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1
1、健全體育器材的帳冊,購進的器材要按規定登記,報廢的.器材要經總務處批準。
2、體育活動課由班級體育委員、憑上課老師登記借條,借出物品,保管員均應登記,歸還后立即注銷。
3、體育器材借出后一律在校內活動,不準攜帶出校。非體育活動的班級和個人不得借出器材,占用場地。
4、外單位商借體育器材和場地時,一般器材及短時間使用場地由教研組批準。
5、本室器材凡屬非正常損壞,遺失,一律要按原價賠償。
6、不準在跑道上進行投擲的教學和訓練,陰雨天田徑場地潮濕不準在場地上進行任何活動。
7、操場上安裝的一切球類、體操、田徑設施,不得進行任何破壞性的攀、坐、搖、晃。違者除給以一定的罰款賠償外,還要視情節予以教育與處理。
8、保管員要提前做好體育課、體育活動器材的準備工作。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2
一、任何人借用器材,必須經器材管理員批準后填寫借出登記表。
二、非教學借用器材,需經校領導批條后填寫借出登記表。
三、學生借用的器材,由本班體委負責填寫借出登記表。
四、借出的'器材必須按期歸還,交器材管理員驗收后填寫歸還登記表。
五、逾期不歸還的視情節輕重酌情罰款。
六、無特殊情況體育器材一律不許帶出校門。
七、為了保證教學和訓練需要,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不得外借,特別是易損物品和器材,釘鞋、服裝。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3
為更好地服務于教學,保證體育課的正常授課、訓練和比賽,減少器材的流失和損壞,保證體育器材的有序、高效、科學、合理地使用。根據系實際,特制定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體育器材保管室要由專職人員進行管理。
二、體育器材的保管制度
1、體育器材領用后要進行登記,體育器材保管員要按學校有關規定認真填寫“器材登記表”。
2、對體育器材必須進行科學管理。
(1)所有器材都要整齊排列,易受潮的器材一定要放在貨架上。
(2)管理人員要根據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需要,及時上報需添置的器材。
(3)做好易耗器材的維修和補缺工作。
(4)經常清潔海綿墊子。
(5)保持器材室的'整潔。
(6)定期進行清理、盤點。
三、體育器材的出借制度
1、根據任課教師的課堂安排或憑有關證件出借體育器材。借用器材必須有手續,教師上課、訓練和比賽所需器材時,要親自領取(或在特殊情況下委托本授課學生干部領取)并且登記;個人確因工作還需要器材時要寫借條,用后及時歸還,不得為他人所借。學生要憑學生證借用器材。器材一律不準轉借,如有特殊情況,需由系主管領導批準。
2、教師下課后或訓練、比賽結束時,要及時歸還器材并撤消登記。教師個人所借器材和學生借的器材都要當日歸還,特殊情況要有領導批準。師生歸還體育器材時,管理人員要當面查驗清楚,做到借還相符。
3、器材借還時間:(1)上課借用器材時間根據課程表的安排。(2)其他情況借用器材時間規定為:每日下午課后,學生開始借用器材并在管理人員下班前十分鐘還完器材。有特殊情況需向管理人員說明,管理人員同意后,可在限定時間內交還。
4、對借用的器材,沒有特殊情況不按時歸還者,管理人員應向該學生所在班級班主任反映。
5、出借運動器材必須按要求認真填寫出借表,并簽名。
6、不準以壞換好、少報多借或多借少還。
四、體育器材的賠償制度
1、所有體育器材,因本身質量問題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損壞,免于賠償。
2、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不慎或使用不當造成損壞或遺失的,按有關規定酌情賠償。
3、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故意損壞或遺失的,按有關規定加倍賠償。
4、在歸還體育器材時,如有損壞,視情節輕重由借用者或借用班級照價或加倍賠償。
5、上課、訓練和比賽丟失的器材,任課教師或指導教師要迅速查明原因,告知器材室保管員,并按有關規定賠償。
6、賠償辦法:由體育器材保管員核填《損壞、遺失器材賠償單》,由損壞或遺人器材者簽名,經學校領導批準,由體育器材保管員收款后,上交學校。
五、器材室管理人員要堅守崗位
認真負責,勤儉治系,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因失職造成的各種損失,由本人負責。
六、對體育器材保管員要加強安全管理知識的教育
嚴格安全防范措施,經常檢查體育器材保管室的安全狀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4
1、堅持每天檢查體育運動器械、戶外運動器材和場地,并做記錄。發現安全問題立即停用,并將問題器械做封存警示,及時向有關領導(部門)報告并組織維修和處理,消除安全隱患。杜絕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器材或器械。
2、教育學生愛護器材,指導學生安全使用器材,教育學生發現器材安全問題及時向老師報告。
3、堅持體育器材領借制度,器材室所借出的器材須符合安全標準,并及時歸還、驗收。
4、借出的運動器材不允許放置在無人看管的場所。
5、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安全工作。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5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細帳,做好賬物相符。
二、根據器材的.性能、形狀分類存放,擺放整齊。
三、注意器材室的通風及防火。
