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麗的丹頂鶴》 說明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現行的第三冊中的第20課課文。該文作者意圖通過對丹頂鶴美麗外形和高雅姿態的說明、描寫,引發讀者對其的喜愛,進而滋生出保護、關愛野生動物的志趣。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識字寫字量適中,較為適合二年級學生的閱讀欣賞。
在本次課堂實踐活動中,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根據部頒《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吸納蘇教版教材教學實踐中的新鮮經驗,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原則,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
1、實踐性原則。“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通過語感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容和情感態度。移情內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2、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從了解學情入手,以學定教,順應學情,滿足學情,直至達成提升學情是我的主體思路;積極組織安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實施無劣等評價,是這一原則在課堂實踐中的主要顯現。
3、發展性原則。根據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運用貼圖、電教、多媒體、語言描述、形體體驗等多種方法努力創設情境;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認知水平,補充閱讀,開闊視野,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需求,促進學生知、情、意的發展。
本次課堂實踐為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初讀課文,識讀、識寫結合,反饋、矯正并重,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于讀懂課文,落實入境悟情,感悟重點詞句,以讀為主,整體把握,反饋點撥,熟讀成誦。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嘗試、反饋點撥、整體再讀、熟讀成誦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三兩段,感悟丹頂鶴的美麗,熟讀成誦。
2、通過范例的描紅學寫兩個音近字:“鮮、顯”。要能讀準音調、認清字形、掌握結構、書寫規范。并繼續注意正確書寫姿勢的培養。
3、通過多媒體展布、有感情的朗讀和閱讀資料的補充、增進學生愛護野生動物的環保意識,為增進學生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作好鋪墊和渲染。
[教學內容]:教學二、三、四自然段,重點學習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第二段第2句話“怪不得”處語感訓練,第三自然段關于“高雅”處的體悟。前者擬以讀評結合方法解決,后者擬用媒體昭示、讀演結合予以領悟。
[教學思路]:復習導入--讀懂重點內容--拓展遷移--學寫生字
[心理軌跡]:興趣產生--情趣保持--志趣衍發
[教師作用]:激發--推助--拓展
[課前準備]:媒體制作、立鶴彩圖、補充閱讀資料、卡片。
[程序設計]:
[板書設計]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設計說明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美麗的丹頂鶴》 說明】相關文章:
《美麗的丹頂鶴》說課稿02-14
美麗的丹頂鶴作文03-07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08-19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03-20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03-20
《美麗的丹頂鶴》語文教案02-08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4篇08-23
小學語文教案:《美麗的丹頂鶴》07-19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5篇03-22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