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保障的法律問題
學者們一致認為,建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是維護社會穩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勞動力市場的迫切需要。有學者對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地位和體系、立法原則等問題進行研究,認為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取決于社會保障的內容與范圍,凡因社會保障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即是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障法是獨立的基本法律部門,其體系包括社會保險法、社會救濟法、社會福利法、優待撫恤法。社會保障的立法原則主要有:普遍性原則、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原則、滿足人們基本需求原則、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政府統一管理原則。
有學者分析探討了我國社會保障立法的基本選擇,主張在立法體例上要從分散的低層次立法走向統一的社會保障基本法;在社會保障對象上要從“城鄉分治”的“身份等級”差別逐步走向社會成員的社會保障權利等;在社會保障費用籌集和給付條件方面要從國家的無限責任到公民的權利、義務對等;在社會保障項目方面,宜介于中國現實和國際標準之間;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上,要從“分散管理”走向“統一管理”。
還有學者對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社會保障項目以及社會保障基金化、專業化管理制度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社會保障的法律問題】相關文章:
社會保障費改稅勢在必行08-07
人權與社會保障法08-17
述職報告(社會保障)08-17
企業債權管理應注意的幾個法律問題08-07
“數字玄武”建設中的法律問題及對策08-12
社會保障立法之探索08-15
物業服務合同法律問題淺析11-12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法律問題與對策08-17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教案08-17
社會保障股干部述職報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