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歌《迷娘歌》原文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歌吧,詩歌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受到語言的觸動。詩歌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歌《迷娘歌》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你可知道,那檸檬花開的地方?
黯綠的密葉中映著桔橙金黃,駘蕩的和風起自蔚藍的天上,還有那長春幽靜和月桂軒昂——
你可知道嗎?
那方啊,就是那方,我心愛的人兒,我要與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圓柱高聳的大廈,那殿宇的輝煌,和房櫳的光華,佇立的白石像向我脈脈凝視:
“可憐的人兒,你受了多少
委屈?”——
你可知道嗎?
那方啊,就是那方!
庇護我的恩人,我要與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高山和它的云徑?
騾兒在濃霧里摸索它的旅程,黝古的蛟龍在幽壑深處隱潛,崖崩石轉,瀑流在那上面飛濺——
你可知道嗎?
那方啊,就是那方,我們趲程吧,父親,讓我們同往!
。鹤卺纷g)
這首《迷娘歌》作于一七八三年,后收入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第一部第三卷,作為迷娘歌唱的插曲,是迷娘歌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被稱為是“德國抒情詩中的明珠”。該詩曾由賴夏特、采爾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恰可夫斯基等作曲達百次以上,流傳甚廣。迷娘是意大利美麗少女,早年被人拐騙到德國,淪入一雜技班賣藝,受盡磨難。后因威廉搭救,方獲自由。在這首《迷娘歌》中,歌德通過迷娘對意大利祖國和家鄉的強烈思念與熱情贊美,抒發了詩人自己對于意大利的向往之情,從而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全詩共三節。第一小節寫祖國之戀。詩人以一幅幅色彩班瀾的水彩畫,把個花果燦燦、美如樂園的意大利活脫脫地勾畫在讀者面前:藍天之下,和風習習;檸檬花盛開于原野;果園里綠樹蔭蔭、碩果金黃;象征愛情的長春默默含羞,而阿波羅神樹的月桂則威然屹立、氣宇軒昂……好一個光明自由、儀態萬方的意大利!這幸福的樂園,難道值不得我們思念、向往?第二小節寫故鄉之情。 “那圓柱高聳的大廈”,乃指迷娘幼年時居住過的一座鄉間別墅(也有一說是指教堂。但筆者認為指別墅的說法更符合原詩意)。那輝煌的廳堂、明凈的房屋,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迷娘雖已久違,然而至今卻歷歷在目,其對故鄉的一往深情躍然紙上。石像對迷娘的脈脈詢問,更是神來之筆,將故鄉與迷娘之間的感情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更加烘托出了迷娘急于回到祖國和家鄉的迫切心情。第三小節描寫意大利宛若仙鄉的亞平寧山:云氣彌漫的山路(Wolke—nsteg),蛟龍出沒的幽穴、迷霧中跚跚而行的騾馬,懸崖前傾瀉奔騰的飛瀑……真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既幽深而又高遠,既明朗而又神秘,其幽美可愛,難言于表。讀到此時,我也要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那方啊,就是那方/……趲程吧……讓我們同往!”這就是迷娘心目中沒有痛苦、貧窮和欺凌的意大利,也是詩人心目中借以追求光明、自由和幸福的理想王國。
在表現方法上,這首迷娘歌以對話的形式,通過迷娘向威廉敘說的親熱口吻來描寫和贊美祖國,顯得真實而自然。詩的各小節開頭都采用了設問的手法,從而增添了迷娘對祖國的那種驕傲和迷戀,以至在她稱做“心愛的人兒”、 “庇護人”、 “父親”的威廉面前也“賣起了關子”!這一方面烘托出了意大利令人傾倒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刻畫出了迷娘與威廉之間的那種親密,此外,詩的每小節都采用了相同的結構形式,節尾三行除個別字改動外均重復出現,這不但有利于譜曲演唱,使節奏強烈,和諧動聽,而且突出了主題,強調了迷娘對祖國懷念的熱烈與急切之情。
【詩歌《迷娘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詩歌的賞析03-29
詩歌《水鄉歌》教學反思08-25
詩歌賞析清:清明08-08
生命的序曲詩歌賞析08-24
《四季如歌》詩歌08-06
現代詩歌賞析07-29
娘,我的瘋子娘——獻給母親節08-16
青年節詩歌朗誦:唱響五四的歌08-16
國土資源系統國慶晚會詩歌心中的歌08-15
迷境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