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隆中對》 5
教學立意和要求:
秉五柳先生“不求甚解”和諸葛亮自己“觀其大略”的讀書方法,總體感悟和把握諸葛亮壟畝隱居卻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韜略,獲得年少奮發可為的人生啟迪。深入鉆研,理解和領會本傳節選部分詳言略事的特點與嚴整的行文結構。反復誦讀,于情感熏陶之外,培養文言語感,積累相應的語言材料。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步課前準備
給學生提供三個網站:
襄陽網:http://www.xfxy.com/zhugeli-ang
襄樊漢江網:http://www.hj.org.cn/hswy/zgl.htm)
瑯邪三國文化三國雜談(http://www.langya.com/zatan/zatan.htm)
要求學生課前查閱,了解諸葛亮的簡單生平事跡、東漢末諸侯割據的狀況和三國鼎立的形勢圖,以期對文本教學的背景資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觸。
第二步 課堂演繹
一、導課。以“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開場,點明諸葛亮這個名字在民族歷史傳統中作為智慧符號的現象和意義。
二、開讀。作為感悟領會的重要環節,要求用重視歷史滄桑的心態和模擬特定人物口吻的語調來讀。首先,用錄音范讀或教師范讀。再學生齊聲通讀課文一遍,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糾正相關誤讀和心態語調不到位的地方。繼而,給足時間,讓學生對照課文和字典詞典,在讀準字音和粗通文意的基礎上,分角色(陳壽、劉備和諸葛亮)自主或教師點名朗讀。
三、感知。從最后一段開始,抓住劉備比喻,確定君臣二者魚水相得的關系。此處可略做闡發:“魚水”之喻于后代影響至巨,唐太宗將君民比喻為“船與水的關系”,毛澤東將軍民比喻為“魚水關系”。本文以“魚水相得”為小結,我們的研讀可看作事物發展之果,再回溯到篇首,探究事物發展形成之因。教師或引導學生雜說,或點名個別回答,歸納.總結全文的基本內容:
第一段:諸葛為人,蓄“水”待發。作為傳記的基本要素,這一段依次介紹了傳主的職業身份、愛好、身高、志向和交友,塑造的是一個隆中十年、淡泊明志卻又高遠雅懷的隱士形象。
結合本段內容,引導學生結合網上查閱,簡單介紹諸葛亮的生平。可提出三個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一是“好為《梁父吟》”說明諸葛亮的什么特點?二是“身長八尺”的介紹僅僅就身高而身高嗎?三是對諸葛亮自比而起的友與時人、眾與寡的評價的含義是什么?
第二段:先主器友,薦“水”將用。這一段有別于上段的正面介紹,而做側面展示,通過其朋友徐庶的推薦來渲染諸葛天才難得的人物性格。以寫法而言,既是變化,又是照應承接。
第三、四兩段:魚兒問計,放“水”對策。這兩段是文章的重心部分,劉備的三顧茅廬而問計,既是他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廣告姿態,又是他考察真偽、試探深淺的手段!叭保娖湔\:“屏人”狀其密;言說內容,可以看出他的急不可耐(由短句和語意體現)。劉備所說,分三個方面,首是嚴峻局面,次是承擔己責,后是求計問策。諸葛亮的回答,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以十年的潛心修為,解劉備的長期困惑。
以寫法而言,這一部分又為正面展現。
最后兩段,用劉備的稱善和形象比喻,再一次側面烘托諸葛亮英明睿智的形象。
通過以上串講和粗略分析,板書本文的思路結構:
、傩钏o待(正)
②薦水替用(側)
、蹎査笥
、芊潘畬Σ
⑤稱善情好
、摁~水相得
四、精研。把第四段作為精讀詳解的對象。為了獲得直觀效果,讓學生提供從網上查得的東漢末各地豪強的割據圖和三國鼎立圖,前者照應諸葛亮指定藍圖方略時的天下形勢,后者印證諸葛亮終生為之奮斗而形成的實際局面。同時,引導和組織學生運用多種誦讀方式,將文字讀順,大意讀懂;再師生合作探究;諸葛亮隆中潛臥十年,精心為劉皇叔度身打造的戰略藍圖是什么?對于天下形勢,諸葛亮是如何依次進行分析的?劉備的優勢及其一統天下的策略方針是怎樣的?在充分思考討論的基礎上,達成大體的共識,板書如下:曹操人謀轉強百萬之眾挾天子不可爭鋒孫權賢能為用國險民富江東三世為援不圖
荊州 其主不守 用武之國 環境優越
益州 璋弱魯北 人思明君 高祖成業
優勢:帝室 信義
策略:西和南撫 外結內修
藍圖:霸業可成 漢室可興
嚴密的推理分析,具有謹嚴的邏輯結構。諸葛亮身居茅廬,何以能夠如此明察天下呢?引導學生就文章和諸葛亮自身的修養尋找答案。第一段中透露有二:一是高遠的志向;二是高朋相交。就修為說,諸葛亮《誡子書》有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羽扇綸巾,雄姿英發”,十年隱居,一朝出山,濃墨重彩寫春秋,諸葛亮在躬耕壟畝、立志遠圖之初,實在比我們同學大不了幾歲。此中啟迪在哪?當要提及。
五、背誦。師生同背,重申開讀時的要求。
第三步 影視放映
將《三國演義》電視劇中有關諸葛亮出山的內容于課堂上放映,要求學生將直觀形象和根據文字所想像的形象兩相比較,看看何處是嚴格依據史實,哪些地方有較大的藝術加工。
第四步 基礎檢驗
1.注音:壟 詣 胄 沔 簞
2.解釋幾組多義詞:
為、俸脼椤读焊敢鳌贰、谥^為信然 ③以弱為強者、苜t能為之用
謂、僦^為信然、谥^先主曰
已 ①自董卓已來、谝褤戆偃f之眾、壑惊q未已
將、賱t命一上將、趯⑶G州之軍 ③計將安出
3.整理歸納本文的通假字
第五步 拓展延伸
1.利用網絡或圖書,搜集后人吟詠諸葛亮的詩詞或對聯五首(副)以上。
2.本文“凡三往,乃見”只五個字,《三國演義》在37和38回里寫成五千余字。
要求學生必讀這兩回的相關文字,感悟小說作者的創造虛構。有余力和興趣者,可通讀《三國志·諸葛亮傳》。
3.與家人交流對諸葛亮的看法,尤其注意傾聽父母的意見。
《隆中對》教學設計5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隆中對》 5】相關文章:
隆中對教學反思08-25
隆中對教學反思04-07
《隆中對》的教案(通用12篇)11-23
隆中對教學反思14篇04-07
初中語文教案:隆中對02-05
隆中對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5
《隆中對》讀后感09-09
求職信范例(5)Letter 504-12
中班數學教案5的加法5篇03-23
小班數學5以內的序數教案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