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作文(精選2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頤和園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頤和園的作文 1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頤和園的作文 2
頤和園風景優美,景點很多,如高大的萬壽山,碧藍的昆明湖。
萬壽山十分高大,那里有一棵棵高大的樹木,就像一個個守衛萬壽山的士兵。道路十分陡峭,走路時必須多加小心。站在高高的山上,可以看到整個風景優美的頤和園。
頤和園里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長廊。長廊長728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長廊的上畫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圖畫,每一幅畫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且沒有一幅是相同。長廊上有四個亭子,分別表示者著春,夏,秋。冬。
昆明湖是一個美麗的湖,湖水碧藍,十分寧靜,就像一面鏡子。岸上有個石坊,高高地聳立在萬壽山前。湖中有個島嶼,只有一座橋連接它,那座橋有十七個孔,所以叫“十七孔橋”。十七孔橋上雕刻著許多石獅子,每只石獅子的姿勢都不一樣,有的摟在媽媽身邊,有的在相互搏斗,還有的`在跑步呢!在昆明湖上,人們可以坐著小船欣賞風景,觀看高大的萬壽山……
這就是風景優美的頤和園。
頤和園的作文 3
北京的景物有很多,有雄偉的長城,有美麗的十三陵,還有著名的學府北大和清華……我最喜歡的便是那美麗的頤和園了。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金碧輝煌的大殿,我四處逛了逛,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全城最長的長廊。
這條長廊全長七百二十八米,分成了很多間“小口”,所以每走幾步都會有一幅畫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總體上差不多,但他們姿態不一,沒有一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載滿了花木,這一朵剛謝,另一朵又開了,以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讓景物顯得更加漂亮了。
不一會,我便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抬頭一看,只見那高高的山上隱隱約約能望見佛香閣和排云殿,那便是主要景點了。由于對山上的風景充滿了期待,所以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向著頂點出發,待我登上那一百層臺階,感覺渾身軟綿綿的.,一點力氣都沒有了。但當我一聽說爬上這一百層臺階就能活到一百歲時,仿佛渾身一下子又充滿了力氣,開心極了。站在山頂上,一切景物盡收眼底,真是別有一番景象!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爬山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看到生活中不一樣的美。
頤和園真美!我想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讓頤和園變得更美。
頤和園的作文 4
頤和園,是北京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下午,我就參觀了頤和園。
一進頤和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一共3000畝。因為他是仿照西湖建造的.,所以又稱之為小西湖。湖上,還立著一座十七孔橋,它是仿造盧溝橋建造的。上面一共有100多個小石獅子,都形態各異,各不相同。
接著,我們在向東走,就看到了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皇帝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世界之最——萬里長廊。這座畫廊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走廊,全長一共700多米,在這座長廊的兩邊,都是一些山水畫和名著中的人物,這些畫沒有一個是重復的,都是有古代著名的畫家所著,并且,它們是不會褪色的。
再向里走,我們就看到了一座西洋畫坊。其意思就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句話中,皇帝們把老百姓比作了水,而自己就是船,來告誡自己,要善待百姓,那樣,才能永保江山。
頤和園,是一顆星星,是一顆明亮的星星,在群星璀璨的天空中,它是那樣的明亮。
頤和園的作文 5
我去過很多地方,如長城,天津植物園,唐山南湖但是我最喜歡北京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我首先看到了“四不像”,鹿角、龍頭、獅尾、牛蹄,長相可真奇怪呀!
