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
一、體弱兒童的范圍
1、 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100g/L幼兒列入體弱兒童的管理對象,建立個案。血紅蛋白<110g/L幼兒應登記在冊,落實管理措施。
2、 營養不良:輕度:年齡測體重或身高測體重 3、 生長遲緩:身高與同年齡同性別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4、 先天性心臟病:無心臟擴大、青紫、昏厥者。 5、 反復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肺炎2次/年),哮喘。 二、單純性肥胖 肥胖分度:輕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29.9%(不記個案應管理)中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30~49.9% 重度:體重超過或等于標準體重50%(中重度應記個案) 三、措施 1、 我園全體教工要關心特殊兒童的生活,做好保健、護理、治療、教養工作。 2、 針對不同的病種和病情,向家長宣傳保健護理知識,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并主動反映兒童在家情況。 3、 做好患兒的個案記錄,觀察記錄二周一次,有特殊情況或發生疾病應及時記,做好定期分析(原則上與體格測量體檢同步),重度每月一次,輕度2~3月一次,作好生長曲線圖記錄。 4、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挑食的不良習慣,保證營養素的全面攝入。 5、 加強戶外活動,以輕松愉快活動為主,不參加劇烈運動,保證一定活動時間,隨時注意觀察活動量,勤擦汗,增強體質。生長遲緩多做牽拉運動,機械刺激骨骼生長,有利于身高增長。 6、 貧血兒原則上在原來飲食基礎上增加優質蛋白和鐵豐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魚、瘦肉等,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Vc促進鐵的吸收,少食過粗纖維的食物。血紅蛋白≤100g/L,除飲食治療同上外,再加藥物治療,按醫囑選用鐵劑、Vc。 7、 營養不良患兒如熱量不足以保證進食量為主,如蛋白質不足應增加動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等。 8、 生長遲緩、先心、反復呼吸道感染者多食含Va及鈣豐富的食物,冬春季可服魚肝油及鈣劑,增加呼吸道抵抗力。 9、 單純性肥胖兒以控制飲食為原則,在保證兒童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逐漸減少體脂,適當控制熱能,嚴格限制高脂高糖飲食,改變進食順序,先吃湯、蔬菜再吃飯及葷菜。 四、隨訪及結案 1、 貧血:輕度治療12周,復查時血紅蛋白≥110g/L一次可以結案,中度每月復查血紅蛋白,兩次穩定在≥110g/L以上可結案,但需鞏固治療4~8月。 2、 營養不良:定期體格檢查,重度每月一次,輕度2~3月一次。結案應根據年齡測體重或身高測體重≥P10三次方可結案,不能在發病同一年齡段結案。 3、 生長遲緩:每2~3月測身高、體重一次。結案:身高超過年長速4厘米以上,半年復查骨骼<2個標準差以內。 4、 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病次數減少,減輕,冬春季1~2次/季為好轉。 5、 單純性肥胖兒:好轉:肥胖程度減輕,如從中度到輕度。結案:達到超重,一次可結案。 體弱兒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保障權益:確保體弱兒在教育環境中享有平等的權利,不受健康狀況影響。 2. 提升健康:通過專業管理和照顧,有助于改善體弱兒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3. 預防并發癥:及時的干預和管理可以預防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 4. 社會責任:體現學校和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責任,推動社會公平和諧。 (一)召開體弱兒童家長座談會及疾病治療專題講座,發放家長指導資料,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 (二)對貧血、營養不良、佝僂病活動期、生長遲緩、單純性肥胖等幼兒應列為體偌兒管理范圍,進行專冊登記,按要求做好個案記錄。歷年登記本應妥善保存。 (三)園長、保健員應全面關心體弱兒的生活、保健、護理、治療等,并負責檢查指導督促保教人員按要求執行任務,定期學習有關的業務知識。 (四)針對體弱兒童的病種和病情,向家長宣傳保健護理知識,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并主動反映兒童在家情況。 (五)針對不同的病種實施相應的'護理、食療。 (六)對所有的體弱兒按規定進行立檔管理,并做好隨訪記錄以及結案工作。 ●平時情況要求: 1.幼兒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必須徹底消毒。患兒痊愈后經醫生診斷方可回園。 2.保健站與班上老師共同管理體弱兒,根據各幼兒的情況制定治療護理方案,定期檢查,復檢。 3.注意體弱兒的精神狀況,給予照顧。 4.隨天氣變化及時給體弱兒增減衣服,在體育鍛煉時給予特殊照顧。 5.根據不同的體弱原因,按不同的管理常規照顧好幼兒。做好體弱兒的.管理建立方案,并做好記錄。 6.對活動期佝僂病、貧血、身高、體重低于2個標準差及患有哮喘、營養不良或過于肥胖的幼兒要建立卡片,專案觀察,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加強生活護理,適當參加活動 7.保健站為患兒、體弱兒調配營養餐。 ●睡眠衛生要求: 1.睡前避免過度興奮,保持穩定情緒。 2.按時起居,根據幼兒年齡、體質情況來決定睡眠和起床順序,每日午睡2小時。 3.幼兒睡眠時要脫掉外衣、褲,培養幼兒與睡眠有關的獨立生活能力,如穿脫衣服、鞋、疊被子等,對年小能力差的幼兒老師要給予教育。 ●飲水衛生要求: 1.