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范文大全>經典語錄>李叔同的經典語錄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

    時間:2024-05-07 18:21:45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語錄吧,語錄不講求篇章結構,形式較為靈活。什么樣的語錄才具有借鑒意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叔同的經典語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1

      1、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

      2、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3、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急處之事愈宜緩。

      4、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5、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

      6、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7、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8、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9、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10、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11、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2、危莫危于多言。

      13、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14、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15、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16、臨喜臨怒看涵養。

      17、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扁則戾。

      18、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9、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

      20、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21、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

      22、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23、不在勇而在怯。

      24、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25、但愿眾生得離苦。

      26、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27、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

      28、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29、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30、事無不可對人言。

      31、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32、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33、恬淡以處世。

      34、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35、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36、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37、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38、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39、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40、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41、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42、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43、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

      44、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45、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46、李叔同金句,希望大家喜歡,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47、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48、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49、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50、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

      51、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52、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53、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54、律已,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55、言到快意處須住。

      56、責善切戒盡言。

      57、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58、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59、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

      60、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61、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62、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6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64、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65、以恕已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

      6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67、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68、立定腳跟做人。

      69、人生如夢耳,哀樂到心頭。灑剩兩行淚,吟成一夕秋。

      70、靜座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71、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72、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73、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74、清平樂——贈許幻園城南小住。情適閑居賦。文采風流合傾慕。閉戶著書自足。陽春常駐山家。金樽酒進胡麻;h畔菊花未老,嶺頭又放梅花。

      75、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76、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77、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78、不在辯而在訥。

      79、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不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80、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81、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82、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

      83、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84、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85、不如喜聞己過。

      86、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87、一動于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扁則戾。

      88、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89、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90、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91、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92、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93、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94、詠菊姹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韶光。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風里柔條頻損綠,花中正色自含黃。莫言冷淡無知已,曾有淵明為舉觴。

      95、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96、急躁則自顧不暇,何暇治事?

      97、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98、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99、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100、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自顧不暇,何暇治事?

      101、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102、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103、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104、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105、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106、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107、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108、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侮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109、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容,人險仄我持之以坦蕩。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110、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111、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12、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11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114、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15、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處須住。

      116、退字可以免禍。

      117、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118、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119、我待之以坦蕩。

      120、剛強者戒太暴。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2

      1、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2、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3、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4、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5、律已,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6、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

      7、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8、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9、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自顧不暇,何暇治事?

      10、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11、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12、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3、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14、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15、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16、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17、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8、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19、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處須住。

      20、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21、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22、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23、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24、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25、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26、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27、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28、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2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30、一動于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扁則戾。

      31、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32、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33、以恕已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

      34、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35、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36、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37、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38、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39、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40、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41、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3

      1、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2、記取離愁,吹徹瓊簫。

      3、以怒己之心怒人則全交,以則人之心則己則寡過。

      4、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悲看涵養。

      5、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

      6、有才而性緩者斯為大才,有智而氣和者定為大智。

      7、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

      8、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9、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0、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不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1、士應文藝以人傳,不應人以文藝傳。

      12、律己,宜帶秋氣:律人,須待春風。

      13、奮斗之心人皆有之。

      14、護生即護心,慈悲在心,隨處皆可作畫。

      15、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16、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17、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18、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19、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20、憤怒之氣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會傷到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切不可為一時的情緒宣泄而不加控制,導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21、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22、明鏡上水又澄心,青天白日以應事,光風霽月以待人。

      23、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24、與婆娑世界離別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25、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

      26、樽前絲竹銷魂曲,眼底歌娛薄命花。

      27、常是永久,樂是安樂,我是自由自在,凈是純潔清凈。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4

      1、以戒為師。

      2、愛,就是慈悲。

      3、處世須帶春風。

      4、放下你,非我薄情。

      5、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6、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7、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8、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9、一音入耳來,萬事離心去。

      10、一斛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11、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12、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13、問君此去何時還,來時莫徘徊。

      14、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5、律己,宜帶秋氣:律人,須待春風。

      16、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17、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悲看涵養。