再往里走,看見了“青芝岫”。青芝岫俗稱“敗家石”,據史料記載,明朝官僚米萬鐘于北京的房山發現了這塊兒青色而潤,狀若靈芝的巨石,在運往米氏勺園的途中,由于財力不支,不得不棄于郊野,后被乾隆皇帝耗巨大金額移置于此地,取名“青芝岫”,是中國最大的園林置石。這么有來歷的石頭,一定要和它合影留念。
到了頤和園另一個入口,看到了17孔橋。17孔橋是一座橋,因為它底下有17個孔洞,故此得名。走了不遠,一個大銅牛吸引了我。銅牛鑄于乾隆20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是乾隆皇帝仿效大禹治水時鑄鐵牛鎮水的`典故而造,表達了對昆明湖水利的高度重視。銅牛鑄造精美,牛背上鑄篆文乾隆御筆《金牛銘》,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藝術和水利文化的重要物證。
再往里走,看到了東提昆侖石碑。這是乾隆29年(即公元1764年)立的。石碑陰刻乾隆御筆題詩二首,記述了西湖(昆明湖前身)的西堤改為昆明湖東堤的歷史變遷,是研究北京水利發展史的重要文物。
沿湖前行,我們走到了知春亭。知春亭建于昆明湖東岸邊,玉瀾堂前的小島上,北有山為屏,南面朝陽,得春較早,因此為名。此處是飽覽萬壽山、昆明湖全景和玉泉山、西山街景的最好的觀景點。我極目遠眺,果然,能看到很遠,繁華的北京城盡收眼底。
我們路過蘇州街,蘇州街原稱買賣街,乾隆時仿江南水鄉而建,是專供清朝帝后逛市游覽的一條水街,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軍焚燒,一九九零年在遺址上復建。街全長三百余米,以水當街,以岸作市,沿岸設有茶館、酒樓、藥房、錢莊、帽店、手飾鋪、點心鋪等六十多個鋪面,集中展現了18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文化氛圍。我想象著一百多年前人們在這里生活的情景,生出許多感慨。
從清代一直保留到現在,還保護得這么好,頤和園真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珍貴禮物。∥覀円欢ㄒ煤帽Wo它!
頤和園的作文 6
去過很多地方:山東,沈陽,北京,包頭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北京,其中北京的頤和園是最難忘的。進入頤和園大門,繞過正廳,來到著名的長廊。綠漆柱子,紅漆欄桿,一眼望去。
這條長廊長700多米,分為273個房間。每個房間的窗臺上都有五顏六色的人物圖片:花、植物、風景。上千張圖片沒有兩張是一樣的。沿著長廊走完,你會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望去,只見一座八邊形寶塔形的.三層小樓,黃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宏偉的宮殿是排云寺。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四周是長長的堤岸,各種石橋林立,兩岸垂柳眾多。這座石橋上有十七個橋口,叫做十七孔橋。石柱上雕刻著小獅子,形狀各異,奇特可愛。頤和園的風景我不能告訴你。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頤和園的作文 7
早就想出來散散心了!趁著這次“五一節”黃金周,我們一家人從武漢飛到北京,好好地玩一玩! 飛機是早晨12:30分到達北京機場,我們匆匆找了一家小店吃完飯把行李放下后,便出發地去了本次北京之行的第一個景點——頤和園。
進了頤和園,它給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人多!也許是“五一節”的關系吧,我還遇到了許多外國人,跟他們說聲“Hello”,也顯示出了我們對他們的友好!
我們一家在頤和園里轉了一圈,我深深地被頤和園的三樣景色給吸引了!
一是“桃紅柳綠”頤和園里有一條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造的西堤,在西堤兩旁的路上交錯種植的柳樹與桃樹,現在五月,正是北京桃花盛開的時候,走在西堤上,全身都被那一排紅、一排綠的美麗所感染著,讓人浮想聯翩。 二是“藍天白云”或許是因為空氣新鮮的關系吧!頤和園上方的天空顯得格外的藍,云兒顯得格外的白,讓人渾身舒暢,清爽到底。
三是“湖水清澈”大家都知道,頤和園里有一個昆明湖,而且整個湖水的面積占到了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我的家鄉有一個東湖,我記得東湖的湖水是綠色的,而昆明湖的'水卻是湛藍湛藍的,這點很令我納悶,為什么兩地湖水的顏色不同呢? …… 在頤和園,我們還去了長廊、十七拱橋、石船和金牛等景點,處處都能使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下午6:30分左右,我們離開了頤和園,頤和園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字——美!