每天保證供應充足的溫度適中的飲用水。 2.每天起床后、課間、運動后提醒幼兒飲水。 3.平時隨渴隨喝,培養幼兒自覺飲水的習慣。 體弱兒管理制度和實施是一個全面的管理體系,旨在關注和改善體質較弱兒童的健康狀況,確保他們在學校環境中得到適當的.照顧和支持。 內容概述: 1.健康評估:定期進行體質檢查,識別體弱兒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2. 特殊膳食計劃:為體弱兒定制營養餐單,增強其身體素質。 3.運動指導:設計適合的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身體機能。 4.心理關懷:關注體弱兒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 5.家校合作: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共同制定和執行健康管理策略。 6.健康教育:教育全體學生和教職員工關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 幼兒園體弱兒管理制度旨在為那些體質較弱、需要特殊關注和照顧的幼兒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這一制度涵蓋了一系列管理和操作層面的措施,以確保這些兒童能夠得到適當的保健、營養支持和教育干預。 內容概述: 1.健康評估:定期進行體弱兒的.身體檢查,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 2. 個性化護理計劃:針對每個體弱兒的特殊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和飲食計劃。 3.營養管理:提供營養豐富的膳食,滿足體弱兒的特殊營養需求。 4.運動促進:設計適合體弱兒的運動活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5.家庭合作: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共同參與孩子的健康管理。 6.教育策略:實施適應體弱兒的學習方法,確保他們在身心發展上不落后于其他兒童。 7.應急處理:建立快速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應對可能的健康突發事件。 1. 確保公平關懷:體弱兒需要額外的關注和照顧,良好的管理制度能保障他們享受到與正常兒童同等的'教育權利。 2. 預防疾病發生:通過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體弱兒的身體恢復和健康成長。 3. 提高家長滿意度:及時有效的溝通能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提高幼兒園的社會聲譽。 幼兒園體弱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幼兒園內體質較弱兒童的健康,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預防疾病發生,促進全面發展。 內容概述: 1. 健康檔案管理: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記錄每個體弱兒童的身體狀況、疾病歷史和治療情況。 2. 飲食調理:制定適合體弱兒童的營養餐單,保證其攝入充足的營養。 3. 體育鍛煉計劃:設計適度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但避免過度勞累。 4. 疾病防控:加強衛生教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健康問題。 5. 家園合作:與家長保持溝通,共同關注兒童的健康狀況,制定家庭護理方案。 6. 心理關懷:關注體弱兒童的心理狀態,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幼兒園體弱兒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保障這部分兒童的權益,防止因體質原因導致的進一步健康問題。它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增強自信心,促進全面發展。通過科學的管理,也能減少幼兒園的潛在風險,提升整體保教質量,體現教育公平和人性化關懷。 1.通過對體弱兒患病情況的了解,重點加強對體弱兒的治療及特別照顧,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2.體弱兒童包括營養不良、反復感染(呼喚道、腸道感染)等,對全部體弱兒進行登記。 3.對每個營養不良的幼兒的.病因進行分析,并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三個月測身高、體重一次,并把情況通知家長。要配合醫院治療,直至該兒童營養不良得到完全糾正為止。 4.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托兒應加強護理,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睡眠時應讓幼兒避開窗戶,避免受涼。加強體格鍛煉,在傳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時做好預防投藥。發生呼吸道感染時督促按時服藥并配合治療。觀察一年恢復后,立即轉入健康兒童管理。 5.反復消化道感染的幼兒,每三個月測體重一次,觀察體重變化,飲食上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時不催飯,掌握進食量。發生消化量感染時督促按時服藥。半年內未發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轉入健康兒童管理。 6.進餐時讓體弱兒先洗手先吃;睡覺時讓體弱兒先睡后起;戶外游戲時注意為體弱兒增減衣服,適當調整活動整。 體弱兒幼兒園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保障體質較弱幼兒在園所內得到特殊關注和適當照顧的規范體系,它涵蓋了健康監測、營養管理、活動安排、教育干預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健康檔案管理:建立詳細的體弱兒健康檔案,記錄其身體狀況、疾病史、過敏情況等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治療和護理方案。 