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該丟失的漢字
中國人是獨特的,中國擁有眾多的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其中,中國人在世界上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漢字,這是中國的身份證,代表了中國歷史智慧的結晶。中國漢字歷史曲折起伏不定,字形也給人一種說不透的心理接觸感:當你看“山”字時,一座巍峨挺拔的高山似乎就呈現在你的眼前;再看看這個“鳥”字,一只飛鳥好像正要展翅欲飛;還有這“冷”、“熱”二字,一看“冷”字似乎有一絲幽幽縷縷的寒氣,給你全身冰涼的感覺,“熱”字有讓你感覺至全身處于驕陽下,這“森林”二字像不像萬木成林,眾木成森的景象?
中國漢字有模有樣,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才形成的。五千年的漢字文化淵遠流長,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等信息的發展,人們漸漸地疏遠了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現在,電腦中,手機里都在不斷的流行著很多的網絡用語例如:菇涼(姑娘)鴨梨好大(壓力好大)等等一系列的詞語,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但我認為,現在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腦,隨著這些文字的傳播,必定會有很多的人去效仿。慢慢的便養成了習慣,要知道,習慣一旦養成,想改不會那么容易的,所以漸漸的,人們出現的錯別字就顯而易見的曾多了。
走在大街上,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有許許多多的錯別字。看啊!賣雞蛋的老板竟把雞蛋二字寫成了“雞旦”。你說,怎么不令人深思?
同時,在不少賣東西的人招牌上,總會出現許多的諧音字,就拿最常見的說吧,本是百依百順這個詞語的,就被不少商家改為百衣百順,雖然他們是為了賣出更多的衣服,但他們卻誤導了人們,會使人們不清楚寫法的。
中華漢字的演變是慢長的,從甲骨文開始漢字就踏上了慢長的征途,一直到現在的簡易漢字,這些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的象征,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護中華文字,保護這個物價的瑰寶。中國的漢字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凝結了眾多祖先的嘔心瀝血,我們應當倍加地愛護與珍惜,作為一個中國的人,我們更應當好好學習運用中國漢字,讓漢字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不該丟失的漢字】相關文章:
不該丟失的 作文05-14
不該丟失的眼淚08-20
不該丟失的作文07-21
不該丟失的孝心作文05-15
不該丟失的愛心作文08-24
不該丟失的純真作文07-30
不該丟失的善良作文07-26
不該丟失的自信作文06-29
不該丟失的會心表情作文05-05
不該丟失的自律作文(精選49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