頤和園的作文 8
之前暑假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起去首都北京旅游,我們不僅參觀了著名的長城,還去到了一個“人人皆知”的地方——頤和園。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既有皇家園林恢弘富麗的氣勢,又充滿了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中國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走到它的大門前,“頤和園”三個大字刻在牌匾上。走進頤和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樹林和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山上還有著幾間廟宇似的'屋子。
沿著一條幽靜的小路慢慢地走,一個大湖出現在我的眼前,湖面上還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橋,“這不是著名的十七孔橋嗎?聽說橋上雕刻著千姿百態的石獅子呢。”我一邊想,一邊小跑著上前看,果不其然,橋上有二三十只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它們經過了精雕細琢,叫人越看越可愛。走到橋上,一朵朵荷花正迎著微風跳著舞呢,它們你擁我擠,正映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再看看湖中的清水,在清風的撩撥下,微波粼粼,像那晶瑩剔透的翡翠,好看極了。荷花荷葉作伴,翡翠般的湖水相稱,十七孔橋這可還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
參觀完園里的一個又一個古宅,拜完一個有一個的寺廟,將近黃昏時,我們回到了大門口,就這樣,我們帶著漫天星辰回家了。到現在,我仍忍不住感嘆:“頤和園真美啊!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真美!”
頤和園的作文 9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宮。今天我們來到了頤和園。
導游:頤和園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和其他重建經費。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其構思巧妙,建筑精美,在中國園林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皇家園林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園林,景觀豐富,建筑集中,保存完好。
首先,我們來到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清澈見底,像鏡子一樣閃閃發光。昆明湖十面有一座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從中間的一個孔數到兩邊,每邊有九個孔,對稱,代表最高的皇家橋。
之后,我們來到頤和園長廊。它的長廊是吉尼斯最高的,長782米,有1400多幅美麗的畫。有四幅名畫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八仙過海。長廊上有四個亭子,分別命名為春夏秋冬。
參觀完頤和園后,我們回到了酒店。
頤和園的作文 10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離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離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頤和園處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頤和園的作文 11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和蘇州的留園。
然而頤和園修建的目的卻沒有多么高尚,它的.由來是這樣的:緒年間,慈禧太后為了個人享樂,挪用建立海軍的幾百萬兩白銀修了頤和園。她傳下旨令:頤和園要修成“天上人間”。佛香閣象征天宮,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龍王廟一帶便是人間了。
如今看著這雄偉的建筑不經心生感傷,如果不是慈禧太后不挪用這筆錢修建頤和園,那后面怎么能面對入侵毫無還手之呢?
頤和園的作文 12
記得我四年級時,曾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當老師向我們介紹這篇課文時,我仿佛走進了當時的清朝,坐在了頤和園的一座小亭邊,欣賞著這里的風景。
我做著這美麗的夢,希望有一日能夠親自看看這“美麗的大公園”,是否如課文中所述,有說不盡的美麗景色。
暑假的一天,我終于如愿以償,踏上了頤和園的小道。先是來到遠近聞名的長廊。紅柱子,綠欄桿。走近前,覺得一切近在咫尺,可是仔細一走,卻又好像沒有盡頭似的`,總也走不完。
后來才想起課文中說過,這長廊有 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怪不得呢!
游完了一望無際的長廊,又來到了身旁的昆明湖,這湖清澈透明,好像一層薄紗鋪在了這湖面上。
在湖中央,有一座小島,茂密的樹叢抱住了隱藏在里頭的古典建筑。只透出一點點紅色的宮墻,和一排排琉璃瓦。湖上的石舫建筑也很漂亮,是用中國稀有的漢白玉所筑成。那井條有序的的紋理,給人一種美感。
還有許許多多的建筑,值得我們去欣賞,這里的景色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你若有興趣,就不要錯過。
頤和園的作文 13
這次北京之旅,參觀了皇家花園——美麗的頤和園。
我們進入頤和園,先到熱鬧的蘇州街。有賣各種零食和紀念品的館。沿街有一條小河,河上有幾座石橋,清澈見底。小魚在水中自由玩耍。河上盛開的荷花,粉的、白的'……真好看!
