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經典)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1
一、課堂常規(10分)
1、課堂時間:按時上下課、不遲到拖堂記2分,違背一次扣1分。
2、課表執行:按課表上課,無擠課和私自調課現象,違背一次扣1分。
3、課堂組織:師生精神飽滿,教學秩序井然,學風濃厚記2分,違背一次扣1分
4、教學儀態:上課不抽煙、不接打電話、手機、不坐著上課、衣著整潔、用普通話上課記2分,違背一次扣1分。
5、師德修養:無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現象記2分,違背一次扣4分。
二、教學常規(60分)
(一)教案(20分)
1、備課的'科目齊、節數達到要求,書寫整潔,設計新穎,按時接受檢查,差一節扣1分,照搬照抄、書寫潦草且無創意扣1分/節。
2、教學目標明確、全面,無目標扣2分,不明確不全面扣1分/節。
3、教學重、難點突出,無重、難點扣2分/節。
4、語、數教案,專職教案(音、體、美、英語、計算機)每課時在1.5頁以上,其他學科教案在1頁以上,不達要求一節扣1分/節。
5、教案每課有板書設計,每節有課后小結和自我評價,未達要求扣3分/節。
(二)作業(30分)
1、課堂作業按時認真批改,不改扣1分/人次,其中語文的作文批改要求有批語、圈點,作文個數齊, 不符合要求扣2分/人次。
2、家庭作業按時認真批改,不改扣1分/人次。
3、與教材配套的資料按時認真批改,不改扣1分/人次。
4、試卷及時認真批改并與學生見面講評,不改不評扣10分/次。
(三)簿記表冊類(10分)
1、開學有學科教學計劃,期末有教學總結記,不交扣2分,馬虎的1分。
2、成績冊、點名冊、班主任手冊、素質報告冊、教室日志、學生輔導記錄、試卷分析、班隊活動記錄等填寫認真完整,沒填扣2分/種。
3、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周前會記錄內容完整,缺扣3分/次。
三、教研活動(30分)
1、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學初有計劃,少一次每人扣4分。
2、教研活動能積極發言,少一次扣1分。
3、聽課節數達要求,能寫出聽課意見,少一節或沒有點評扣1分/節。
4、按時上教研課、競賽課或優質課,無故不上者和不參加者扣4分,且作一次曠課處理。
5、認真寫好評課稿,少一次扣3分/節。
四、資料收集。
上交資料:
(1)各種教案、教材(教具);
(2)教研活動資料(教研計劃、總結、教研活動記錄、聽課記錄、研究課教案);
(3)學科教學計劃、每月反思或論文;
(4)各種簿記表冊(輔導記錄、班隊活動記錄、成績冊、點名冊、班主日志等);
(5)試卷分析;
(6)會議記錄(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每周例會等)。
所有教學資料由規定的時間收集好上交教導處,每缺一樣在前三項得分之和中扣2分。
五、考核辦法
1、每月公布教師月考核得分情況,一學期以平均分計算(最高為100分)。85--100分為優秀,按獎金100%獎勵;75--85分為良好,按獎金90%獎勵;60—75為合格,按獎金80%獎勵; 60分以下為不合格,按獎金70%獎勵。
2、評價方式采用“兩個結合”,教導處檢查和平時抽查相結合。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2
教學質量是提高學員素質的核心,是職工培訓工作的生命線,是企業安全生產與發展的立足之本。教學質量監控是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過教學質量的動態管理,促進學校(中心)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適應企業環境的變化,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監控的內容包括學員培養目標監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監控、課程設置監控、教學過程監控、學生信息反饋監控等方面。為了適應新時期職工安全培訓發展的客觀需要,努力提高學員培養質量,以教學質量監控內容為中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學員培養目標監控
學員培養目標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標準,而標準的制定要突出職工安全培訓的特點。職工安全培訓的培養目標是面向本企業基層、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我們在這一總的目標下,具體規定各期(班)學員的培養目標,立足突出安全培訓特點,為企業安全、和諧、轉型發展培養高技能合格人才。
二、加強調查研究,編制實用的、科學的教學基本文件
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文件,是實現學員培養目標的重要的實施方案。這些文件要切實體現“理論夠用”重在對學員“技能培養”的要求。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設置符合實際的課程體系、遵循教學大綱、選擇具有各工種安全培訓特色的優秀教材尤為重要。
1、每兩年組織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廣泛地搜集資料。,組織教師到企業基層單位了解其對人員能力、素質的要求。為教學基本文件的修訂提供依據。