      18、莫嫌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

      19、鶯啼陌上人歸去,花外疏鐘送夕陽。

      20、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21、與婆娑世界離別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22、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急處之事愈宜緩。

      23、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24、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25、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26、弘一大師偈言: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

      27、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28、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

      29、明鏡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風霽月以帶人。

      30、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31、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32、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

      33、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34、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而忘言。

      35、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36、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37、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38、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侮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39、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40、屋老。一樹梅花小。住個詩人,添個新詩料。愛清閑,愛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4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42、采蓮復采蓮,蓮花蓮葉何蹁躚,露華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圓。采蓮復采蓮,蓮花蓮葉何蹁躚。

      43、紛紛紛紛紛紛紛,唯落花委地無言兮,化作泥塵。寂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長逝不歸兮,永絕消息。

      44、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45、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勇不足則多勞。明不足則多察。理不足則多辯。情不足則多儀。

      46、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47、憤怒之氣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會傷到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切不可為一時的情緒宣泄而不加控制,導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48、西風乍起黃葉飄,日夕疏林杪;ㄊ麓掖,夢影迢迢,零落憑誰吊。鏡里朱顏,愁邊白發,光陰催人老?v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49、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不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0、春風吹面薄于紗,春人妝束淡于畫。游春人在畫中行,萬花飛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黃。柳花委地芥花香。鶯啼陌上人歸去,花外疏鐘送夕陽。

      51、堤邊柳到秋天,葉亂飄,葉落盡,只剩得細枝條,想當日綠蔭蔭,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風凄凄,雨凄凄,君不見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勝悲。

      52、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游子傷漂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閑情托。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53、光陰似流水。不一會,課畢放學歸,我們仔細想一會,今天功課明白未,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父母望兒歸,我們一路莫徘徊。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大家努力呀,同學們,明天再會。

      54、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里,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因它在傳遞你心間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于心。

      55、庭中百合花開,晝有香、香淡如,入夜來,香乃烈。鼻觀是一,何以晝夜濃淡有殊別?白盡眾喧動,紛紛俗務榮。目視色,耳聽聲,鼻觀之力分于耳目喪其靈。心清聞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訓好參詳。

      56、清涼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潔。今唱清涼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涼風,涼風解慍暑氣已無蹤。今唱清涼歌,熱惱消除萬物和!清涼水,清水一渠滌蕩諸污穢。今唱清涼歌,身心無垢樂如何!清涼!清涼!無上究竟真常!

      57、近觀山色蒼然青,其色如藍。遠觀山色郁然翠,如藍成靛,山色非變。山色如故,目力有長短,自近漸遠,易青為翠,自遠漸近,易翠為青,時常更換。是由緣會,幻相現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萬法皆然。

      58、幾日東風過寒食,秋來花事已爛珊,疏林寂寂變燕飛,低徊軟語語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夢如煙,綠蕪庭院罷歌弦,烏衣門巷捐秋扇。樹杪斜陽淡欲眠,天涯芳草離亭晚。不如歸去歸故山。故山隱約蒼漫漫。呢喃呢喃,不知歸去歸故山。

      59、我的心情是很特別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因為事情失敗和不完滿,這才使我發大慚愧,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修養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過遷善。無論什么事情,總希望它失敗,失敗才會發大慚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60、改過十訓:1、虛心;2、慎獨: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3、寬厚:圣賢處事,惟寬惟厚;4、吃虧:君子肯吃虧,小人好便宜;5、寡言:孔子云“駟不及舌”,可畏哉;6、不說人過;7、不文己過;8、不覆己過;9、聞謗不辯:何以息謗?無辯即可;10、不嗔: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

      61、世間學問義理淺。頭緒多,似易而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離難而似易。線索為何,現前一念心性應尋覓。試觀心性,在內歟?在外歟?在中間歟?過去歟?現在歟?或未來歟?長短方圓歟?赤白青黃歟?覓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是應直下信入,未可錯下承當。試觀心性,內外、中間、過去、現在、未來、長短、方圓、赤白、青黃。

