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分析之二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分析之二

    時間:2022-08-15 04:26:14 一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分析(之二)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分析(之二)

    (五)、《火車的故事》

    1、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我國鐵路建設成就,展現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式,借以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本文的重點,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本文的難點:(1)、第三段介紹的幾種火車專業術語較難理解

    (2)、對課文中出現的幾個詞語,如:“飛馳”、“夕發朝至”,“創舉”“海拔”也較難理解。

    (3)、生字“弄、斷、修、建、世”很難記住。

    2、教學建議

    (1)識字:本課的生字多,且較難,有許多字,既不是會意,又不是形聲詞,所以建議應突出二點。

    ①呈現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提、速、查:讓學生自主運用已過的“是、束、旦”加全偏旁進行識字,為今后“歸類識字”打下基礎。

    郊:用跟熟字“校”比一比的方法進行認識。

    斷、修、夢、弄:可用猜字謎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大米放在筐里,稱稱有幾斤”(斷)。“一人一豎短,折文右上邊,三撇在右下,此字認不難”(修)“林中看夕陽,像在夢幻中”(夢)。“小王一人在小弄里跑”(弄)。
      ②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注意在復現中鞏固。

    兒童識記漢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鞏固識字尤為重要。如本課的“建、創、列、世”,這些生字平時也很少用到,認教時也沒有好的識字方法,也只能通過多次反復出現,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它們。但機械的重復出現學生又覺乏味,這就不光在課堂上做游戲識字,又在教室的一角布置“我會認”園地,把最容易忘記的生字寫在各種有趣的物體上,如:“蘋果、梨、樹葉、蘑菇、鴨子、小雞……”而這園地有時布置成“果園”,有時布置成“樹林”,有時布置成“草地”,每過幾天換一背景,這樣的情景教學鞏固生字,學生很樂意接受。

    (2)、寫字。

    本課要求書寫的六個字中四個是合體字 “名、動、晚、新”,其中“名”是上下結構,“動、晚、新”是左右結構。四個合體字都是由已寫過的熟字組成,不是難點,提醒學生注意的是“晚”字的右邊不是“兔”,“兔”的一點代表眼睛。另外二個獨體字“發、成”。指導“發”時,可與“友”進行比較,指導“成”字要重點指導斜鉤的寫法,要寫得有點彎度,不能寫直。

    (3)、朗讀感悟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可本文是常識性課文,對農村孩子既沒見過,又沒有坐過火車,課文語言沒有童趣,學生對這類課文最不感興趣,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①實物演示激發興趣。

    A、出示一列玩具火車,在講臺上演示轉幾圈后,教師卸下機車讓學生來操作,當學生發現后面的車廂走不動時,老師隨機問:這么長的火車車廂,一節連著一節,靠什么帶動呢?這時學生肯定紛紛舉手回答問題。(靠機車帶動)

    B、應當堂卸下機車中發動機旁邊的電池,再讓卸下電池的機車帶著車廂在講臺讓學生演示開車,可機車沒法帶著車廂開動。這時老師問:機車發動還要靠什么?學生也一定知道靠“電”,機車發動還靠什么呢?

    ②.課件演示激發興趣,邊講解。

    A、蒸汽機車(它燒煤,從上面的煙囪冒出濃濃的黑煙)。

    B、內燃機車(它燒汽油、柴油或煤氣,產生少量的煙)。

    C、電力機車(電力機車的車頂上有電線。它行駛時,下面靠兩根鐵軌,上面靠電線提供能量)。

    D、懸磁浮火車(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速度快,接近普通飛機。)隨機追問,你最喜歡哪種火車?學生一定回答最喜歡磁懸浮火車。哪為什么?學生有的說因為它跑得快,有的說它沒有冒煙。老師說:“對呀,那才是‘綠色環保型’火車”。學生也容易理解了“綠色環保型”火車了,也知道演變帶來了好處:“速度快,污染小”。

    4、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1).課件演示飛馳而過時理解“飛馳”。也可結合日常生活中,舉例,如:汽車、摩托車從我身邊飛馳而過。

    (2)夕發朝至:“夕”與“朝”在識字中學過,也理解了它們的意思,只要告訴學生“發”就是“出發”,“至”就是“到”,所以,“夕發朝至”連起來的意思,放手讓學生去說。

    (3)、海拔:教師在黑板上作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

    (4)、創舉:這個詞非常抽象,如果老師向學生解釋說是世無前例的舉動,那學生會更糊涂,所以“創舉”這個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來理解創舉,問:看看我國的鐵路修到了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屋脊上,你想說什么?(學生回答:真也不起!)對呀!從來沒有人把鐵路修到這么高的地方,那就是創舉呀!(隨機板書:創舉)在感悟中理解創舉。學生在朗讀時也自然而然地讀出贊嘆,佩服的語氣。

    5、實踐活動

    (1)、提出問題:你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車是什么樣的?

