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ICU規章制度(精選10篇)
在現實社會中,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ICU規章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ICU規章制度 1
一、ICU探視制度
1.為了保證重癥監護病房的空氣質量及監護環境,避免交叉感染,保證住院病人順利康復,特制定如下探視制度:
2.探視時間每日下午14:00—14:30,其他時間一律謝絕探視。
3.每床病人每次只允許一人探視,入室時要更換固定探視衣、鞋,其他探視者室外等候替換,請不要將隔離衣帶出病室,每天一名患者最多有兩名家屬探視;探視時可帶少量生活用品,不能帶食物及果品等。
4.得高聲喧嘩,以免影響病人休息。
5.應保持室內清潔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和丟果皮只、紙屑雜物。
6.探視時應安慰,鼓勵病人,安心養病,配合治療,不要談影響病人情緒的刺激性語言。
7.探視時只須探視有關病人,不得到處走動竄房和動用各種醫療用品,入輸液管、胃管、氧管等。
8.危重病人在搶救期間,未經醫生允許不得探視病人,以免影響搶救。
9.探視者最好為直系親屬,身體健康,如患有傳染性疾患(如:流行性感冒等),請勿探視,以免交叉感染,小孩一律不準探視。
10.家屬要小時在室外等候,患者病情變化或急需家屬簽字時,以便于聯系。
二、ICU搶救工作制度
1.參加搶救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2.各護理單元應備有搶救車,搶救車內搶救物品、器械、物品應按規范放置,標識清楚。定位、定量放置,人保管,定期檢查維修。
3.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器械、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當搶救病人的醫生未到達以前,護理人員按照各種疾病的搶救程序進行工作,立即監測生命體征,嚴密觀察病情,積極搶救。根據病情及時給氧、吸痰,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立即將進行心肺復蘇、止血等,并為進一步搶救做準備。
5.護士長及時掌握病人病情及搶救情況,根據搶救工作需要及時安排護理工作。
6.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搶救用藥等。要及時、詳細記錄,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7.及時、正確執行醫囑。醫生下達口頭醫囑時,護士應當復誦一遍,搶救結束后,所用藥品的安瓿必須暫時保留,經兩人核對記錄后方可棄去,并提醒醫生立即據實補記醫囑。
8.搶救結束后及時做好藥品補充及器械、用物的消毒工作。
三、ICU病房護理管理制度
1.護理人員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病房醫師給與協助。
2.護理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執行各項醫療護理操作常規。
3.護士對病人實行24小時連續動態監測并詳細記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急救護理措施準確及時。
4.各種醫療護理文件書寫規范,記錄完整、整潔。
5.危重癥病人護理措施到位,杜絕差錯隱患,確保病人安全。
6.做好病房的消毒隔離及清潔衛生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7.儀器、設備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定期保養,使之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8.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經護士長允許不得外借或移出。
9.護理人員衣著統一規范,嚴格控制非本室人員的出入。
10.及時向家屬提供確切病情,并給予他們支持和安慰,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親近病人。
四、ICU護理交接班制度
1.每班必須按時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
2.嚴格床旁交接班。交班中發現疑問,應立即查證。
3.交班內容及要求:
(1)交班內容突出病人病情變化、診療護理措施執行情況、管路及皮膚狀況等。
(2)特殊情況(如:儀器故障等)需當面交接清楚。
(3)晨會中護士長可安排講評、提問及講課,布置當日工作重點15及應注意改進的問題,一般不超過分鐘。
五、ICU護理查對制度
1.對入住的.病人應使用“腕帶”作為患者的識別標志,“腕帶”填入的識別信息必需經二人核對后方可使用,若損壞更新時同樣需要經二人核對。
