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渡河少年》教學設計
、 《渡河少年》教學設計
雙城市五家鎮(zhèn)中心校 朱國茹 張 晶
設計理念
“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教學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牽著語言文字的手,跟著感覺走。新課程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體驗。因此教學中立求讓學生自主探究,從課文細膩傳神的語言中去發(fā)現、感悟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感。
根據課標中對本學段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澈、籬”等7 個生字。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體會“奇葩、倔強、滑”等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抓住文中重點句子體會,學習渡河少年執(zhí)著向上、永不退縮、勇敢自信的精神。
3、滲透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的思想。
文中少年的語言只有一句話,作者集中筆墨描寫了少年的神態(tài)和動作,為此我把教學的重點確立為: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體會人物形象。
對于少年的倔強學生不難理解,但是如何看待少年的倔強,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少年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老人為他創(chuàng)造的機會,學生可能對老人的看法褒貶不一,所以我把教學的難點確定為:
教學難點
正確看待少年的倔強,正確分析老人的心理,滲透一分為二看問題的思想。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把對本課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過程
一、環(huán)境入手,整體把握
1、出示畫面:(清澈的小河,岸邊一條小船)你看到了什么?
引出課文第一句: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條停泊在岸邊的渡船。讓我們想起韋應物的那句詩“野渡無人舟自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來認識一個了不起的孩子。
板書課題(板書:渡河少年)齊讀課題。
2、看到這個題目,聰明的同學一定會想到三個重要的問題(預設:“為什么渡河”“怎樣渡河”“結果如何”)
3、帶著這三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你的問題解決了嗎?試著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事兒?用“……因為……所以……后來……”的句式說一說。(教給學生概括課文的方法,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單的語言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讀書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首先要學會把書讀薄,也就是掌握主要內容,然后再把書讀厚。最后還要讀精。課一開頭就從整體入手,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及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完成了把書讀薄的任務。為學生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二、品詞析句,體會內涵
(一)走近少年
過渡:我們要了解一個人,要看什么?語言、動作、神態(tài)
(去課文中尋找)接下來讓學生認真讀書,邊讀邊畫出描寫少年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讀一讀,漫游于這樣的語言文字中,你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渡河少年?帶著問題默讀。
(設計意圖:有聲地讀書是一種表達,無聲地讀書則有助于思考。這一問題的設計給了學生開放的閱讀空間,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此時不同的學生也將看到不同的渡河少年。)
1 )誠實的少年
A、從哪句話看出了少年的誠實?(生匯報句子)
B、聯系生活實際。
C、分析重點句子。
過渡:渡河少年的誠實,換來的卻是老爹那一句冷冰冰的話---- 出示句子:沒錢坐什么船,笑話。
盡管誠實有時是要付出代價,但我們依然要堅持誠信為榮,這就是堅持真理,除了誠實,你還看到一個怎樣的少年?
(設計意圖:文中少年的語言只有這么一句,不容忽視,透過這簡單地發(fā)問讓學生感受到少年的誠實,而且這樣的語言樸實,符合人物特點。同時也教育學生要誠實)
2 )自尊的少年話猶在耳,船已離岸。此時的少年什么樣啊?出示:“少年像當頭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仔細看一看這個句子,哪個詞觸動了你?給你的感覺如何? D、表演少年神態(tài)。
E、分析重點句子。
誰能把這個句子讀到你的臉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去認真讀,找詞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透過“孤零零”還有“立”的咀嚼, 聯系上文體會孩子的內心活動,通過表演,學生更能體會到孩子此時內心的憤怒,進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3 )倔強的少年
師:就在這時少年突然之間的表現更令我們震驚。(出示句子:忽然,他把衣裳一脫,連同書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進了河里。) 師:少年做了幾個動作,用了幾個動詞?哪個動作你覺得有問題?對,我們平常說跳入水中,在這為什么滑入水中呢?(先小組討論,然后再指名說,再讓學生讀出動作的快與連慣)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字詞,訓練學生根據不同的語境準確運用字詞的能力)
A、師生表演對讀。師小結 :好一個細心的孩子,生氣時還能冷靜處理問題,少年就這樣在秋風秋水中,一搖一搖的向對岸游去。 讓我們把鏡頭對準河中這一老一小的表現,老師讀老人的表現,同學們讀少年的表現,好嗎?
B、師:少年的倔犟你喜歡嗎?
(設計意圖:這一個問題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懂得倔強也要有一個度,要結合具體情況,過分的不合適宜地倔強不但不能成功反而導致毀滅,而文中的少年的倔強更多的是一種堅強。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要學習少年面對困難和挫折,有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又不能過于任性)
C、體會高興,體驗成功。
師:少年就這樣游,終于到了對岸,你高興嗎?就著這高興勁,讀一讀少年上岸的段落吧!(出示文字)
3、堅持的少年
出示句子:“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過河,只要趕上學生上學、放學,總會看到那個圓臉少年在河里游來游去。”
讀了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而此時的想像不僅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力,更讓學生感受到了少年的堅強與執(zhí)著。) (二)走近老人,體會成功來自于挑戰(zhàn)困境 師:同學們,少年此時戰(zhàn)勝的僅僅是一條河嗎?那么這困難又是誰帶給他的呢?
1、師:我想有很多同學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既然老人是帶給他困難的人,為什么少年在成年以后還寫信感謝老人,稱他為啟蒙教練呢?少年又會怎樣寫這封信呢?結合對課文的理解,下面老師就請你為少年代筆寫這封信,在信中說明原因,好嗎?(生動筆寫。)
2、找2 —3 名學生讀一讀信的內容。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仍然從語言文字入手分析老人是在沒有看清少年的情況下誤以為是有人搗亂老說的那句話,而從少年入水的老人的表現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善良的老人,通過對老人的分析,學生意識到不能隨便給一個人定論,而學生在為少年代筆給老人寫信的體驗中也能體會到困境和打擊不一定是壞事兒,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绔子弟少偉男,在語言中感受到人文的思想,又把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起來了。)
3、老人看到這封信了嗎?從哪兒知道沒有。
師: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欲感恩但人不在。帶著深深地遺憾再讀一讀這句話吧。(生有感情的讀)。
三、提煉語言,課堂總結。
1、師:從文中你還能看出一個怎樣的少年呢?
2、師:是啊,好一個堅持的少年,(板書:堅持)在細讀中,我想渡河少年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記憶中。此時,我想到了一句歌詞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同學們,你還想說點什么? (預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 事竟成。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3、教師總結:記住這些話,相信你們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能像渡河少年一樣,誠實、勇敢、堅強,這樣就會度過一個又一個困難,走向成功。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就把課文內容與學生平時積累的名言警句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也完成了一個讀書從薄到厚到精過程。)
板書設計
渡河少年
誠實+自尊+勇敢+堅強+堅持= 成功
于永正老師說過,這法那法鉆研不透教材就沒法,以上就是我們在深入鉆研教材之后的預設,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給予批評指證。
教師簡介
朱國茹 :雙城市五家鎮(zhèn)中心校教導主任。黑龍江省模范教師,哈爾濱市骨干教師,哈爾濱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多次參加省市級賽課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
張 晶 :雙城市五家鎮(zhèn)中心校教師。哈爾濱市骨干教師,學校中段教研組組長。雙城市教學之星。
【《渡河少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渡河少年教學反思08-25
渡河少年教學反思04-11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8-23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難點突破08-16
關于《中華少年》教學設計(通用5篇)06-07
公無渡河高一作文08-18
小小少年教學反思08-25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8-26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4-21
勇敢的少年教學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