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憶我的母親》 2
(四)引導學生理解分析本文精心的選材,巧妙的布局。
作者深愛他的母親。對她的一生,值得回憶記敘的事情是很多的。本文主要精選最能表現普通勞動婦女的本質特征——勤勞,作為重點來敘寫母親的一生。文章選材精當,布局巧妙,重點突出,層次清晰。開頭,先概括出母親一生的特點“勤勞”,總領全文,以下圍繞這一中心開展回憶記敘。中間,集中、具體記敘了母親一生中的主要事跡。寫母親,多是一些日常生活瑣事,例如煮飯、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線、挑水、挑糞;寫母親任勞任怨、堅強不屈、寬厚仁慈,在大家庭里與長幼、伯叔、袖理和睦相處。這些典型事例,表現出母親“整日勞碌”,是個“好勞動”,“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她“勤勞一生”,“一直到最后”。這些事例構成了這位母親作為“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的本質特征。同時還寫到母親同情、周濟貧苦農民、憎恨為富不仁者;教給作者“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生產知識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體諒黨的困難等等,這進一步表現了母親思想品質的高尚。
(五)語言簡練平實,感情真摯。
這篇紀念性的文章,在記敘中有機地結合抒情和議論。文中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和慷慨激昂的詞句去敘寫、贊頌母親。但是,在那平實的敘寫中,在那簡潔、樸素的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對母親的真摯深沉的愛。如,“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思呢?”這些都是發自肺腑之言,清真意切,感人至深。文中,深情地記敘了母親勤勞儉樸的特點,同情窮苦人民、憎惡為富不仁者的樸素階級意識,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質。作者還兩處寫到:“我應該感謝母親”,表達了對母親“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和“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贊頌之情。
【小資料】
一、朱母鐘太夫人傳略。
朱總司令的母親,86歲的鐘太夫人逝世了!我們表示痛切的哀悼!我們永遠紀念她的功績——她給我們民族教養出偉大的革命領導者朱總司令。
朱總司令的祖上,從廣東韶關遷徙到四川儀隴縣馬鞍場,7代以來,都過著貧苦的佃農生活。祖父八九十歲時還下地耕作。鐘太夫人19歲來夫家,她在這個勞動的家庭里更顯出是一個勞動的能手。農家日常工作如挑水、擔糞、種菜、喂豬、養蠶、紡棉、縫衣,事無大小她都親自動手,數十年如一日。此外,她還得做一家20人的飯。農民生產的是白米,吃的卻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和雜糧飯,這些也就是鐘太夫人食譜里的主要材料。
但是鐘太夫人的辛苦還不止此。她先后生子女13人,養活的8人,總司令就是她第三個孩子。在那樣的家境里,這個負擔是深重的。但是太夫人沒有被困難壓倒。她一面緊張地兼顧著母親和農婦的兩重工作,一面還注意著以自己的榜樣來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她是一個有寬大胸懷和深厚同情心的人,她的人格的力量是不僅及于她的子女,而且使全家所有長幼伯叔
妯娌之間,相處十分歡洽。對于更窮苦的親戚,她往往減損自己,勉力周濟。這樣,人們接近她就像接近溫暖的太陽光一樣。
庚予(1900年)前后,四川連年荒旱,農民破產無法生活,被逼成群結隊去“吃大戶”。某次官兵追殺一群六七百的窮苦農民,四五十里內鮮血淋淋,慘不忍睹。甲辰( 1904)那一年,厄運來到總司令家里,地主因增收佃租不遂,天除夕夜強逼總司令全家搬走,不讓繼續承佃。一家人都哭了。連夜分散到兩處住,因為人手減少,生活更加困苦。恰恰接著又是一年旱災。慣于憂患、慣于勤勞、慣于忍耐的鐘太夫人,雖然仍以她驚人的毅力領導全家來與險惡的環境搏斗,但是究竟誰把農民投入這個貧困的深淵中,她也愈加看清了。
鐘太夫人和世林府君終于排除萬難,送總司介入學。總司令參加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的時候,太夫人是一個有力的鼓勵者。民國初年,總司今在護國軍任職,積官俸寄家,得置田30畝,這當然并沒有減輕太夫人的勞碌。民國十年,世林府君去世,她更獨力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她的暮年。總司令是永遠掛念著慈母的,但是總司令決心向全中國的人民盡地的大孝通,他要消滅那使母親(以及千百萬的母親們)被侮辱和損害的社會原因,辛亥革命沒有達到這個目的,于是他繼續奮斗追求,三十余年間他不曾回家過一次。總司今最后是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同時也遭到了一連串的艱難危險,但是太夫人和總司令一樣,對這個命運是泰然的。抗戰以后,總司令的處境比以前是好得多,但是太夫人也還是在自己家里繼續過著貧窮的勤樸的農婦生活,據去年的家信說,她還在紡著棉花。
中國抗戰和中國革命的偉大領導者朱德同志的母親,就是這樣生活的!這就是偉大的中國幾萬萬善良勞動人民的本色!
總司令的偉大,從根本上說,是長期與廣大勞動人民一起進行革命斗爭,但是鐘太夫人的影響,畢竟是不可磨滅的!太夫人送總司令上學和慰勉總司令參加革命活動,對于總司令的豐業固然有重大的意義,而太夫人與困難斗爭的精神,她的勤勞仁愛的美德,屯在總司令身上繼續和發展。中國的人民看到總司令在前方領導戰爭,在后方領導生產,看到總司令鞠躬盡瘁百折不撓的革命忠誠,看到總司今視民如傷、愛民如子的恢宏風度,將不能忘記辛勤養育總司令的鐘太夫人。愿太夫人的名字永垂不朽!(摘自1944年3月25日延安《解放日報》)
二、悼念朱德母親的挽聯。
朱德同志的母親鐘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 25日病逝, 3月25日的《解放日報》發表了《朱母鐘太夫人傳略》。4月10日,延安各界舉行公祭,挽聯甚多。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謝覺哉等同志的挽聯,尤為引人注目,現介紹如下,有助于對朱德同志此文的理解。
黨中央的挽聯是:
八路公助,大孝為國;
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上聯頌朱德同志的豐功偉績,“大孝為國”之贊,正是朱德同志文中所言,:“但我獻身于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吾黨之光”,是黨中央對種太夫人的崇高評價,也表明偉大的共產黨與億萬人民的母親的血肉聯系和魚水之情。
毛澤東同志的挽聯是:
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
斯人不愧勞動階級完人。
周恩來、劉少奇、陳云諸同志的挽聯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舉世共飲賢母范;
畢生為勞動婦女,故鄉永保好家風。
謝覺哉同志的挽聯是:
紅星入懷,蓋世勛名光子舍;
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隕慈輝。
此聯使用了一般挽母聯的生貴子、魂靈升天的習語,正是基于鐘太夫人又是一位普通勞動婦女,這樣寫更能兼顧一般群眾對鐘太夫人的無比敬愛之情。“子舍”是指朱德同志誕生之屋,“光子舍”是說生了一個大孝為國的兒子,傳名蓋世。澹(),本指波浪起伏,此指空闊。漫天晴波,猶言滿天晴空。慈輝即慈母。
(張俊亭)
《回憶我的母親》教案2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回憶我的母親》 2】相關文章: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04-18
《回憶我的母親》教案(通用10篇)09-05
[實用]我的母親作文2篇09-29
(精華)我的母親作文2篇09-30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通用12篇)10-30
【通用】我的母親優秀作文2篇10-05
我的母親優秀作文[通用2篇]10-05
(精選)美好的回憶作文2篇11-12
走過回憶作文2篇06-04
回憶的滋味作文2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