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希金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原文及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詩歌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普希金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原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陰郁的日子須要鎮靜。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將來臨。
心永遠憧憬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陰沉;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
(戈寶權譯)
一八二四年八月,普希金由于奧德薩總督的告密,被押解到偏遠的普斯科夫省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幽禁起來,伴隨他的只有老奶媽羅季昂諾夫娜。在陰暗的流放歲月中,他“忍受著孤獨,蜷伏在厭煩的平靜之懷里”,度過了兩年多痛苦的時光。難得的是,鄰村三山村的草地、小溪、山崗曾有幸迎接詩人的踏訪,滌除過詩人心頭的煩穢,女地主奧西波娃一家的熱情和友誼,也曾給詩人留下過溫馨的記憶。在此期間,詩人寫下了許多流傳久遠的佳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便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一篇。
這首詩是題在奧西波娃的女兒E·H·伏爾芙的紀念冊上的。當時,普希金二十六歲,E·H·伏爾芙才十六歲,普希金如同大哥哥對待小妹妹那樣,用親昵而又關切的語調向伏爾芙傾談自己對生活的體會,勸慰對方正確地對待生活。詩人將生活看成是一個流程。在前后兩節詩中,他都認定現實是“陰郁”的、“陰沉”的,但他并不拘執于現在,被現實的痛苦所壓倒。他勸對方“不要悲傷,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原因就在于詩人堅信“那愉快的日子即將來臨”。這是詩人從現在聯想到將來。有意思的是,在這首詩中,詩人還以將來反觀現在:“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這表明詩人對待現實并非采取游戲人生的態度——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地站在現實的土壤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未來,如果自己并不親身參與現實的變革,那么,很難設想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的。與上述詩人對生活的看法相一致,這首詩的基本寫法也著眼于時間,采用的寫法是從現在寫到將來(前一節詩),又從將來拉回到現在,再回頭看過去(后一節詩)。經過將來——現在——過去三時的反復摩蕩,以及詩人對女友的深情勸慰,詩人自己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也得到了相當充分的表現。
別林斯基說過:“在普希金的任何情感中,永遠有一些特別高貴的、溫和的、柔情的、馥郁的、優雅的東西。由此看來,閱讀他的作品是培育人的最好的方法,對于青年男女有特別的益處。”(《亞歷山大·普希金的作品》第五章)即使在今天,在遠離俄羅斯的中國,這首詩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人情味,對未來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待過去的富于哲理意味的深邃而又動情的概括,于廣大青年男女仍不失其陶冶情性的良好作用。難怪這首小詩長期以來會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輕朋友中盛傳不衰,以至到垂老之年如同座右銘一樣仍然深深地刻印在心間。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國詩人、作家,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
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個貴族地主家庭。1811年6月,考入皇村學校。1814年7月,詩歌《致詩友》發表在《歐洲通報》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亞歷山大·普希金詩集》;7月,完成詩歌《自由頌》,造成一定影響。1819年7月,寫出詩歌《鄉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壇關注。1821年,完成長詩《高加索的俘虜》。1825年,完成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1828年,完成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0年,參加《文學報》的編輯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長詩《青銅騎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為宮中低級侍從。1836年10月,完成小說《上尉的女兒》。1837年2月10日,因決斗負傷而死 。
普希金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在詩歌、小說、戲劇和童話等多種領域里都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產。他一生寫下了800多首抒情詩和10多首敘事詩,嘗試了各種形式和韻律,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愛情詩和政治抒情詩。他的愛情詩語言優美,感情熱烈,韻律和諧,主題一般都比較明朗,即便是描寫苦惱和憂愁,抒發的也是那種近乎“透明”的哀傷,始終不失美感。他的政治抒情詩積極介入社會,直面人生,敢于抨擊專制制度和暴政統治,歌頌自由和民主,在當時代表了正義力量的呼聲。
【普希金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普希金的詩歌01-02
普希金的詩歌01-23
普希金寫的詩歌03-20
普希金的詩歌[精華]10-28
【優】普希金的詩歌01-23
(精華)普希金的詩歌06-09
普希金的詩歌6篇01-02
普希金的詩歌(6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