        (2)、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一列未來的火車畫下來。

    (3)、把學生的作品貼出來展示交流。            

    (六)、《小蝌蚪找媽媽》

    1、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加上教材采用的是連環畫的形式,插圖根據課文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所以學生應該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蝌蚪是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愛的一種小動物,所以上課前,老師可組織學生觀察蝌蚪和青蛙,把朗讀課文和觀察生活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因為本課和第17課的內容有相似之處,所以可運用17課的教學思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2、教學理念

    (1)、開放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緊密聯系現實生活、聯系兒童經驗世界,課內外聯系,使語文課變得開放靈活,更有活力。教師應適時開發教育資源,盡可能多地占有與文本有關的資料,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2)、倡導個性。閱讀是一種個性話的行為,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選擇最佳的施教時機,把鮮活的課堂還給學生,激活學生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

    3、教學設計

       (1)、猜謎語,激趣導入

    “大腦袋,圓肚子,長尾巴,黑身子。”這是什么?(小蝌蚪)小朋友真聰明,那老師先考考你們:“那么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啊?”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教師隨機出示課題。

    (2)、學生自讀課文,并認識生字

    學生借助圖畫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根據圖意或聯系上下文想想猜猜,猜不出的字可以劃出來,和同學一起想辦法認識,或者向老師請教,也可以借助小組學一學,小組里面一起想辦法,認識生字,互相讀互相聽。然后用“我會認”提示卡,引導學生說說生字條中有認識的字,并說說是怎么認識的,經過自學還不認識的字,教師給予指導。有的字可在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隨機識記。如:“灰”可以在展示小蝌蚪的圖片時,通過觀察蝌蚪的顏色認識“灰”字,識記“頂、披、鼓”時也可以觀察青蛙的圖片,像“迎、追”兩個字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創設情境,辨別并記住它們,而“阿、頂、披”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住字形。這篇課文生字中,“姨”字最難記,可以用順口溜來記“女孩見到阿姨鞠一個躬”。本課中對于要求寫的6個字均比較簡單,可讓學生仔細觀察,像“有”的右下“月”撇要變成豎,“條”字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要特別強調這一點。

    (3)、朗讀感悟

    ①學生看圖,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想:小蝌蚪分別找誰當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②討論交流。

    學生看圖,說說小蝌蚪的樣子,再找出課文上是怎樣寫的?指導讀懂第一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描寫小蝌蚪是按怎樣的說的?小蝌蚪可愛嗎?你喜歡這些小蝌蚪嗎?請見過或養過小蝌蚪眼的學生說說它們還有那些地方可愛?指導讀出小蝌蚪的活潑可愛。

    小蝌蚪找媽媽小找到誰?看圖說說(鯉魚媽媽)。鯉魚媽媽講  小蝌蚪的媽媽是怎樣的?文是怎么寫的?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小蝌蚪游哇游,看見了誰?(看圖說)小蝌蚪為什么把烏龜當作了自己的媽媽,大烏龜的話怎么讀?請學生分小組自編自演,展示“迎”和“追”的動作,在情境中對話,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重點是對話部分。(語氣:小蝌蚪關切著急;鯉魚親切、熱情;烏龜好笑認真。)再指導全體同學朗讀體會。

    最后小蝌蚪又找到了誰?(看圖說)請小朋友說說青蛙的樣子。再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啟發學生觀察青蛙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并且學用結合。如:“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隊大眼睛。”用“碧綠”、“雪白”各說一句話。

    小蝌蚪終于找到了媽媽,高興嗎?它們怎么做?看看圖,做做動作。那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書上的句子?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課文,也可以讓學生劃一劃有關的句子,如:“他們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再看看圖,說說小蝌蚪與青蛙媽媽像不像?試著比較一下。小蝌蚪到底是不是青蛙的孩子?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再聯系前后幾個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也可以借助圖看看說說,并讓學生上臺排排順序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分析之二】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語文試卷分析08-18

    語文教材分析心得12-08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3-08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3-10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1-04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1-06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8篇03-08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8篇)03-08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7篇03-10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11篇03-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看a在线先锋影音 | 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久久35一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