四、定期檢查物品,對易耗品及時辦理注銷、報廢手續。對丟失的物品及時登記,并報告總務主任。
借用制度:
一、體育課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課教師填寫“器材使用單”,并注明日期、節次、器材、數量等。
二、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要有記載,歸還時要檢查數量和有無損壞。
三、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要有記載,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賠償,并有記錄。
四、對學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時要予以注銷
賠償制度:
一、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材、設備。對體育器材使用不合理,造成損壞者,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有意破壞者,要根據損壞程度進行賠償。
二、借用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者,要根據損壞程度予以一次性賠償。
三、外借的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應照價賠償,并進行登記加以說明。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6
1、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2、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原數歸還,放回原處。未經體育室管理人員的同意,不準任何人進入室內拿取體育器材。
3、課余時間需使用體育器材時,應辦理借用手續,并按時送還,如有遺失損壞,追查責任并按價賠償。
4、體育器材及場地設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違者,一經發現,追究賠償責任。
5、每學期應對體育器材進行一次全面查點、維修。逐年購置和自制體育器材,保證達到上級規定的器材標準。
6、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7、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火、防盜工作。
8、體育器材室應懸掛《體育器材室安全管理制度》、《體育器材借用登記制度》,建立《體育器材借用登記表》。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7
一、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
1、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2、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按數按量歸還,放回原處。
3、課余時間,需用器材,應辦理借出手續,并按時歸還,如有遺失損壞,追查責任,按價賠償。
4、體育器材,每學期全面查點一次。逐年購置和自制,保證按省規定的器材要求達標。
5、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6、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盜工作。
二、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員工作職責
1、器材管理員全面負責全校體育器材及運動服和運動場地的管理。固定資產和其他體育用品一律入帳后使用,要做到帳物相符,定期對帳檢查。
2、對現有物資器材要定期清點,分門別類,存放整齊,注意防火防盜,防霉變,搞好倉庫衛生。
3、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教學與訓練的需要。
4、為保證教學和訓練的需要,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不外借,特別是易損的物品和器材。
5、體育教學和訓練使用的器材,必須由任課老師負責借還,如有丟失,負責追回或令其賠償。
6、凡需購置的體育器材,應有體育組保管室提出購置計劃,經體育組審查,由校長批準方可購置。
7、加強運動場地的管理,嚴禁各種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場地,影響正常的教學與訓練。對場地和場地內的'器材要按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場地內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8、保管人員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三、體育器材借用制度
1、愛護運動器材,在指定運動場上活動。
2、由各班體育委員提前五分鐘到體育老師或體育管理員處領取體育器材。
3、學生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違者視后果予以教育,嚴重者報體衛領導小組處理。
4、活動課教師或體育教師應按課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應清點登記后歸還器材室,如有發現器材數量不齊,查明情況,酌情處理。
5、損壞器材、丟失器材應及時向體育組教師上報,視情況作相應的賠償和處罰。
