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冊12課短文兩篇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議http://www.baimashangsha.com/論文的基本結構方式:引論一本論一結論。
2.學習本文運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語言分析事理的特點。
(二)能力調練點
1.說話作文時注意選詞用句力求準確、嚴密。
2.學會運用分析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闡述觀點。
(三)德育滲透點
理解用詞是否準確,不單是文字運用問題,更是思想作風問題,培養嚴謹、務實,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
(四)美育滲透點
化刻板嚴肅的訓斥為委婉幽默的批評的語言藝術。
二、學法引導
通讀課文,在理解作者.寫作目的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本文是怎樣條理清晰,詳盡透徹的分析問題的;并在朗讀中,體會本文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特點。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了解運用輕松活潑的語言,詳盡透徹地分析事理。
2.難點:數字運用的問題,深入剖析人們的思想作風。
3.疑點:字風與思想作風之間是如何聯系的。
4.解決辦法:“重點”可以通過選取文章中的相關語句、段落的分析來完成;“難點”和“疑點”可在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寫作意圖后,教師適當點撥、引申來完成。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收集生活中用詞模糊、表意不明的病例,課上交流,增強對不正字風的嚴重危害性的認識。
2.學生充分自讀課文,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嚴肅的問題,運用活潑、生動的語言來闡述的。
3.教師作點撥、引申,理解課文的.寫作意圖,及詳盡透徹地說理方法。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學生在學習本文后,懂得準確使用語言與思想作風的關系,掌握文章的論證特點。
《=)整體感知
語言不規范是個必須引起全社會重視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加強語言修養,并以正確的思想作風來使用語言。為此目的,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做了大量工作,寫過不少文章,宣講語言學知識,批評語言運用方面的種種錯誤,以提高人們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自覺性。本文寫于1980年10月,是他在新時期“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的又一貢獻。
·(三)教學過程
1.從書報雜志、舞臺熒屏上常有用語不規范的情況,導入本課學習。如“今年收入將近60多萬元。”這里的“將近”一詞就有問題。
2.學生展示收集到的語言病例,交流談體會。
3.啟發問:如果把我們剛才談的體會,整理成文,就是一篇篇較好的關于語言規范使用問題的文章。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呂叔湘先生的《論“基本屬實”》,看呂老是如何分析論述這一問題的。
4.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清說理層次。
投影思考題:
(1)文章擺出了一個什么病例,怎樣分析病例,得出什么結論?
(2)2—5節,先由表及里,揭露了什么?后由此及彼,又揭露了什么?前后兩層間是怎樣有破有立的闡述道理的?
(3)“總要有數量問題,或者說是程度問題,才用得上‘基本’二字”,這句話該怎樣理解?“基本”一詞究竟該怎樣用?
[參考答案]
(1)開頭擺出一個“飯菜內有蠅事”“基本屬實”的病例。主體部分作者分析、舉例論證、指出“基本屬實”是善于認錯的反映。最后得出“基本”這個詞基本可用,但不是到處可用的結論。(2)先由表及里,揭露不大老實的思想作風;后由此及彼,揭露類似錯誤的普遍性。兩者間,前者主要是“破”,指出“基本屬實”是含混模糊的說法,揭露飯莊不老實的思想作風;后者主要是“立”,正面指出應怎樣正確使用“基本”一詞,有破有立,正確揭示語言運用規律。給讀者以明確的指引。(3)根據本文所羅列的正反用例來看,所謂有“數量”或“程度”問題才能用“基本”二字,不是說“基本”二字可以用在數量詞或能受程度副詞修飾的形容詞之前,例如不能說“基本三斤”“基本困難”等!皵盗俊被颉俺潭取眴栴},指的是主客觀情況在“數量”上大體接近全部,在“程度”上大體肯定或否定,而不是十分肯定或否定,這時,才可以用“基本”二字。例如“基本吃素”,是從“數量”上來看,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吃素”,“吃葷”僅是極個別的情況;“基本同意”,從“數量”上來看,絕大多數的要求都已同意,只是個別方面有所保留甚至反對,在“程度”上是大體同意,而不是十分同意。“數量問題”與“程度問題”中,主要是“數量問題”,“程度問題”因“數量問題”而起。從詞語搭配方面來看,“基本”主要與動詞或動詞
短語搭配。
5.重點閱讀第4、5節,分析體會本文舉例論證,說理透徹的特點,同時結合第5節所舉的三類例子,體會語言輕松活潑的特點。
(1)第4段的中心是什么?第5段的中心是什么?這兩段有什么聯系?
,(2)第5段分別舉了三類例子有什么好處?
“1.”第4段的中心:細致分析,找出病因——“菜內有蠅基本屬實”反映出一種不大老實的思想作風。第5段的中心:闡述“基本”一詞適用的范圍,指出“基本屬實”之類的官腔大有泛濫成災之勢。這兩段的聯系:①破立關系,第4段是破,第5段是立;②由此及彼關系,第4段是第5段論述的基礎,第5段是對第4段的引申發揮,進一步推論。
“2.”第一類例子“是有意義的”,第二類屬“不大好理解”,第三類“
【五冊12課短文】相關文章:
關于夢想的短文08-22
世界“短文”之最08-18
育兒心得短文06-30
自我介紹短文07-21
自我介紹的短文07-19
中學生勵志短文08-24
《短文二篇》教學設計08-18
旅行簡短文藝句子06-13
奮斗哲理短文作文09-11
《短文兩篇》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