      62、欲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人生自少而壯,自壯而老,自老而死,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無窮已,生不知來,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萬劫不自知,非真夢歟?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今貪名利,梯出航海豈必枕上爾!莊生夢蝴蝶,孔子夢周公,夢時固是夢,醒時何非夢?廣大劫來,一時一刻皆夢中。破盡無明,大覺能仁,如是乃為夢醒漢!如是乃名無上尊!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5

      1、人生如夢耳,哀樂到心頭。灑剩兩行淚,吟成一夕秋。

      2、以單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3、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

      5、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不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6、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7、詠菊姹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韶光。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風里柔條頻損綠,花中正色自含黃。莫言冷淡無知已,曾有淵明為舉觴。

      8、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容,人險仄我持之以坦蕩。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9、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10、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1、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12、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

      13、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14、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15、寧靜來自內心,不要到外面去尋找。

      16、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7、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18、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19、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20、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

      21、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22、不近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23、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24、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25、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26、止惡即名為善。

      27、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28、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9、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急處之事愈宜緩。

      30、處逆境,必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31、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32、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

      33、“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歡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須從自己尊重自己做起。

      34、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35、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36、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侮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37、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38、人生最大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不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39、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40、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41、對萬物的憐惜和尊敬才是真正的敬畏。

      42、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

      43、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44、世人總以為自由就是沒有束縛,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然而這樣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45、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46、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47、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48、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49、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50、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51、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52、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5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54、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55、靜座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56、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57、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58、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59、律己,宜帶秋氣;律人,須待春風。

      60、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61、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62、要曉得: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愿以我的福氣,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63、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64、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65、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66、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67、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68、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69、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70、清平樂——贈許幻園城南小住。情適閑居賦。文采風流合傾慕。閉戶著書自足。陽春常駐山家。金樽酒進胡麻。籬畔菊花未老,嶺頭又放梅花。

      71、莫嫌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

      72、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73、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

      74、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6

      1、讀經傳則根柢厚?词疯b則事理通。觀云天則眼界寬。去嗜欲則胸懷凈。

      2、親弘一法師:遇見是因為有債要還了,離開是因為還清了,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你,緣落我看見你在人群中。凡事總有緣,相遇就是緣分。意思是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補償以前的某種原因。

      3、萬理澄徹。則一心愈精而愈謹。一心凝聚。則萬理愈通而愈流。

      4、“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5、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業于胸中,但有時候卻對不少今人的言行無法容忍,目前我可謂是有大志而小氣量之人。

      6、有智慧的賢明之人可以洞觀很遠的事情,知道是非曲直:愚蠢的人只看重眼前利益,頻頻作惡。

      7、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8、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直儉約。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動。忌坐馳。忌旁騖。四者。切己大病。

      9、還能夠做到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態交朋友;在杜絕或自行消化那些經過自己眼、耳的流言蜚語還需要下功夫;以后應該時常嚴厲自責,以弱的姿態化解外界的強勢之力,鼓勵自己做到居安思危。

      10、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11、《李叔同說佛》一書中看到弘一法師推薦此書,昨天拿到了,確實不錯,都是些短小的對聯,文義俱佳,可常讀。

      12、不嗔,嗔習最不易除,“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可不畏哉!

      13、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14、弘一大師李叔同法語錄

      15、在古人之后議古人之失。則易。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

      16、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17、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8、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19、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20、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21、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處須住。

      22、不盡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23、弘一大師和為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書家之一和時代的佛學大師,其憶法作品定會使讀者永久珍愛,就像人們對待真金美玉一樣。

      24、弘一法師名言,可謂句句經典,字字珠璣,今天選幾條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25、是否覺得只有穿上一件「華麗的衣服」才能掩飾內心的痛苦?就這樣毫無分別、不加判斷地看著情緒的變化,直至它消逝。

      26、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天。

      27、半生情圣半生佛,六十二載風雨月。

      28、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閑。因循人似閑。人中常有余忙。

      29、事物忌諱到達頂點,做事忌諱完美無瑕,人則忌諱萬事順利。

      30、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31、放下恩怨,收獲豁達;放下名利,收獲富足;放下執著,收獲灑脫。放下越多,收獲越多。

