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后感
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安妮日記讀后感1
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與爸爸媽媽,姐姐過著殷實安定的日子。從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證券執政后,對猶太人進行嚴酷地虐待,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過13歲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與日記做朋友,名為“吉蒂”。這時候,德國法西斯已侵占了荷蘭,對猶太人進行更為嚴酷的虐待。為了逃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樓的房子里邊,成為了他們蔭蔽的“密室”,相同為猶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進去……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他們在密室里整整日子了2年。2年這但是什么概念哪,他們竟然那么有意志地生計了下來,我感到十分地感動。具體地描繪一下,為了逃避德國法西斯的進犯,他們不得不把密室蓋得結結實實,窗戶悉數釘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布,擋住亮光。白日,為了不讓下面的人發現,只能輕手輕腳的,如果是現在的話,咱們應該是很難辦到的!
可國際仍是存有一些很少的好心人,他們的食物便是從靠公司幾位職工。這些人忘我為他們貢獻,給予他們食物,書本,學習!但是……
但是,想想也是!密室的日子可不是好過的,在里邊的日子不能看到陽光,不能接觸天然,是極端單調,愁悶的和無聊的!這兒沒有要好的朋友,沒有杰出的教師,沒有無限的高興,沒有……并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戰役局勢,不停地轟炸使他們煩躁!
安妮總說“紙比人更有耐性”,是的!這種說法我也感觸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復的.工作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宣泄,傾吐!她巴望自在,高興。在這本日記中,能夠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觀點,別人的觀點,日子的觀點。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老練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意志!
中心也有許多的人鼓舞安妮,比如說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便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十分地感動!主張我們也去看吧——你們會感觸到里邊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我們閱覽愉快!
上海松江區上海大學隸屬外國語中學初一:小問題15
安妮日記讀后感2
“戰爭”是一個多么駭人聽聞的詞,聽到它,人們就會聯想到暴力,血腥。在納粹登上德國政壇后,進行瘋狂的種族清洗,安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寫下了《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述了她與家人以及另兩個猶太家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安妮是多么的不幸啊,她只是跟我們一般大的孩子,卻只能待在密室里,不能自由自在的成長,生活。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在這種生活條件的磨礪下,她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忍耐,學會了以樂觀的心情對待每一天,逆境是人生最大的老師。雖然她在德國的逼迫下搬進了密室,可這個單純的小姑娘依然相信著這個美麗的世界,相信人心最終還是美好的。正如她在日記中所說:“盡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在這些無數個黑暗的日子里,安妮迅速地成長起來,變得成熟了。她開始思考一些問題,想為祖國出一份力,同時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可是她不得不為了逃避屠殺而繼續躲在密室里,在這樣的心境下,安妮愈發討厭戰爭。她在日記中寫道:“人為什么這么瘋?”對于這個問題,所有人的心情都會感到沉重,戰爭讓人類失去了太多太多,不只是鮮活的生命,更是人類本應該有的.善良,理性以及包容。安妮的疑問讓戰爭那丑惡的嘴臉暴露無疑。安妮在日記中并沒有多少戰爭的描寫,不提,并不代表安妮會遺忘,或許只是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去描寫心中的無助與悲傷,也或許她不想再觸及那悲憤的回憶。
《安妮日記》用另一種方式讓我們領略了戰爭的可怕,更加深入人心。安妮曾經說:“希望我死后,仍能繼續活著。”是的,她做到了,因為她的精神永遠在人世間流傳!
安妮日記讀后感3
她是個活潑好動的女孩兒,上課的時候喜歡和別的同學嘰嘰喳喳;她是個充滿想象力的女孩兒,以后的夢想是當一個記者;她是好學的,尤其喜歡研究古代貴族家譜和讀書……。
就這樣的一個她,與我們普通的女孩子沒有區別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緒。
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課文,有關納粹二戰時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無法想象,一個笑容明艷的美麗的小姑娘會和這樣殘暴的.集中營有任何關系……她是安妮弗蘭克,一個多話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幾年不見天日,直到納粹發現了她。
我翻閱她的日記,發現她的日記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來。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滿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營后發生了什么,她的臉是那么可愛天真,讓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納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張圖片一直在我腦中閃爍,那是一張猶太人臨邢前的照片,被貼在奧斯維辛的長廊上。照片上的人無不目光呆滯,嘴巴緊抿著,好像都想說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尋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關在了這種地方。我心里祈禱著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這張照片上的人,還有400萬人死于這個集中營,死去的人太多了,安妮的母親,姐姐瑪戈,范丹一家,杜瑟爾醫生……我忍不住來回想著,這太殘忍了!我有點受不了了,納粹的行為令人發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一樣的女孩兒,她們聰明乖巧,勇敢無畏地追求夢想。可是在集中營她們受到了什么樣的折磨呢?怎樣的死去呢?沒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記錄了下來。我們應該感激安妮,如果沒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對納粹的控訴,就不可能被記錄下來。
荷蘭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設置了一個旅游景點,去的人絡繹不絕。我可以想象窗中一雙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張望,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安妮。
【安妮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安妮日記經典語錄05-15
安妮日記讀書感想10-16
安妮日記好詞好句07-31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2-16
《安妮日記》讀后感07-06
《安妮日記》讀后感09-03
安妮日記讀后感06-12
安妮日記讀后感[優選]07-10
安妮日記讀后感【熱】07-09
安妮日記讀后感(精品)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