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太陽鐘教學設計

    太陽鐘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15 00:26:39 一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太陽鐘教學設計

      太陽鐘教學設計

    太陽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的發生變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據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制成的計時儀器。

      過程與方法:觀察太陽光影在一定時間內長短與方向的變化。制作簡易的圭表或日晷進行計時。討論太陽光影是怎樣被用來記錄一天的時間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古人研究時間的成果產生敬佩之情,感受人類對時間測量的探索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對時間的探究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

      有關時間測量儀器的發展歷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日晷和圭表的計時原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現在幾點了?” “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在的時間?” “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計時?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陽來計時:

      1.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生產等等都離不開對時間的準確把握,想一想:我們有哪些時間單位?

      提問:想一想,最早出現的兩個時間單位是什么?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講述:自然界有許多周期現象,如太陽從東升起后又從西邊降落,經過一個黑夜之后又從東邊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就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2.確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對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劃分一天的呢?

      閱讀課本P52資料。

      提出問題:白天和晚上每小時的時間怎么不一樣長?

      因為古埃及人在確定時間時,是把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確定為白晝,從天黑到天亮這段時間確定為夜晚,白晝和黑夜各被分為12小時。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晝比夜晚要長,而此時的白晝和夜晚仍然分別被分為12小時,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時的時間經常會不一樣長。

      (二)用光影來計時:

      1.師:后來古人又學會了更準確的計時方法——用光影來計時。

      2.引導思考回憶:在太陽下,將一根木棒豎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會有一個木棒的影子。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會發生變化嗎?影子的什么和什么會發生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有沒有規律?

      3.認識日晷

      (1)大家可真厲害,古人也是像我們一樣,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了日影的變化規律,利用這個規律就有了一個偉大的發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來判斷準確的時間。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日晷(學生閱讀67頁資料):日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呈南高北低,傾斜地安放于石臺上,使晷針指向北極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一直沿用了幾千年。

      (2)那么該怎樣使用日晷來判斷時間呢?

      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根據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方法,重點介紹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課件出示方法: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晷針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隨太陽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動。人們據晷針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在中國古代,人們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計時原理是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

      小結:無論圭表、還是日晷,它們都是利用了太陽光影來計時,所以把它們統稱為太陽鐘。(板書課題)

      四、制作太陽鐘

      1.學習了那么多關于太陽鐘的知識,那么大家想自己來制作一個太陽鐘嗎?

      2.課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錘子,將釘子垂直釘于圓心處。

      3.確定刻度

      利用指南針找到正北方向,將太陽鐘鐘面上的字母“N”正對北方,平放于地面。這時,在鐘面上就會出現小竹棒的影子,將影子與圓心連上一條直線,并在直線處記錄下此刻的準確時間。

      4.課外活動

      利用相同的方法,確定一天中每個整點時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繼續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們是怎樣利用太陽來計時的?

      “太陽鐘”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哪些問題?

      2.討論交流

      陰天又怎么知道時間?晚上有怎么知道時間?

      五、課堂檢測:

      一、填空題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為( )小時,其中夜晚( )小時,白晝( )小時。我國古代則把一天分為( )時辰。

      2、隨著時間的變化,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的(  )和(  )也會慢慢地發生變化,而這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太陽鐘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二、判斷題:

      1、太陽自西向東的位置移動造成了一天中物體影子的變化。

      2、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3、只有在陽光下物體才有影子。

      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由長變短,再由短變長。

      5、太陽位置的變化影響影子的變化。

      【板書設計】

      2.  太陽鐘

      日晷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

      圭表

      【教學反思】古時常用的太陽鐘至今似乎越來越少見,利用太陽鐘的制作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體驗后意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正確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這節課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古代的一些計時工具,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并利用這一原理自己動手制作一計時器。課前為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特質疑: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初步建立學生對太陽鐘認知,切入主題,介紹太陽鐘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利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實踐體驗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學生認識更為深刻。

      在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介紹手掌日晷,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迅速提高。學生實踐驗證后談談啟發,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太陽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太陽鐘教學反思04-18

    《太陽鐘》教學反思04-03

    太陽教學設計及反思08-22

    《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08-24

    《和太陽比賽早起》教學設計08-26

    《四個太陽》教學設計與反思08-17

    《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教學設計08-24

    《太陽》教學設計——突出主體 自主參與 體驗成功05-01

    太陽的教學反思08-19

    太陽教學反思04-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综合91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 先锋影音亚洲国产精选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