      32、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33、存養宜沖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34、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35、與故人朋友相約,時常提起那些陳舊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飛色舞,也有失魄時的義憤填膺和無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場面,應該簡單掠過,不要多提自己,還是多聽聽他人的故事。

      36、一般來說,弘一兩字是代表弘一法師,即李叔同。

      37、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38、李叔同出生富貴,青年時期,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曾經東渡日本,是我國第一個赴日專修西洋藝術的留學生,并加入了同盟會;貒髲氖陆逃聵I,在音樂、繪畫、詩歌、戲劇、金石書法等領域,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39、碰上逆境順境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面臨大喜大悲時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涵養。

      40、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41、“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42、竭忠盡孝。謂之心。治國經邦。謂之學。安危定變。謂之才。經天緯地。謂之文。霽月光風。謂之度。萬物一體。謂之仁。

      43、人必須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想自己過得安穩自在,沒有煩惱,就要做到減少欲望。

      44、此時,你的內心是否惶恐不安,充滿了焦慮和恐懼?

      45、顏子四勿。要收入來。閑存工夫。制外以養中也。孟子四端。要擴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遠也。

      46、弘一是民國時期僧人。弘一僧人的俗名姓李;幼名文濤,又名少侯,號叔同,又名成蹊,字息霜,其他別署甚多。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工詩文,又擅書畫篆刻。青年時留學日本,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學習音樂及西洋繪畫,并創組春柳劇社,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錄」等,是新劇運動的開拓者。

      47、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49、意思是:從此以后,無論你看過多少其他人,但是最終也不會有一個與我相同的。這是一段對于愛情結束后的告白,也是對于對方最后的感嘆,希望對方能夠明白,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本來就是一直在變,怎么樣能夠讓自己感到更開心,更舒適,生活得更好,自己就會怎么樣做,但是我該是什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人。

      50、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51、何思何慮。居心當如止水。勿取勿忘。為學當如流水。

      52、喜怒哀樂而曰未發。是從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養。未發而曰喜怒哀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3、寬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夠寬恕別人的心,但是需要時日。斥責別人倒是不多,如有,卻似乎很嚴厲,如雷霆,實不足取。但也常以斥責別人的姿態內責自己。

      54、“以恕已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

      55、圣賢學問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學問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56、古之學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57、二十六歲,東渡日本,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并研究音樂,創組春柳劇社,為我國新劇運動之先驅。回國后,任教于天津工業專門學堂。后赴上海主持太平洋報筆政,藉書畫文字以宣傳革命。旋應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之聘,主持圖畫、音樂等科系七載,介紹西洋戲劇、音樂、繪畫,開風氣之先。

      58、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59、做事情,還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還沒有多替別人思考的習慣,這點今后應該多加注意。書面文字論人功過,雖然不屬那些長舌婦類,但也畢竟不是好的品性氣質,應引以為戒。

      60、“不盡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61、閑談時候,一般不喜歡論人非;以前喜歡氣功,還常常靜坐,也能夠思考自己的得失過錯,但現在很少能夠屏息靜坐常思己過,雖偶爾留于行文,但畢竟不如靜坐思過來得徹底。

      62、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已顯現。

      63、祭雖有儀。而誠為本。喪雖有禮。而哀為本。士雖有學。而行為本。

      64、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65、不被外來的因素所動所困擾,就像心靜自然涼一樣外面的天氣再熱心里不急躁不慌平平靜靜的`就不覺得熱,不為所影響就叫靜:不被外在的東西因為實際所填滿就叫虛。

      66、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67、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68、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69、飄風不可以調宮商。巧婦不可以主中饋。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

      70、當我們為自己的失敗或者錯誤找辯護托詞時,可以試著如實地覺察內心的實相,感受細微的情感變化。

      71、原句是,你所見即我,好與壞我都不反駁。

      72、悲欣交集:心中悲哀和欣喜之情交織在一起

      73、“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74、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75、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76、靜座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77、弘一法師最有名的一首詩是《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78、以前言往行為師友。

      79、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80、“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81、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

      8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83、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惡。

      84、“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思!