離開蘇州街,我們來到了萬壽山。山上古樹參天,郁郁蔥蔥。爬上萬壽山,我們看到了精美的佛香亭。沿著萬壽山的走廊,到達了十七孔橋,橋底有十七孔,橋上有544只不同形狀的獅子。
十七孔橋建在昆明湖上,站在萬壽山上看昆明湖,就像大壽桃;站在十七孔橋上看昆明湖,就像一片茫茫大海。
頤和園的作文 14
今年暑假去北京,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明清建筑,不管是故宮、長城,還是園林、陵園的一磚一瓦都有著美麗的故事。我在感嘆故宮之氣派時,又覺園林之別致,它不僅有著皇家的尊貴,更有江南水鄉的靈巧。可惜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八國聯軍付之一炬,所幸還有一座寓意深刻的頤和園保存了下來。
頤和園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清乾隆皇帝為其母修建的園子,原名“清漪園”,其中蘊含著為兒的孝心一片。
頤和園南面是占園2/3面積的昆明湖。從園中示意圖可看出,湖形像個桃子,顧名思義,是只壽桃。湖畔有世界第一的長廊,長728米,體形“瘦”,寓意為“長壽”,有畫多幅,長廊就像壽桃的兩片鮮嫩綠葉,把昆明湖的零星美景連成一片,真是美不勝收。
走過排云門,朝南看依次排列著二宮殿、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巔的智慧海,為中軸線上的園林主體建筑。導游帶我們朝南往北走,靜靜的湖水中有著歷史的悲傷,原來那里原本有條船,叫石舫,石舫是乾隆之希望他不信水能覆舟,希望清朝能像石船一樣永不沉沒,可誰想,英法聯軍用炸彈炸翻了石舫,乾隆在天之靈難安!后來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建起了西式石舫,是園林中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筑,并取名清晏,名“清晏舫”,諧和的.大清之意。這艘大清之船,在極度奢靡腐爛中,駛向了死亡之路!
乾隆怎會想到,他辛辛苦苦令人修建的頤和園竟會在幾百年后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參觀,來批判這里的奢靡!
頤和園的作文 15
夏天的頤和園風景優美,它是一個古老的皇家園林,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一走進頤和園,就可以看見一個很大的湖,叫昆明湖,夏天的昆明湖開滿了荷花,一片片的荷葉綠得像碧玉,一朵朵的荷花像穿著粉紅色裙子的姑娘在翩翩起舞。我們在湖面上劃船,只見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船劃過時,蕩起一道道的波紋。在湖的'中心有一座小島,島上綠樹成蔭,像一塊翡翠一樣,小島旁邊有一座橋,這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的欄桿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個個姿態不一,栩栩如生,沒有哪兩個是相同的。昆明湖里停著一艘石船,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石船是用漢白玉做成的,清朝時慈禧太后常在這游玩。石船的柱子非常特別,里面是空心的,每當下雨時,船頂上的雨水可以順著空心柱子流到昆明湖里,真是太奇妙了。
上了岸,我們發現一條長廊,叫十里畫廊,為什么會叫十里畫廊呢?因為長廊全部用水彩畫進行了描繪,有鳥、獸、蟲、魚,奇花異草,還有中國四大名著的經典場景也都畫在上面。坐在長廊的欄桿上,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吹過來,使人不禁神清氣爽。我問你們長廊是直的嗎?不對!長廊是一段直的一段彎的,在長廊中間有一座山叫萬壽山,從高處看,萬壽山像一只蝙蝠的身體,而十里畫廊則像蝙蝠的翅膀,哦,原來萬壽山和十里畫廊組成了一只正在喝昆明湖水的蝙蝠。長廊旁邊擺放了十二塊太湖石,這些石頭分別代表了十二生肖,有鼠、牛、虎……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馬上認出它們了。
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創造了美麗的頤和園,夏日的頤和園優美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讓人留戀忘返,希望你也來細細觀賞哦!