6、體育教師不得擅自向外單位、個人出借體育器材。
7、每次出借要登記,期初、期末體育組器材負責人要協同總務處清查器材。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8
一、在藝體衛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確保體育課教學及課余訓練的順利進行。
二、建立帳目卡,購置和消耗的器材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分類保管器材,經常清點,防止損壞和丟失;學期中,根據器材的使用情況,提出補充意見;學期結束,配合藝體衛處清查器材庫,為器材購置提供參考意見。
三、每次上課之前,準備好所需器材,由授課教師安排體育班委登記領取,課后清點收回;上課遺失器材,責成教師及所在班級予以賠償。
四、運動隊課余訓練,教練員可提前借出器材,器材遺失,責成教練員及所在運動隊予以賠償;任何單位或個人借用器材,必須經體育部主任批準,憑借條和押金方可借出。
五、學習和掌握體育器材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經常保持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協助體育部辦理畢業生離校及教職工調出的相關手續。
六、做好藝體衛處布置的其它工作。
有關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9
體育器材室是教師、學生進行各項體育活動所需的器材存放處,是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進行身體練習的主要來源。本學期要高度重視體育器材室管理建設,確保了學校的正常體育課及體育活動,為學生進行各項體育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了加強對我校體育設施的科學與規范化管理,發展我校體育事業,增強我校師生的體質,進一步提高我校體育器材的使用效率,更好的開展工作,現將我校體育器材室的工作進行總結: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1、以堅持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為出發點,使其形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自覺自主的鍛煉意識,培養其活潑開朗的性格。
2、學期初根據教材要求及體育器材室的'使用要求,制定了可行的工作計劃。
3、定期對器材進行清查,并與學校后勤進行對帳,確保帳物相符。做好器材的登記工作,對各種新進的器材,要及時準確地予以記載,對已破損的器材及時注銷,使帳物相符。
4、分類存放。按類將各種器材分類存放,以便于快捷方便地取用各種器材
5、做到不定期的打掃衛生,保持室內整潔。做到地面、桌面、器材架干凈,無塵土,空中無灰網,經常通風,保持室內干燥。
6、做好資料整理歸檔工作。
7、加強防護,做到了防潮、防火、防鼠、防銹、防塵、防震等。
8、對于學生體育課上使用的器材當堂課結束后歸還,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歸還時檢查數量,一學期來沒發生器材損壞或丟失事件。
二、存在問題
1、器材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能形成完成的借用與歸還制度。
2、器材的使用率不高。
三、改進措施
統一思想,以學生為中心,服務于學生
1、從觀念上轉變學生是被管理者的思想,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使每個學生都是學校資源的使用者、受益者。
2、在活動中,既要有紀律、規則等必要的約束,還要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自主地參與鍛煉、參與活動,在鍛煉和活動中體驗樂趣。
周密籌劃,激發興趣,形成習慣
1、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活動項目設計安排要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能夠提高體育素質,形式多樣、方法簡易、生動活潑、歡樂有趣的內容,使學生身心受益。
3、建立由學校分管體育的領導、體育教師、體育委員組成的管理網絡,落實年級體育活動課的目標管理。
規范管理,提高器材的使用率。
1、教師進行日常器材管理。
2、每月清點檢修器材,保證器材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要嚴格遵守體育器材借用支領制度,借用登記及時歸還。
安全措施
1、活動前體育教師必須認真檢查場地和器材。
2、體育教師在活動中要進行場地巡視,隨時解決可能出現的事故隱患。
3、學校不能開放有危險性的器材進行活動如鉛球等,但確實需要時必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
4、建立體育開放活動突發事件的安全預案
【體育器材室管理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04-02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07-08
會議室管理規章制度07-12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07-12
物理儀器室管理規章制度06-25
實驗室管理的規章制度05-31
實驗室的管理規章制度05-16
辦公室管理的規章制度06-21
圖書室的管理規章制度07-10
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