2.對用藥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3.給藥時查對藥品質量,注意配伍禁忌,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如患者提出疑問應及時查清方可執行。)
4.醫囑需由二人核對后方可執行,記錄執行時間并簽名。(有疑問必須問清后方可執行。)
5.認真查對醫囑,規范本科室醫囑查對時間及人員要求。
6.搶救患者時,下達口頭醫囑后,執行者需復述一遍,由二人核對后方可執行,并暫保留用過的空安瓿,以便查對。
六、ICU患者轉科制度
1.患者需要轉回原臨床專業科室繼續治療原發病時,由醫生向家屬交待病人病情,并下達醫囑,由當班護士執行。
2.根據轉科醫囑,進行轉移前患者評估及各項護理準備,并通知接收科室的護士;檢查患者護理記錄齊全,記錄內容完整。
3.檢查病人的個人衛生:轉出時病人面部、手足、會陰、皮膚清潔,無褥瘡。
4.檢查各種管道應清潔通暢,固定合理、牢固,引流袋清潔。管道標示注明插管/換管日期、時間,傷口敷料保持干燥清潔。
5.檢查靜脈穿刺部位。保持靜脈輸液通暢,所用藥物標示清楚。
6.備妥病歷記錄、各種檢查膠片、有關藥品和病人的物品準備移交。
7.向接收科室護士介紹病人的情況:姓名、診斷、主要治療、皮膚及各種管道情況。
8.根據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安排醫師護師陪同。
9.轉科途中備好必要的搶救藥物及用物。認真觀察病人病情變化,保證各種管路通暢。
10.到達新科室后,認真與該科護士進行床旁交接班,由交、接雙方填寫交接記錄。
七、ICU病人外出檢查制度
1.根據下達醫囑,在檢查前評估患者病情,并進行記錄。
2.檢查全程須有醫護人員陪同。
3.根據檢查項目要求,做好檢查前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心理護理),必要時備好搶救藥物及用物。
4.在離開前認真核對工作,包括核對醫囑、病人識別標志、檢查項目及部位無誤,與清醒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
5.在檢查過程中需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等,注意保暖并保證各種管路通暢及儀器正常運行。
6.如有特殊病情變化,及時進行處置后再行檢查,或根據病情停止檢查。
7.檢查完畢返回后,護士妥善安置病人并做好詳細記錄。
八、ICU搶救制度
1.搶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點,定期清點并登記。
2.搶救用品應保持隨時即用狀態,定期進行必要的維護檢查并有記錄。
3.搶救用品使用后應及時清潔、清點、補充、檢測、消毒,處理完畢后放回固定存放處。
4.搶救用品出現問題及時送檢維修,及時領取。
5.在進行維護檢查時、檢查后或消毒時有明顯的標識。
6.嚴格規范管理毒、麻、劇藥品,對高危藥品應單獨存放、標示明確,使用的劑量及途徑有規范。
九、ICU消毒隔離制度
1.布局合理,分治療室(區)和監護區。治療室(區)內應設流動水洗手設施,有條件的醫院可配備凈化工作臺,監護區每床使用面積不少于9.5㎡。每天進行空氣消毒,消毒方法見《醫院消毒技術規范》。有條件的醫院應配備空氣凈化裝置。
2.病人的安置應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特殊感染病人及需保護性隔離的病人單獨安置。診療護理活動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工作人員進入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
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按照六步法洗手或進行手消毒,必要時戴手套。
5.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保持傷口敷料干燥整齊,隨機戴手套進行有關操作。
6.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測。
7.加強對各種監護儀器設備、衛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與管理。
8.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床邊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進入,與病人接觸前要洗手。
9.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
10.定期對動態空氣消毒機檢修、清洗,每月對大、小房間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行細菌培養一次,培養不合格者,及時查ICU找原因進行處理并重新進行培養。
