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2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伽利略
作者:中國和平出版社新課標.教案設計 轉貼自:中國和平出版社新課標.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培養謙虛好學的好品質。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可以簡介作者來導人,也可引用名言導人,如:-一切都是謎,一個謎的答案是另一個謎——愛默生。他的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l。)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3.第一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分析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四、反饋交流
1.讀準下列字音。(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啁啾(zhōu jiū) 喈喈(jiē) 翌日(yì) 彗星(huì)
寬宥(yòu) 彌補(mí) 臆度(yì) 窒息(zhì)
(先指同學讀,有錯誤的讓其他同學糾正。)
要求:記住本文出現的生字詞。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明確:(運用這個事例好處是:使文章通俗生動而又寓意深刻。)
3.第二自然段與第三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第二段是記敘,第三段是議論,都是為了說明: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明確:(開放性題目,說出一點即可。)
5.研讀賞析“另外有一次……鐵簧片”這一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①選段中寫了哪些樂音?發聲原理有何變化?
②文中的“這個人”知道的發聲方法越多,他對聲音的認識高度就越高,但他為什么遇見新問題時,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
③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發聲方法?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nbs
【蘇教《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2】相關文章:
蘇教三下習作4作文指導08-24
木業有限公司領導講話2篇04-27
蘇教三年級數學教案05-15
蘇教國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20
曾經的我們作文2篇03-21
我們的教室作文(經典2篇)11-19
我們的約定作文2篇05-01
改掉惡習的蘇蘇_小學作文05-04
網教畢業的自我鑒定2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