頤和園的作文 16
早聞,在繁華、科技發達的首都北京中,坐落著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頤和園。與頤和園初次見面那時,僅僅是四年級的課文中。課文中的描寫雖然包羅萬象精妙絕倫,但是遠不足我對頤和園的滿心好奇和按耐不住的欲望。終于,那天媽媽帶我去了那夢寐以求的人間天堂。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直徑來到了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它,是這個皇家園林的主角,是頤和園最重要的建筑。它就像個飽經風霜的千歲老人高高屹立在萬壽山前山的方形臺基上,慈祥俯瞰著它膝下的子子孫孫。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中閃閃發光,像是給這位年邁的長老披上了一件金縷綠衣。佛香閣身邊的小廟,那就是排云殿。它們也金碧輝煌,卻比佛香閣稍樸素淡雅一些。它們倒像是佛香閣的晚輩,眾星拱月般圍繞在它身邊,左右維護他。雖然別具一格,但是這畢竟是佛香閣長老的地盤,也自然不敢與長老爭奇斗艷了。
跨進門檻,映入眼簾的是那已經上了年紀的古木參天了。它們就像佛香閣身邊出謀劃策的'丞相們,忠貞守衛佛香閣。順著古木的根一直延伸到了排云殿下,我才抬頭看清了這位長老的面容。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沿著好似菱形的條形樓梯上至。從大門進入,佛香閣矗立在我的面前,兩旁是黃瓦綠檐紅墻的走廊,偶有破舊的痕跡。直徑佛香閣,抬頭向上看,這座古建筑棱角分明,一注金黃的高筒帽豎立在佛香閣頂端,襯著背后的藍天白云,迎著霞光,甚是好看。進入閣內,一個龐然大物高高佇立在我眼前,順著往上看,是那聞名中外的千手觀音佛像,數不清的雙手插著縫隙伸出,一只只手就像光芒萬丈的太陽一般,數不清的眼睛目不轉睛的盯著游賞的游客們。雖然這尊佛像還是那么金光閃閃,但仔細觀察佛像角落有一些黑黑的雀斑,而頭部有條裂縫,好似縫補上去的。看完旁邊的簡介,才明白這并不是原來在佛香閣的那尊佛像,而是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寺廟中移植至佛香閣,原來的那尊佛像早就被毀壞了。現在的佛像的頭部還是在昆明湖中撈起的,才組合成了現在的千手觀音像
走向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稍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若隱若現,忽有忽無。看向佛香閣正前面,昆明湖一碧萬頃,水波不驚。只有游船和畫舫在湖面上平靜、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再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屹立在那頭。
頤和園不愧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皇家園林。盡管世界瞬息萬變,但是這記載著中國輝煌歷史的皇家園林還是那么樸素優雅,富麗堂皇。就像炎黃子孫們永不磨滅的愛國之心。
頤和園的作文 17
暑假期間,我有幸和爺爺奶奶一起坐飛機,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并游覽了北京許多的名勝古跡,其中天安門的雄偉壯麗,故宮的金碧輝煌,頤和園的精致秀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歡的還是頤和園。
那天,我們坐船沿著大清朝皇家玉河的路線,游覽頤和園。坐上游船,眺望遠方,萬壽山滿山古柏蒼松,玉河兩岸柳樹婀娜多姿,綠樹叢中,掩映著雄偉的宮殿,秀麗的樓閣。一路上柳樹青青,河水碧波蕩漾,一陣陣秋風拂面而來,讓人感到非常的舒適。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十七孔橋,據說,十七孔橋是仿造著名的盧溝橋建造的。橋的兩邊有白石欄桿,共有128根望柱。十七孔橋最大的特點就是橋上的石獅很多,聽導游講有五百四十多個,走上橋去仔細觀看,石獅雕刻得非常精美,有的玩耍嬉鬧,有的凝視觀望,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互相追趕,姿態各異,惟妙惟肖,橋頭各有兩只大的石麒麟,非常威武,我情不自禁地在橋邊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再乘船來到了長廊,長廊共有二百七十三間,全長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還繪有人物、山水、花鳥等各種彩畫八千多幅,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長廊。我驚奇地問爺爺:“當年為什么要花那么多錢建造長廊呢?”爺爺說:“建造此長廊是專供慈禧太后享用的.,當年慈禧太后住在這里,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夏暑寒冬,慈禧太后走長廊游玩頤和園都不會日曬雨淋,鞋子都不會濕!
接著我們來到了慈禧過生日的地方——樂壽堂,從里面的陳設可見慈禧的生活非常奢侈,為慈禧過生日不僅大擺宴席,各位大臣還要送許多奇珍異寶給慈禧。封建皇朝的腐敗讓我驚嘆不已。
頤和園很大,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只能走馬觀花的游覽,有許多地方都沒有走到,有機會我一定再來。
頤和園的作文 18
今天,我們來到了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的頤和園,它是我國保存的最完整的、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清漪園,并改稱今名。頤和園是頤養天年,修身養性的意思。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許多建筑都被燒毀了。直到1903年才被修復。后來在軍閥、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后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的園林煥發了青春。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致的建筑。我們先爬上高達41米的萬壽山,來到了佛香閣。閣中有四根高達三十米的擎天柱,是用堅硬的鐵梨木做的。佛香閣的外形是按照黃鶴樓設計的。站在佛香閣前縱目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瞧!正前方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湖水約占全園面積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單調,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筑物外,湖中還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遠遠望去,水面波光粼粼,美麗極了!真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覀冏呦氯f壽山,來到長廊里。長廊共分273間,全長728米。長廊可真長啊,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每一間頂部都畫著彩畫,一幅幅彩畫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幾百年前慈禧的生活展現的淋漓盡致,真讓人贊嘆不已!