十、感染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布局合理:分清潔區、污染區、清潔區包括治療區和監護區;污染區為廁所和外走廊,每張監護床使用面積5㎡。
3.病人安置: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開,特殊感染、傳染病人安置在隔離室內,以控制交叉感染。
4.醫務人員進入時應著裝整潔,一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工作場所不得進食和堆放食物,換鞋入內。
5.凡接觸病人前后,進行無菌操作前要以肥皂流水洗手,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接觸可能污染的物品之后和處理污物之后,應進行全面的清潔或消毒,接觸特殊感染和隔離病人前必須穿隔離衣,戴手套,并及時更換,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6.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群失調,及時正確留取標本,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測。
7.注意病人各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
8.加強對各種監護儀器設備的清潔消毒保養,有污染時用82%堿性戊二醛擦拭。
保持監護區內空氣新鮮、潔凈、定時通風,每日三次采用動態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每一病床當病人離開后進行終末消毒、清潔,每月一次空氣、物表、手、消毒液、醫療用品監測。
ICU規章制度 2
1、ICU作為病重病人的監測聲場所,必須保持整潔、安靜、舒適、避免噪聲,工作人員應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移物輕、操作輕。十不準:上班不準會客、不準在辦公室吃東西、不準帶小孩、不準看小說、不準打瞌睡、不準打私人電話、不準閑聊、不準做私事、不準化濃妝、不準放私人用品。
2、進入ICU室應衣帽整潔、換ICU專用鞋。
3、非本室的工作人員及病人的管床醫師不得隨意進入ICU室,外來參觀人員必須經醫務科或護理部批準后方可入內。
4、統一病室的陳設,保持床單位及床邊桌等用物的`清潔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得批準,不得隨意搬動。
5、做好病室醫療文件的保管工作,病人和陪人不得翻閱病歷和醫療文件。
6、任何病人不得留陪護,探視的時間進行探視,病人的一切治療護理由護理人員承擔。
7、ICU各類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各種操作規程,認真履行各班崗位責任制,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處理,隨時做好危重病人的搶救準備工作。操作時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避免發生差錯事故。
8、隨時做好接收新病人的準備工作和平穩病人的轉出工作,病情及藥品等其他物品交接清楚,病人的貴重物品不得帶入ICU室。
9、切實做好病室的消毒隔離及清潔衛生工作,防止醫院感染,經常保持病室的清潔,每日清掃,每周一次大掃除。
10、醫務人員工作時,穿好工作服,注意儀表儀容,講究文明和清潔衛生。
11、做好安全保衛,節約用水電。
ICU規章制度 3
1、ICU實行科主任領導下的醫療組長負責制。由醫療組長分管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具體工作。科內重要決策均由管理小組會議討論科主任集中意見后再做決定。
2、ICU對住院醫師實行嚴格且正規的5年臨床培訓。
3、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4、值班醫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清患者的病情、治療等,仔細檢查急救物品、藥品和器械。做好記錄,監護記錄和資料要妥善保存。
6、室內急救物品,用后務必放回原處,不得外借,特殊情況下需外借時,須經護士長同意,用畢立即歸還,并檢查有無短缺、損壞。
7、嚴格操作規程,室內設置的各種貴重儀器,要有專人保管,定期檢查維修,所有精密儀器,均有使用說明和記錄。注意儀器的保護和維修,加強保衛,注意四防(防火、防盜、防爆、防電擊)。定期實行有害作業人員的體格檢查和保健。
8、室內不留家屬陪伴,遇有搶救患者時經醫師允許囑家屬在指定地點等候。
9、工作人員在醫院范圍內,嚴禁在任何時間、地點打牌、下棋和任何形式的.賭博。上班(包括值班)期間禁止喝任何帶酒精的飲料。不準用科內電腦玩游戲、炒股等。非病室人員不得入內,室內不得會客、閑談、喧嘩,中心監護臺嚴禁聊天,看報紙,以免影響監測。
ICU規章制度 4