      85、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86、恬淡處世,涵容待人人生其實就是用自己能給的,換回自己想要的,包括你的辛勞,時間,情感,乃至生命。當你什么也給不起時,你只能淡看失去。只有看淡了得失,不在得失間躊躇,才能灑脫地生活,心才能自由呼吸,心的自由是最大的快樂。

      87、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88、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

      89、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欲錮之而滯矣。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習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90、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91、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92、沒有勇氣的人就多勞作,看不清事情的本質就多觀察,越是沒有道理的人越善于辯解,越是感情不好得人越表現的客套。

      93、步步都要搶占優先,必定會有更強的人來排擠他;事事都要爭強好勝,必定會有更強的人來挫辱他。因果循環,乃是自然之理。想要跳出這個因果圈子,唯有放下名利,旁觀退讓。

      94、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

      95、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96、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97、師平生最推崇印光大師,效其不收徒眾,不主寺剎之風,惟以寫字與人結緣。其清純恬淡、孤高耿介之風范,對民國以來之佛教界影響極大。著有彌陀義疏擷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清涼歌集、華嚴聯集、戒本羯磨隨講別錄、四分含注戒本講義、南山道祖略譜等書。坊間現有弘一大師法集傳世

      98、口里伊周。心中盜跖。責人而不責己。名為掛榜圣賢。獨凜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復知天。方是有根學問。

      99、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顯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時間能夠保持一個和氣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應該加以勤學苦練才對。

      100、這點倒是做的還可以,遇事敢于承擔責任,敢于直言,不怕吃虧。61. 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101、先讀經后讀史。則論事不謬于圣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102、是否感覺「錯誤」、「失敗」會動搖你的價值、自信和在他人眼中的威信、地位?

      103、“你所見即是我,好與壞我都不反駁”意思是你眼中看到的就是我的樣子,無論給你的印象是好是壞,我都不會做任何修飾和反駁。

      104、以圣賢之道教人易。以圣賢之道治己難。以圣賢之道出口易。以圣賢之道躬行難。以圣賢之道奮始易。以圣賢之道克終難。

      105、弘一法師說:“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106、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107、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108、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109、心不欲雜。雜則神蕩而不收。心不欲勞。勞神則疲而不入。

      110、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111、無欲之謂圣。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徇欲之謂狂。

      112、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本是弘一法師語錄,見識不足的人就會什么事情都體現得很多慮,威信不足的人就會什么事情都比較容易發怒,信心不足的人就會比別人多說很多話。

      113、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

      114、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為。

      115、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116、人生來去俱是空,與其痛苦煎熬,不如果斷放下。

      117、觀天地生物氣象。學圣賢克己工夫。

      118、一動于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119、一念放下,萬般從容。他能舍棄一切的去出家,說明世間萬物他都看透了,看開了才會做這樣的決定。絕不是一時興起的念頭。而是一切都放下之后的決定。

      120、一斛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121、“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已,以弱字御侮。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122、日落西山頭

      123、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124、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125、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126、半世繁華半世空,世間再無李叔同

      127、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128、總體也反映了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想要掩飾、偽裝自己有什么,所謂欲蓋彌彰。

      129、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學之。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諱之。

      130、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131、李叔同面對晚清千瘡百孔的局面,心急如焚尋求救國之道,決定東渡日本時寫下的這首《金縷曲?東渡留別祖國》:“披發佯狂走。莽天涯,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于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凄風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國,忍辜負?”

      132、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133、“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134、想戰勝他人,就必須先戰勝自己;想和他人辯論,就必須先說服自己;想理解他人,就必須先理解自己。

      135、很多東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子,握得越緊,失去地越快。不如放下執著,凡事看淡一些,想開一點,一切隨緣、隨心。人生反而能走得從容灑脫

      136、弘一法師放下的寓意:

      137、總觀其一生,可謂是我國的一代高僧。

      138、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139、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何以上達。曰下學。何以遠到。曰近思。

      140、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李叔同的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平湖驕傲李叔同08-15

    南派三叔經典語錄02-01

    李煒經典語錄08-24

    李詠經典語錄08-24

    有關李彥經典語錄11-05

    李宇春經典語錄07-24

    達叔的語錄01-28

    好人劉叔作文08-18

    同手同腳作文01-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