2、對結業生學員跟蹤調查。搜集用人單位對結業學員的評價以及結業學員對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評價。為教學基本文件的修訂提供詳盡的資料。
3、開展教研活動,擬定一個課題,解決一個問題。每學年組織專兼職教師,以“理論夠用,重在實踐”
為中心議題,確定研究課題。在開展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為教學基本文件的修訂打下理論基礎。
4、建立教材評估反饋制度。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實現學員培養目標的基礎。為保證教材質量,在選用教材上,建立“評估反饋”制度。
(1)廣泛收集教材信息。通過相關出版社的出版動態及網絡查詢等多種渠道收集教材信息,進行整理歸類,為選用教材提供資料。
(2)建立教材質量反饋制度。每年對所使用的教材質量進行一次調查。從教材內容的'先進性、編排體系的合理性、適應性等方面征求教師、學員意見和建議,并將這些意見和建議整理、歸納,及時反饋,為選用教材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3)建立教材質量評估制度。教材質量的評估是保證教材質量的重要環節,要慎重,要圍繞學員培養目標選用具有各工種安全培訓特色的優秀教材。每年要組織教師、學員及教學管理人員對所選用教材的適用性、科學性、文字水平及印刷質量等進行評估認定,確定所用教材名錄。
三、教學過程監控
教學過程監控主要通過聽課、教學檢查、學員評教、教師評學、學風檢查、考試等實現監控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1、建立聽課制度。全體總動員,每位老師都要參入聽課評課,把聽課評價作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擬采取以下方法:
(1)學校(中心)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檢查式的聽課。對每個培訓班聽課時數不得少于2個學時;
(2)學校(中心)教務管理人員對每個培訓班聽課時數不得少于4個學時;
(4)相同相近課程的教師研討性的互相聽課;
(5)示范性的聽課。每年組織一次觀摩教學:
(6)對新教師會診式的聽課。對新聘任的、第一次上講臺的老師,專門組織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及學校(中心)領導指導性的聽課。
通過聽課和評課,掌握教師教學基本狀況,及時做好指導和交流,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2、建立教學檢查制度。對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均進行檢查,主要檢查教師是否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授課計劃進度以及實驗計劃、實訓計劃、實習計劃等組織上課、備課、作業布置、考試命題與閱卷、成績分析等情況。
3、建立學員評教和教師職業道德測評制度。每年結合教學質量檢查進行一次學員評教工作,同時將教師職業道德測評工作一并進行,教師評價分數將納入教師業務年度考評。
4、建立教師評學制度。每年組織教師通過對學員考試(考查)成績的匯總分析和輔導答疑等方式,及時了解、分析和總結學員學習狀況。
5、建立學風檢查制度。由班主任對學員的課堂紀律、考試紀律、到課情況、課外學習等情況進行檢查,并針對不良行為進行重點調查研究,分析成因,對學風較差的學員采取一對一的幫扶。使學員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
6、探索考試內容和考試模式改革的新路子。通過考試檢驗學員學習成績和教學效果,指導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以突出學員安全意識、技能素質培養為出發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考試模式進行研討,不斷試行新的考試方法。
7、建立學員信息反饋制度。建立學員教學信息員工作機制。從不同單位、不同崗位聘請學員為教學信息員,通過多種形式了解學員對教學情況的各種反映,每期(班)培訓結束后要及時收集、匯總學員反饋的信息,并采取適當的方式將學員信息轉達給相關的老師,以指導和改進教學。
四、建立教師教學情況檔案,嚴格考核
對教師教學過程監控的結果記入檔案,作為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據。對年終教學工作評估名次排在最后的老師進行告誡,并指定有經驗的教師在下年度教學中進行跟蹤指導,學校(中心)領導進行跟蹤督導聽課,經測評成績仍排在最后的,停止上課。對連續兩次教師職業道德不合格的教師調離教師工作崗位或解聘。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11-29
教學質量監控計劃08-02
教學質量提升心得01-27
教學質量監控計劃02-24
教學質量工作匯報01-01
小學教學質量分析總結03-20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11-02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度03-31
教學質量自查報告01-27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