ICU病房是危重病人集中之地,這里集中了全院最先進的設備、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科學的管理,為了您的親人和他人的早日康復,請遵守下列規章制度:
1、ICU病房是一個相對無菌環境,不經病房管理者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
2、上午10:00之前是查房和處理醫囑時間,謝絕參觀、會客;
3、ICU病房為無陪護病房,非規定時間禁止探視,家屬在家屬休息室休息;
4、禁止在病房周圍使用移動電話和大聲喧嘩,禁止吸煙;
5、病人送飯時間,早:6:00—7:00,午:12:00—1:00,晚:5:30—6:30;探視時間:下午3:00—4:30;
6、每個進入ICU病房的人員必須先換鞋、更衣;
7、探視家屬必須遵守醫護人員的規定,不得隨意亂動,注意保持室內衛生,每次每個病人僅限2名探視家屬。
ICU規章制度 5
1、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診斷治療、處理等情況。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危急情況下可行必要的處理。
3、按時完成各項治療,護理醫囑,認真做好特護記錄,嚴格執行查對交接班及消毒隔離制度,遵守各項操作規程。
4、隨時檢查,備齊急救所須藥品,器材,迅速準確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工作。
5、凡有ECG、心導管、上呼吸機和氣管切開等特殊監護時要按常規做好一切護理。
6、保持各管道通暢,靜脈輸液按每小時如量均勻輸入,凡用藥物必須遵醫囑,特殊藥物劑量濃度要精確計算,必須經另一人核對。
7、熟悉常用儀器,按正規操作,注意保養。
8、凡須置導尿管病人應保留開放,記錄每小時尿量,24小時出入量平衡,并按常規護理。
9、每日按常規做好晨、晚間護理及呼吸治療,每日更換床單,保持床鋪整潔,病人臥位舒適,定時翻身、防褥瘡護理。
10、交接班認真、無誤、除寫好交班報告,必須做好床頭交班。
11、保持病室安靜,物品定位放置,井然有序,定期清洗,消毒。
12、凡入ICU工作人員須著工作衣、帽、穿工作鞋,各項無菌操作須戴口罩,按無菌操作規程。
ICU規章制度 6
為了保證重癥監護病房的空氣質量及監護環境,避免交叉感染,保證住院病人順利康復,特制定如下探視制度:
1、探視時間每日下午4:00—4:30,其他時間一律謝絕探視。
2、每床病人每次只允許一人探視,入室時要更換固定探視衣、鞋,其他探視者室外等候替換,請不要將隔離衣帶出病室,每天一名患者最多有兩名家屬探視;
3、探視時可帶少量生活用品,不能帶食物及果品等。
4、探視時須遵守病房規定,保持肅靜,與病人交談小聲,不得高聲喧嘩,以免影響病人休息。
5、應保持室內清潔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和丟果皮只、紙屑雜物。
6、探視時應安慰,鼓勵病人,安心養病,配合治療,不要談影響病人情緒的刺激性語言。
7、探視時只須探視有關病人,不得到處走動竄房和動用各種醫療用品,入輸液管、胃管、氧管等。
8、危重病人在搶救期間,未經醫生允許不得探視病人,以免影響搶救。
9、探視者最好為直系親屬,身體健康,如患有傳染性疾患(如:流行性感冒等),請勿探視,以免交叉感染,小孩一律不準探視。
10、家屬要24小時在室外等候,患者病情變化或急需家屬簽字時,以便于聯系。
ICU規章制度 7
一、探視、陪伴制度
(一)探視病員要按規定時間,每次兩人。學齡前兒童不得帶入病房,傳染病員一般不得探視和陪伴。
(二)探視危重病員,可持病危通知單,由醫護人員特別安排。
(三)探陪人員必須遵守院規,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不得擅自翻閱病歷和其他醫療記錄,不得私自將病員帶出院外,不要談論有礙病員健康和治療的事宜,不在病員床上睡覺。要保持病房整潔安靜,不準吸煙、飲酒。要愛護公物,節約水電。
(四)凡探視、陪伴人員損壞、丟失醫院物品,應負責陪償。
二、病房小藥柜管理制度
(一)病房小藥柜所有藥品,只能供應住院病員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
(二)病房小藥柜,應指定專人管理,負責領藥和保管工作。
(三)定期清點、檢查藥品,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現有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等藥品時,停止使用并報藥劑科處理。
(四)毒、麻、限劇藥品,應設專用抽屜存放,嚴格加鎖,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數,動用后嚴格按《毒、麻、限劇藥品管理規定》執行。
(五)藥劑科對病房小藥柜,要定期檢查核對藥品種類、數量是否相符,有無過期變質現象,毒、麻、限劇藥品管理是否符合規定。
三、ICU收治原則及疾病范圍
ICU負責收治危重病人,凡生命體征不穩定且有搶救希望者,可入ICU。原則上待血液動力學穩定及呼吸通道建立后轉入ICU,以免在轉運途中發生危險。具體疾病:
(一)各種嚴重休克;
