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 -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繼續學習消息的有關知識。
⑵理解本文語言運用的特點。
能力目標:
⑴培養學生搜集、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根據消息的特點,分析本文結構及主體部分的層次。
情意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和科學精神。
教學建議
課文主題
本文報道了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時爆炸的事件,及這一事件在美國全國上下引起的震動、對美國航天事業的影響。
課文思路
這篇新聞由標題、電頭、導語、主體構成。
標題由正標題、副標題構成。正標題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點明本新聞報道的中心事件,概括了這則新聞的主要事實。副標題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里根總統表示哀悼揭示了這則新聞的事實結果,同時也作為這則新聞的內容提要。
電頭本報華盛頓1月28日專電 記者張允文報道:點明了這則新聞發布的地點、時間、發報人。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針對性。
導語是本文的第1自然段。本文導語簡明地概括報道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情況,并點明本次航天飛機失事的嚴重性。語言簡明,條理清楚。
主體是本文2至11自然段。本文主體部分是這則新聞的主干,是對本次航天飛機失事的敘述和展開。主體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是2至9自然段,報道了這次航天飛機失事在美國引起的巨大反響。第二層是10至11自然段,報道了這次航天飛機失事對美國航天事業的影響。
.寫作特點
1.及時,是對新聞報道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作者做到了這一點,當天事件當天報道。
2.準確。消息中涉及人名、地名、時間,做到了準確無誤,數字盡量精確。涉及科學問題注意使用術語,修飾詞語運用得當。
3.材料豐富。圍繞中心事件的各個方面幾乎都作了報道。
4.詳略得當。全文對爆炸事件及反響寫得較詳,對航天史及空難的影響寫得較略;主體部分前三層寫得較詳,因為這三個方面更為讀者關注:7名宇航員只寫一人,因為中學女教師麥考利夫來自民間,人們更熟悉她,喜愛她,寫她也代表寫了七人。
注意引導學生篩選信息
這則消息的主體部分圍繞中心事件報道了大量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背景材料,信息量很大。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去尋找并篩選有價值的信息。
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這則消息的主體部分在大的層次上是很清楚的,但在局部上卻有些錯亂,例如時間順序并不很嚴格,不時地插入背景材料使得對事件的報道時有中斷。表現了消息寫法上的另一些特點。這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教師宜作適當講解,以消除學生的疑惑。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學習消息的有關知識。
難點:分析本文結構及主體部分的層次;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組材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⒈導語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我國駐華盛頓記者寫的消息。這則消息,及時報道了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情況及在美國引起的巨大反響。
⒉播放音像資料
設置教學情境,幫助學生了解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背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⑴大屏幕播放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電視新聞資料片。
指導思想:
⒈重現當時的真實情景,營造令人震驚的現場氛圍;
⒉引導學生思索,這樣一個大的事件,應該如何去報道,從而初步認識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的區別,進一步加深對消息的特點的理解。
或播放幻燈片:
①幻燈片一: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情景。
②幻燈片二: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情景。
③幻燈片三:七名遇難宇航員的照片。
④幻燈片四: 里根總統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的情景。
⑤幻燈片五:(一組)含:華盛頓和全國各地下半旗致哀;帝國大廈熄了燈火,以示哀悼;華盛頓大教堂響起哀悼死難者鐘聲;布什副總統前往佛羅里達太空中心慰問死難者家屬等圖片。
(插播旁白進行解說)
教師小結:據《北京晚報》1986年1月29日報道,本次事故是自1961年美國開始載人宇宙飛行以來發生的最大的一次空難,可見國際影響之大。
(二) 學習課文
教師:結合播放的音像資料向學生介紹這篇消息的背景及消息的有關知識。
這則消息,導語明確,主體部分具體、確切,圍繞中心事件報道了大量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提供了較豐富的背景材料。請同學認真閱讀全文,并根據消息的結構找出本文的標題、導語和主體。
學生活動:
⑴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邊閱讀,邊篩選信息。
⑵查字典,掃除字詞障礙。
出示應掌握的字、詞的幻燈片。
幻燈片六:
??一、利用工具書,給下列紅字注音。
??罹難 載人 火焰 大廈 哀悼 咨文 墜毀 迄今 輿論
??二、應掌握的詞語:
??⑴罹難 ⑵哀悼 ⑶咨文 ⑷跡象 ⑸墜毀 ⑹迄今 ⑺目擊 ⑻探索 ⑼搜集
??⑽龐大 ⑾應征 ⑿興高采烈:
??學生活動: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思考問題。
??⑴指出文章標題、導語和主體三部分內容,劃分主體部分層次。
??⑵本文的標題、導語各有什么特點?