頤和園可真美!
頤和園的作文 19
去年的秋天,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的頤和園游玩。
我們從東宮門進入頤和園,經過仁壽殿,來到昆明湖邊。湖面那么靜,像一面鏡子,水又那么清,清澈得好像能看得見底一樣。昆明湖這里景色宜人,令人心曠神怡,讓我不禁想起蘇軾的一句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边@里的美景猶如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看完昆明湖以后,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長廊。長廊全長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間,長廊很長,一眼望不到頭,爸爸告訴我,這里的畫有成千幅之多,每一幅都不相同,其中有三打白骨精、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等等,非常美麗。
走過長廊,我們爬上了萬壽山。萬壽山的半山腰有一座三層的八角寶塔形的建筑,那就是佛香閣。佛香閣下面還有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排云殿。放眼望去,園內的'景物大半盡收眼底。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從佛香閣下來,已經夕陽西下了,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離開了美麗的頤和園。
頤和園的作文 20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它有悠久的歷史,數不清的古老的建筑,還有神氣的世界。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古老的皇家園林。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長廊共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它有七百二十八米長 ,共分成二百七十三間,從長廊這頭望那頭看,一眼望不到頭。每一間的橫濫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一千多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長廊的一旁載滿了花草樹木,這一種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真是美不勝收啊!長廊的另一旁是昆明湖,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陣微風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頤和園的西面有一條西堤,那條西堤雖然平凡而普通,但是它的風景卻美如畫。我們邊走邊游覽著頤和園的風景,不知不覺地來到西堤。西堤 兩旁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有一個長凳,有好多游人玩累了都會在長凳上休息;有一個音樂盒,不論春、夏、秋=冬,從音樂盒里發出的都是美妙動聽的`音樂;還有一個小噴泉,那個小噴泉在炎熱的夏天每停一會兒都會循環噴出水來,噴到游人身上、臉上,感覺就是與眾不同!
在頤和園,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名字,還有它名字的由來,這些都是乾隆在世的時候,甚至很多皇帝在世的時候的公園!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
頤和園的作文 21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頤和園真無愧于世界上的“物質與文化雙遺產”的美名。
我有幸在今年暑假慕名參觀游覽,從游船碼頭乘船過慈禧水道進入頤和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橋身突兀的拱橋,特別顯眼。事前我從資料中了解到,這座橋叫繡漪橋,也叫“羅鍋橋”,是北京城里橋身拱度最高的漢白玉皇家拱橋。這時我不禁想起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劉羅鍋的背,還挺形象的。
走過羅鍋橋,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昆明湖上碧波粼粼,堤岸上婀娜多姿的柳樹倒映在湖面上,湖面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讓昆明湖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只。這么精湛的工藝只有心靈手巧的雕刻師才能雕刻出來。
在昆明湖的西北,萬壽山西麓岸邊,有一只白石雕造的石舫,叫清晏舫。舫體用巨大的石塊雕造而成,上建兩層艙樓,窗上鑲嵌五色玻璃,十分美觀。清晏舫俗稱石舫,在長廊西端湖邊,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臺。乾隆修清漪園時,改臺為船,更名為“石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設計十分巧妙。
一過石舫,往左轉,就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余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于中國古典名著。據說還有一個故事呢,在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那些愛國人士為了不讓他們搶走這些畫,特意用石膏把每一張畫都包裹起來,但是這些畫在后來的恢復中還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經過藝術家們的修復,最大程度的恢復了它們的原貌。
走到長廊的盡頭,就到了萬壽山。萬壽山綠樹環繞,座座亭臺樓閣掩映在叢林中。其中,佛香閣是代表性建筑,是慈禧太后每年拜壽的地方。
