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沁園春·雪》學法導引
[文題解通]
◎導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風景如畫。幾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為她拋頭顱、灑熱血;也有不少帝王將相為了她六親不認,骨肉相殘。然而誰是真正的英雄?誰是真正的主人?是人民,是勞苦大眾。毛澤東同志的詞《沁園春·雪》就非常形象地展現了這么一幅畫面:中國人民的命運只有掌握在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手中,才能有光明前途;如雪后的河山,壯麗燦爛,氣勢磅礴。
◎作者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實踐中,他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真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并為我們留下了具有中國特點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經驗的結晶——毛澤東思想,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學遺產——毛澤東詩詞。
◎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國主義繼侵占東北三省以后,又將魔爪伸向華北。蔣介石則迎合日本帝國主義的要求,繼續實行不抵抗政策。國家和民族處于危急存亡之秋。與此同時,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沁園春·雪》。
[知識覽通]
◎語音
1、分外 :分(fèn)不能念成fēn
2、妖嬈 :嬈(ráo)不能念成yáo
3、稍遜 :遜(xùn)不能念成sūn
4、成吉思汗:汗hán不能念成hàn
5、俱往矣:俱(jū)不能念成jù
6、數風流人物:數(shǔ)不能念成shù
7、今朝:朝(zhāo)不能念成cháo
◎字形
1、沁園春:“沁”不能寫成“泌”
2、惟余莽莽:“惟”不能寫成“唯”
3、競折腰:“競”不能寫成“竟”
4、文采:“采”不能寫成“彩”
◎詞語:
1、塬: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
2、莽莽:詞中指無邊無際的意思。
3、頓:立刻。
4、須:等到。
5、妖嬈:艷麗多姿。
6、折腰:鞠躬,傾倒。詞中有稱頌、贊美之意。
7、輸、遜:都有差、失的意思。
8、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詞中概指廣義的文化。
◎常識
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同志既是革命家又是詩人,他的詩詞已公開發表的有四十三首。題材廣泛,形式上以抒情為主,善于在豐富的聯想和情景交融之中,鮮明地表達主題思想,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諧。詩人寄情于景,托物言志,運用比興,塑造形象,聯想豐富。首先,他常常是把自然景物描寫與當時人民所處的環境和心情聯系起來。其次,寫歷史總是和現代生活聯系起來,像《沁園春·雪》就是如此。
《沁園春·雪》是一首古典詞。詞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又別稱樂府、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它實際上是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詞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
[內容析通]
◎理文脈
本詞圍繞一個“雪”字寫景抒情,上闋寫的是我國北方的壯麗雪景,抓住“望、欲、看”三個動作贊美祖國大好河山、融情于景。下闋重在抒情、議論,以一個“引”字過渡到對古今人物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
◎辨結構(結構示意圖)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概括)
上闋 : 北方雪景 惟余、頓失、銀蛇、蠟象(具體)
( 寫景抒情) 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想象)
引無數英雄 過渡(抒情)
下闋 : 評古論今 惜秦皇漢武 否定(議論)
( 議論抒情) 看今朝 歌頌(抒情、議論)
◎探意旨
這首詞氣魄雄偉,內蘊深厚。上闋用大手筆寫北方雪景,下闋縱橫議論,評古今帝王。上下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空闊的時空境界,構建了一個頗具匠心的完美形象,也表現出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寄托。作者寫這首詞的真正立意所在,應該說是贊頌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皵碉L流人物,還看今朝”,是說真正稱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總結歷史經驗,毛澤東同志強調中國的命運必須掌握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手中,中國革命必須依靠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才能取得勝利。
旨在贊頌無產階級人民大眾,那為什么還要大書雪景,評點帝王呢?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作者大筆揮灑,極書北中國的嚴冬雪景,然而,他的眼光并非一味地停留在雪景上,而是通過眼前雪中山川的壯美,充分發揮自己的豐富獨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畫面上,呈現出陽光照耀大地的嬌美:“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正因為“江山如此多嬌”,這就很自然地引出無數英雄為她競相折腰。
“無數英雄”,作者列舉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帝王,用一個“惜”對他們加以評說,“略輸”、“稍遜”、“只識”,以委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地評價了他們的短長。這幾位歷史人物在他們各自的時代都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功績卓著,英雄一世,不愧為歷史的巨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余,文才不足,也就是說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歷史的洪流已將他們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國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作者寫景是后面抒情議論的基礎,評說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為了更好地襯托出當代無產階級英雄。
◎議問題
1、《沁園春·雪》內涵豐富,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本詞寫于1936年2月,公開發表于1957年1月號《詩刊》,在此之前毛澤東同志1945年10月在重慶書贈此詞予柳亞子,因而被重慶《新民報晚刊》傳抄發表。這首詞是毛澤東準備由陜北東征時,見大雪而創作的。其內涵我們通過作者自注便顯而易見:“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y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罵?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
2、這首詞的上闋重在寫景,而寫景又有實有虛,試作分析。
明確:上闋前十句是實寫眼前的雪景,最后三句是通過想象虛寫雪后一派新的景象。晴日當空,一片暖色,令人振奮,令人喜愛。雪中景象在蒼茫中顯出雄偉,雪后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出多姿多彩,嬌艷動人,充滿青春的活力,令人頓生愛意。
3、如何認識作者對歷代帝王的批判態度?
明確: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史,造就了無數封建帝王,他們曾經都有過自己的輝煌時刻,然而,能為后人所稱頌的卻為數不多。真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毛澤東同志在詞中評說的這幾位應該算得上是歷代帝
【《沁園春·雪》學法導引】相關文章:
《沁園春·雪》教案(精選11篇)10-26
《沁園春.雪》教案(通用11篇)10-24
書信體寫作導引及示范08-16
《沁園春·雪》讀后感04-10
《沁園春·長沙》意象意境08-26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2-04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4-09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02-17
讀《沁園春·雪》有感(精選10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