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再見
六月,上演著真切的離別,因為夏季,是“飲冰十年,難涼熱血”的高考,更是相會到達的期限。
時常歷歷在目的實驗雜聞,求而不得的數學運算以及思行合一的語文實踐,無一不源于“師”。無論是“授之以魚”,又或是“授之以漁”,師者,用其智慧點亮學子的未來,喚為“傳承”二字。
返璞歸真,勿忘初心,師者,所以傳道也。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給予學生最寶貴的,是真誠善良的品性。千百年來,只身書寫“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學一派,使這種先人后己的精神踐行于各行各業。究其根本,仍然是教師前仆后繼地承擔搬運“性善論”的責任。除人性外,個人與國家的休戚相關的關系也有所闡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在抗日戰爭中的北大課堂內重復回蕩著。豆蔻或是弱冠,老師總是相伴左右,指點迷津。亦師亦友,福禍相存,催生出一批批勤勉篤行的人才。
遨游書海,馳騁題海,師者,所以授業也。從邯鄲學步到羽翼漸豐,與老師的啟迪密不可分。一朝領悟,便能一通百通,舉一反三,這是一種素質學習,也是一種效率學習,得益于老師不懈的耕耘和教導。
自此,“傳承”二字便由師道流入全中國,成為一道刻骨銘心的文化印記。與師道一樣,大國工匠精神,文化創新精神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
思新、思進、思變的潮流引領下,文化發展的先聲出現了。數字故宮,開創了數字文化與傳統視角的有機融合,產生了妙趣橫生的文化體驗,使紫禁城外也吹來了文化的馨香,這也映射出精神文明建設的逐步完善。與固執的守舊主義和新奇的西化方向均不同,創新就是一種碰撞,迸發著前所未有的能量,以新鮮的姿態前行。而在互聯網時代,因為一張圖片而愛上一座城,也有了可能。
花間巷落,古風流韻,仍然存在于我華夏泱泱大國的足跡中。“三尺巷”的佳話,以別開生面的演唱形式在春晚舞臺上又一次流傳,其中綿長細微的“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道理成為街坊鄰里的相處之道,如若缺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剖析,如若將“三尺巷”的含義曲解,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也必將不復存在,煙消云散。
博古通今,是大勢所趨,一曲雜劇,一紙畫卷,一件陶瓷,甚至是一個古漢字,都不能缺少古代和現世的光彩。向未來說“你好”,向過去說“再見”,用全新的面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師道,則復也。
【你好,再見】相關文章:
你好,再見作文05-02
你好再見08-18
你好再見作文06-03
(推薦)你好,再見作文02-09
再見2019,你好2020作文07-27
再見2020你好2021作文08-08
再見2021你好2022作文03-23
你好,再見作文15篇05-30
你好,再見作文(15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