??明確⑴
??標題:包括正標題和副標題。正標題: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概括了消息中最主要的內容,副標題: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里根總統表示哀悼。突出了這個爆炸事件的嚴重性和在美國引起的巨大反響。因此,只要讀到這個標題,就能獲得這條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導語:文章第1段。這段中有三句話,一方面概括寫出了最新的、最主要的事實,另一方面還對此做出了評論,并補充了必要的背景材料。
??主體部分:第2~11段。報道了大量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包括爆炸事件的經過、這一事件引起的巨大反響和對這一事件原因的初步推測。
??教師補充說明:
??我們已經講過,一則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標題、導語和主體。現在要補充說明的是,根據報道內容的要求,有的消息除了這三部分外,還增加了某些背景材料,增加了消息的結語,本文的情況就是這樣。本文中所寫的背景材料,除前面已經提到的以外,還有第9段關于女教師麥考利夫情況的介紹、第10段關于美國航天飛機過去飛行情況的介紹、第11段關于今年美國原定的發射航天飛機的.計劃的介紹等。文中提供的這些背景材料,起到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報道中心內容的作用。本文最后的一句話:宇航專家和輿論普遍認為……其長遠影響尚難估計,可以看做這篇消息的結語,它的作用是進一步強調了這一事件的嚴重和所產生影響的巨大。
??明確⑵:
??這則消息的標題: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副標題;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里根總統表示哀悼。標題概括事件本身。升空后爆炸簡明確切。副標題分兩部分:前部分寫災難慘重,后部分寫最高領導人的態度。標題和副標題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內容。因此說,消息的標題所運用的特點是概括的。
??消息的導語,把這次事故情況、嚴重程度用極其簡明、準確、概括的語言概述出來,包括電頭。電頭點明時間、發表地點及記者姓名。時間為:1月28日專電;地點:華盛頓;記者是張允文。導語用詞是非常準確的。如突然一詞表示事件出人意料。罹難一詞表示作者的痛惜之情。在敘述這次事故嚴重性時,記者用了最嚴重、第一次大災難表明了事故的嚴重程度是空前的。
??思考問題:
??《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這篇消息材料豐富,圍繞中心事件報道了大量很有新聞價值的事實。試概括說明這則消息的主體部分報道了哪些方面情況?
明確:這則消息的主體部分圍繞中心事件的各個方面,作者幾乎都作了精心報道。
??主體部分主要報道了下列方面的情況:
??①航天飛機爆炸的詳細情況;②美國全國對航天飛機失事的反響,包括美國公眾、政府機關、總統和夫人、教堂和現場觀眾的反應;③對事故的調查;④宇航員中的女教師麥考利夫以及她的罹難給她的學生們帶來的悲傷;⑤美國航天飛機飛行簡況以及這次事故的影響。
??小結:要理解本文材料豐富的特點,首先必須掌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只有反復閱讀,才能抓住主要信息。
??思考問題:
??這篇消息在主體部分里是如何處理詳略的?請簡要說明這樣安排詳略的作用。
??明確:
??這篇消息在材料處理上詳略得當。對爆炸事件及其反響寫得較詳,對航天史的介紹及空難的影響寫得較略。主體部分前三層寫得較詳,因為這三個方面更為讀者關注。7名宇航員只寫一人,這是因為中學女教師麥考利夫來自民間,人們可能更為關注她,喜愛她。
??小結:揣摩課文中的得當的詳略,便于記人敘事時恰當地安排詳略。
??思考問題:
??本文主體部分在組織材料方面有什么特點?
??學什么讀課文,回答問題。
??明確:本文主體部分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組織材料,而是圍繞中心事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材料:第3至6段寫社會各界的反應(先概述全國上下極為震動,再敘述里根總統、
國會、教會等的反應以及事件直接目擊者的震驚,然后以里根總統的電視講話來結束這一部分的內容);第7~8段寫主管部門(美國宇航局)的動態(著手調查,組織救援,專家們推測事故原因);第9段寫女教師麥考利夫的學生們的悲哀;第10-11段寫這一事件在近期和遠期產生的影響。這樣組織材料,便
【語文 -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相關文章:
語文橋之美教案08-26
爆炸的文具盒08-23
可愛到爆炸的句子10-21
火災爆炸事故心得12-08
氣球大爆炸作文06-09
發現語文之美,讓學生愛上語文08-18
航天飛機說課稿08-19
航天飛機作文04-09
讓美永駐語文課堂08-22
文藝到爆炸的神仙句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