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薪資確認單”的效力分析
“薪資確認單”的效力分析宋曉鋒
用人單位為了避免風險,往往定期就薪資發放情況與員工進行確認,但很多情況下用人單位制作的薪資確認單與實際支付情況不符,員工如果不簽確認單,可能面臨不被重用甚至被辭退的風險,出于無奈,只能對工資發放情況進行確認。那么在用人單位發出的薪資確認函與實際支付不符時員工在確認函上的效力如何?員工該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呢?本文結合案例就薪資確認單的效力進行分析,并對員工合法維權提供一些建議。
申訴人:李某
被申訴人:北京A公司
一、案情
李某系農業戶口,于2004年5月到北京A公司工作,工資通過銀行劃撥或現金形式支付,每月領取額數額不等。2008年1月1日雙方簽訂了終止期限至2010年的勞動合同。自2008年2月起,李某向A公司確認當月及之前的所有工資、福利已經支付完畢;并于當年5月起確認此前所有工資、加班費及福利已經支付完畢。但實際上公司并未為李某繳納保險,未依法支付加班費。2008年12月16日,李某填寫了《A公司離職人員審批表》其本人寫明的離職原因是因為公司分流,12月18日,A公司在該表中填寫意見:同意離職,雙方解除勞動關系。
2009年11月27日,李某提起仲裁,要求1.A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22500元;2.支付加班費及25%的經濟補償金共計50103原;3支付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經濟補償6195元。
A公司辯稱:1、李某離職時其基于自身的發展前景提出的離職,是李某主動離職的意思表示,不屬于應當給付經濟補償金的范疇。2、李某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26日止,均向我公司當月及以前所有的工資、福利已經支付完畢。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的社會保險當然涵蓋在內,我公司當然不應當承擔該筆補償責任。
審理情況:
仲裁經審理認為,對于李某主張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李某填寫《A公司離職人員審批表后》,A公司總經理予以同意,表明A公司認可李某的離職原因為公司分流,固A公司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按李某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已滿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工資標準以雙方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月的平均工資為基數,李某主張的支付經濟補償金符合法律規定應于支持。
對于李某主張的加班工資和拖欠加班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因李某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26日,李某已明確所有工資、加班薪金支付完畢,李某雖提出確認函是被迫簽字的,但未提供證據,故本院不予采信。A公司提供的工資單中亦顯示每月A公司均以補貼、加班補助等名目向李某支付300-400元不等的報酬,李某再次要求加班費用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李某主張的未交養老、失業保險經濟補償的請求,A公司及李某均確認A公司自2008年4月開始為李某繳納了社會保險,A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據2008年4月之前的社會保險補償已經支付給李某。根據《農民合同只職工參加北京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第十二條、《北京市農民工養老保險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十五條規定,李某主張的交養老、失業保險經濟補償的請求,予以支持。
2010年3月25日,仲裁委作出如下裁決:
(一)A公司于本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給付李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1034元
(二)A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給予李某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未繳納養老和失業保險的經濟補償金6195元。
(三)駁回李某的其他仲裁請求。
三、評析意見
(一)A公司是否應該向李某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本案中,李某離職系因A公司分流造成的,李某并無過錯,根據規定,A公司應當向李某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李某確認A公司已經支付養老、失業補償后還能否要求A公司支付養老和失業保險的經濟補償金?
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李某系農民工,經李某同意,用人單位可用現金予以補償。本案中,李某雖然在確認函上簽字,但A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據2008年4月之前的社會保險補償已經支付給李某,并且從李某的工資單上也可以看出,在2008年4月之前,A公司未支付給李某關于保險的任何補償。因此A公司應當向李某支付養老和失業保險的經濟補償金。
(三)薪資確認單的效力分析
薪資確認單是勞動者在每月領取工資時簽字確認的,(www.baimashangsha.com)記載勞動者每月工資具體數額及構成等內容得文書。在實務中主要體現為工資單、工資表等。
薪資確認單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在具體勞動報酬方面的重要文書,是證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每月工資具體數額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1)它能證明用人單位每月向勞動者發放工資的數額;(2)體現勞動者的工作和績效情況;(3)證明員工每月應繳納的社會保險付費繳費基數及數額;(4)能證明用人單位發放公司的實際,從而說明單位有無拖欠工資的情況;(5)計算經濟補償金的依據;(6)證明勞動者的每月的納稅情況。
四、風險提示
如果用人單位按照員工工資的實際收入、保險費用的實際繳納情況制作薪資確認單,員工核實后可以簽字確認。
如果,薪資確認單記載的內容與實際不符,特別是用人單位要員工對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工資發放、保險繳納等情況確認時,員工一定要認真審核,謹慎簽字,并且要及時提出異議,保留有關證據,以證明薪資結算單記載內容與事實不符,為日后維權做好準備。
【“薪資確認單”的效力分析】相關文章:
確認函08-24
論法律規避的效力10-29
什么是收入確認原則08-07
確認函格式范文08-20
薪資福利管理規定08-12
“正確認識自我”08-17
正確認識自己08-17
確認仲裁申請書03-25
債權確認合同04-01
薪資管理制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