過了萬壽山,就看見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行宮,有玉瀾堂、樂壽堂、澹寧堂等宮殿。仁壽殿就是其中的一座行宮,仁壽殿原名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光緒年間改為今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用于標榜慈禧自己。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聽政的大殿。仁壽殿東向,面闊7間,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構成頤和園內的政治活動區。仁壽門的匾額用漢、滿兩種文字寫成。門前兩旁各設一塊青石,呈豬、猴狀,俗稱豬猴石,以象征孫悟空、豬八戒守衛皇家大門。院落內左右配殿,原是清朝九卿六部的值房。殿內陳設極其奢華。有紫檀木雕成的九龍寶座,座后有用孔雀羽毛編的掌扇和刻有二百余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屏風。殿內還陳設許多寶花籃,有一米多高,各種花朵都是用寶石雕琢而成的。大殿暖閣壁上懸掛的大“壽”,是寫在繪有蝙蝠和彩云的圖案上,名為“百蝠捧壽”……頤和園凝聚了古代工藝師們的智慧和心血。
我們一邊聽著導游滔滔不絕的介紹,一邊往前走,不知不覺就走出了頤和園的正門,我不禁驚嘆祖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回頭看看,覺得“頤和園”這塊牌匾特別耀眼。
頤和園的作文 22
8月20日,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頤和園。
這時的頤和園正值夏季,到處荷花盛開,山光水色,交相輝映,真是美麗極了。
合歡樹、太白花、梧桐、玉蘭、紫薇、牡丹、芍藥、千年古樹……頤和園中的植物種類數不勝數,這些花草樹木形態各異,顏色不一,襯托著富麗堂皇的宮室,美輪美奐。
在一座座布滿玻璃瓦,金碧輝煌的宮殿旁,一個追逐著奇花異俊俏的少年,哦,那就是我!
我們走上一條五彩的花石子路,初看,路上碎石凌亂不堪,五花八門,可細細研究,卻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組成了各種圖案,或花草,或人物,或宮室,或器皿,真是美麗動人。
順著小路一直往前走,就來到了聞名于世的長廊。長廊東起邀月門,西到石丈亭。據說,這是慈禧太后為了觀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長廊。長廊很長,一眼望不到頭,長廊的頂上有二百七十三個五彩間隔,每個間隔里都畫著五彩的畫。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彩繪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樹木惟妙惟肖。長廊兩側有紅柱,紅柱之間由綠的圍欄相連。綠欄很低,人可以坐在上邊欣賞昆明湖的美景。
走完了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下。抬頭望去,一座玲瓏寶塔聳立在山上,這就是佛香閣。
登上佛香閣,向下眺望,園內的景物大半盡收眼底。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靜的很,猶如一塊翡翠。小船從上面輕輕滑過,留下一道淺淺的水痕,仿佛一塊翡翠上劃了一條碧痕。微風吹過,水面蕩起粼粼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浮光躍金,美不勝收。遠處,十七孔橋的影子倒在水中蕩蕩漾漾,雖然不清楚不真切,但這又給它帶來了幾分瑰麗。
夕陽西下,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與愉悅的心情,離開了四大名園之一的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
頤和園的作文 2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管宇,是追夢旅行社的一名導游。人間仙境頤和園,綠柱紅欄在長廊。
碧綠無瑕昆明湖,金碧輝煌排云殿。大家知道這首詩中描寫的是什么嗎?對,是頤和園,接下來這段時間就有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吧。頤和園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園林。始建于1750年。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頤和園大門下,走進大門,再繞過大殿,就來到了長廊。
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走完了長廊,我們即將登上萬壽山,請大家往上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我們待會要去參觀的景點——佛香閣,F在我們就在佛香閣前面,站在這邊往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眺望,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接下來我們要到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你們看,島上一片蔥綠,我們走過一座最長的石橋,就可以到小島上去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的姿態是相同的。
昆明湖東堤岸邊有一只鍍金銅牛,是頤和園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關于這只銅牛的鑄造,還有一個傳說故事:據傳說,大禹每治好一處水患,便鑄造一條鐵牛沉入河底,認為牛識水性,可防河水泛濫。
【頤和園的作文】相關文章:
頤和園作文08-15
頤和園作文03-22
頤和園的作文01-10
游覽頤和園作文12-17
【經典】游頤和園作文12-01
頤和園作文(集合)02-16
游頤和園作文【精選】01-20
頤和園作文(通用)02-01
頤和園小學作文02-29
(經典)游覽頤和園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