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經濟法的論文
在我國,消費者知情權被侵犯的案例屢見不鮮,很多消費者的基本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一些商家出于對利潤的貪婪,為獲取更大的利益,許多行為嚴重的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故而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實現。只有在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的基礎上,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律體系才會更加完善,更好的為消費者提供真實幫助,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構建上升一個臺階。
一、關于消費者知情權的概念厘清
消費者知情權是指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自然人、法人等享有的獲取信息的權利。簡而言之,消費者知情權是消費者的核心權利之一。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消費者對于商品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產品和服務呈現出多樣性的發展趨勢。基于交易發生的主體不同,在不同的信息資源和處理技術水平下,產生的結果也會不同,所以就會產生信息不對稱現象。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消費者的信息獲得來源比較單一,幾乎都是源于經營者的發布,這樣就和產生很多問題。由于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我國商品的的極大豐富,在信息不對稱下存在很大的商機和利潤空間,這時候商業經營者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不對稱的信息中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就產生了不會將商業信息全面而且真實的告訴消費者。
二、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經濟法意義
(一)維護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商業氛圍
商業必然存在競爭,在競爭中就會出現淘汰,基于市場經濟的叢林法則,必然會出現優勝劣汰,經濟法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做不僅可以維護社會公平,也可以營造良好的經濟氛圍,遵循市場發展規劃,維護經濟秩序。[1]如果消費者得不到有效的消費信息,無法再交易中占據主動地位,進而在商事活動中忽略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部分情況下就出現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由此可以發現,只有加強對于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力度,弱化交易矛盾,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交易環境。
(二)保護和發展生產力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目的
社會財富的創造離不開公民的勞動,如果市場經濟環境不公平,將對于弱勢群體的勞動者來說將產生不公平交易,產生更多的花費,產生更多的勞動價值,降低勞動效益,進而勞動權利也的得不到有效保護。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有很多重要的意義,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勞動能力和生產力的進步,保持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三、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面臨的問題
綜上所述,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具有很多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但是目前在我國,受到長久以來形成的經濟模式影響和不良環境影響,在消費者知情權保障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多年的經濟模式下,我國長期處于買方市場,在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過程中一時間難以改變這些問題,這樣就造成了我國交易活動中經營者的強勢地位,不尊重消費者知情權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漠視這一消費者基本權利。[2]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管理難以企及的地方,市場存在部門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缺乏相關方面的法律機制和法規政策保障,同時也存在監管層監管不到位,造成了消費者知情權難以真正保護。
(二)商業秘密保護被濫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秘密這一詞匯頻繁被經營者使用,成為某些拒絕行使知情權的借口。我國早在1993就制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在其中明確消費者知情權,但是在消費者現實生活中,對于商品的一般屬性和服務的基本性質都存在信息不明,信息不對稱現象發生。很多時候,商家和經營者都打著商業秘密的旗號,選擇性的無可奉告。但是有關商業秘密的界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都有界定,可是經營者任然以此為借口,不斷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在消費糾紛方而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法
由于長久的消費習慣和社會風俗,我國的消費者大多不愿意因為一些小事情與他人發生糾紛,在權利受到侵害時候,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也不會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還有一些消費者文化程度低,對于法律不了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候,也不會維護自己合法權利。但是在市場經濟交易過程中,消費糾紛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特別的精神傷害和經濟損害特別嚴重時候,必然會需要進行法律維權。[3]現行法律制度下,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難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由于懲罰性賠償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后果比較輕薄,從側面也造成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
四、經濟法對消費者知情權有效保護的對策分析
(一)構建系統化的市場規制法
從經濟法的角度出發,我國的市場規制法還需要通過很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完善。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作為市場交易的主體和只有參與者,必須對消費者權益加以重視,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但是,我國這一方面的條款還不夠完善,有必要增加有關法律條款已達到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目的。另一方面,生產經營者作為市場的強勢方,對于他們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應該加大懲戒力度,進而將他們肆無忌憚的侵害行為加以遏制,加強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工作。[4]簡而言之,在市場規則法律體系建設中,一方面明確懲罰性賠償的責任,另一方面,夸大適用范圍和處罰程度,以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二)強化政府職能,增強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力度
從政府角度出發,要厘清自己的職能和方向。當消費者知情權受到侵害時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投訴途徑暢通,反饋機制得當。政府應該加強對于此類行為的監管力度和懲處辦法,從質量抽查制度出發,加強對于不合格產品的處罰力度,將經營者和生產者定期進行等級評定和認證,鼓勵人民監督舉報,加強對于違法商家的曝光力度。
(三)支持消費者訴訟,開辟司法救濟途徑
對于消費者知情權訴訟,我國司法制度還不健全,比如對于消費者知情權訴訟方面的訴訟費用問題減免或者公益群體訴訟的訴訟費用支出;從立法視角出發對于弱勢群體消費者的保護出發制度構建,構建減免緩交訴訟費用制度;而且對于消費者權益訴訟中關于證據難舉證的問題,可以在法官同意下,消費者通過法律途徑加強證據證明力,進而加強維護自身合法權利不受侵害。[5]此外,還有必要加強司法救濟途徑,建立和完善消費者侵權案件的公益訴訟。通過多方面的途徑加強對消費者權利的保護,也是預防此類事件發生的重要途徑。綜上所述,在經濟法的視域下,我國消費者知情權保護方面還有很多問題和難點,但是針對這些現象,采取有效而且合理的措施十分重要。但是,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這是一項龐大而且系統工程,而且不可能只從保障知情權的角度出發,還涉及消費者的其他權利,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健全和修改。所以,在構建系統的市場規制法和有效的執法機構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和訴訟問題的支撐。在這一基礎上,我國的消費者知情權將得到有效保護,為經濟法進一步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
【淺談經濟法的論文】相關文章:
經濟法論文(精選5篇)06-04
淺談經濟法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作用08-18
經濟法論文(通用7篇)06-07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論文08-15
淺談幼兒禮儀教育論文08-17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2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11-03
經濟法與宏觀調控論文模板08-22
論經濟法的三大基本原則經濟法論文07-02
淺談科研的理解與認識論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