。你怎么理解“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
(3) 指導朗讀,體會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討論:南郭先生這樣混,為什么沒被發現過呢?(結合上文理解“講排場”)
4、齊緡王即位后,他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這說明什么?(小組討論)
三、重點感悟,揭示寓意
1、創設情境表演:在齊宣王時代,南郭先生混得挺好,他回怎么想會怎么說?在齊緡王時代,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他又會怎么想怎么說?(小組討論)
2、學生表演后評議
四、總結全文。
1、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的事或人?說一說。
2、總結全文。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呢?
五、拓展延伸,續寫結尾
1、布置彈性作業:※補寫一段作者的話,揭示寓意
※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又會怎樣呢?是繼續行騙還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呢?請你發揮想象,續寫《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2、小組交流,評出最優讀一讀。
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宣王 必三百人 混
緡王 一一聽之 逃
【寓言】相關文章:
寓言話題作文07-20
寓言的故事作文07-26
《寓言》教學反思06-11
關于寓言作文07-08
寓言說課稿01-03
寓言故事作文08-24
寓言《亡羊補牢》教學反思08-23
伊索寓言的好詞好句02-10
《伊索寓言》閱讀心得07-09
伊索寓言的閱讀心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