2.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跟蹤體弱兒的身體恢復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 3.營養餐計劃:根據體弱兒的營養需求,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確保營養均衡。 4.特殊活動安排:調整體育活動和戶外活動,避免過度疲勞,同時鼓勵適度鍛煉,增強體質。 5.教育引導:通過游戲和教學活動,培養體弱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健康生活習慣。 6.家園合作: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參與體弱兒的健康管理,形成家校聯動機制。 1、發現貧血患兒,除及時服用補血劑外,還要了解患兒食欲及偏食情況,以便進餐照顧并糾正偏食現象。 2、貧血患兒除通過一年一度的體檢發現外,平時,保健醫下班巡視注意觀察有無臉色蒼白的幼兒,發現異常及時帶到醫院化驗血色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貧血患兒服藥后,每月復查一次血色素,直至達到正常為止。 4、對身高、體重等做分析,不達標者,從飲食、睡眠、活動、鍛煉、疾病等多方面找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保健措施。 體弱兒童管理制度旨在確保這類特殊群體得到適當的關愛與支持,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全面發展。這一制度涵蓋了醫療保健、營養管理、體育鍛煉、心理關懷等多個層面。 內容概述: 1.醫療保健:建立定期健康檢查機制,及時發現并處理兒童的健康問題。 2. 營養管理:制定個性化的營養餐計劃,保證兒童獲得充足的'營養。 3.體育鍛煉:設計適合體弱兒童的運動項目,增強體質,提升運動能力。 4.心理關懷: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兒童建立自信心,減輕因身體狀況帶來的心理壓力。 5.家庭合作: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參與兒童的健康管理。 6.教育適應:調整教學方式,確保體弱兒童能跟上學習進度,不因身體原因而影響學業。 幼兒園體弱兒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核心部分:識別與分類、健康檔案管理、營養膳食計劃、運動鍛煉指導、疾病預防與護理、家長溝通與教育、定期評估與調整。 內容概述: 1.識別與分類:對體弱兒進行科學的評估,根據其身體狀況分類,如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生長發育遲緩等。 2. 健康檔案管理:建立詳細的體弱兒個人健康檔案,記錄生長發育指標、疾病史、過敏情況等關鍵信息。 3.營養膳食計劃:制定個性化的營養餐單,確保體弱兒獲得充足且均衡的營養。 4.運動鍛煉指導:設計適合體弱兒的.運動項目,促進他們體質的增強。 5.疾病預防與護理:實施預防接種計劃,加強日常衛生管理,及時處理疾病。 6.家長溝通與教育:定期與家長交流,提供育兒指導,提升家長對體弱兒護理的知識和技能。 7.定期評估與調整:定期對體弱兒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管理措施。 體弱兒管理制度和實施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增強健康意識:通過系統管理,提高全校對兒童健康的重視程度。 2. 提高生活質量:幫助體弱兒改善體質,提升生活幸福感。 3. 防止疾病傳播:減少因體質差導致的疾病傳播風險。 4. 促進全面發展:良好的體質是學習和社交的`基礎,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幼兒園幼兒接送管理制度11-12 幼兒園幼兒就餐管理制度10-03 幼兒園幼兒寢室管理制度01-07 幼兒園管理制度08-29 幼兒園管理制度07-02 幼兒園幼兒接送管理制度[精品]11-12 幼兒園各項管理制度02-24 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03-28 幼兒園學籍管理制度04-06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2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3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4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5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6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7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8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9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0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1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2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3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4
幼兒園體弱幼兒管理制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