(二)嚴重心力衰竭;
(三)嚴重心肌梗塞;
(四)嚴重心律失常;
(五)急性肺損傷,ARDS;
(六)嚴重呼吸衰竭;
(七)嚴重急性腎功能不全;
(八)嚴重肝功能不全;
(九)MODS(MOF);
(十)DIC;
(十一)嚴重代謝功能障礙;
(十二)昏迷;
(十三)嚴重體液失衡;
(十四)各種嚴重中毒;
(十五)嚴重中暑;
(十六)嚴重創傷及多發傷;
(十七)擠壓綜合征;
(十八)脂肪栓塞綜合征;
(十九)嚴重產科并發征;
(二十)心肺腦復蘇術后;
(二十一)重大手術、操作、全麻等術后。
下列情況原則上不得轉入ICU
1.傳染病。
2.各種慢性疾病的終末狀態,如惡性腫瘤晚期。
3.經濟條件不許可者。
四、ICU病人管理制度
(一)ICU職責: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生命體征穩定、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營養支持、感染防治、各種檢測、監護等。
(二)臨床科室ICU之間須相互理解通力協作。嚴重復合傷、跨科病人、重大治療方案的更改、實施、病人進出ICU適應證的選擇等問題,原則上由ICU與各科共同協商,ICU須充分尊重專科處理意見。當治療方案出現分歧時,可通過院內會診。當適應證及轉出方向發生分歧無法解決時,由ICU主任決定,權力與責任同在。
(三)ICU須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加快周轉,提高使用率。
(四)與醫療管理有關的各項制度,如:疑難病人討論,死亡討論等按統一規定執行,必要時ICU與相關科室共同參與。
(五)ICU與臨床科室實施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分配原則。
五、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或高年住院醫師積極協助。
(二)為保證重癥監護良好的工作環境,防止交叉感染,本室不留陪侍人,家屬可留電話,保持聯系。
(三)各級醫師各司其職,按崗位責任嚴格要求。主任醫師每周查房至少一次,主治醫師每周查房至少兩次,危重病人隨時查房、巡視。
(四)涉及重大搶救事宜,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并報醫務科及有關院領導,親臨參加指揮救治。涉及各種糾紛的病員救治要及時向醫務科及有關部門報告。
(五)保持病房整潔、舒適、肅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六)醫務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著裝整潔,必要時戴口罩、病房內不準吸煙。
(七)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并應逐步建立各種危重病員的搶救程序及重癥監護規范。
(八)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并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九)本室各類搶救器材及藥品要準備完善,保證專人管理、放置固定、隨時可用,并有專人檢查,及時補充、更新、維修和消毒。
六、ICU醫療糾紛的接待與處理制度
(一)接待人員責任心要強,對來訪者要耐心聽,認真記,對任何問題不可輕意表態,多做疏導工作。
(二)接待人員要沉著、冷靜,不立即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經調查分析后,耐心地向來訪者作解釋工作。在醫療糾紛未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討論和作出明確結論前,任何科室和個人不能對糾紛擅自作肯定性答復。
(三)凡有糾紛的病歷由醫務科通知病案室進行封存,病歷封存后除主管醫療糾紛的有關人員審閱外任何個人無權借閱。如科室進行病例討論應由科主任或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并及時歸還病案室,不可分散遺失。
(四)如因輸血、輸液引起的糾紛,一定要立即查清領取過程的憑證,殘留液及時送檢并將原包裝藥液妥善封存至糾紛解決。如因藥物引起糾紛,一定要保存好空安瓿或實物:如各種儀器引起的糾紛,一定要有證人經過現場檢查后,方可撤離現場。
(五)對死亡的糾紛,要動員家屬在48小時內進行尸體解剖,以查明死因,如家屬不同意尸檢則無法追究責任,其后果由不同意尸檢者負責。
(六)對于在住院期間有自傷、自殺傾向的病員要通知家屬和單位做好防范措施,一旦發現后,如病員有搶救的可能應迅速進行就地搶救并立即上報醫務科和保衛部門。如需到搶救室搶救而移動并非破壞現場,是合法的,如病員無救治之可能,病員暫時不應移動,通過保衛部門、公安機關備案后方可移動。對在住院期間失蹤的病員要及時設計尋找并上報保衛科、醫務科、護理部。
(七)糾紛一經調查核實后要給病人家屬答復,對糾紛的處理要做到分析有依據,定性有原則,處理有政策。
(八)一般的醫療糾紛,醫務科管理人員調查清楚后可及時解決。重大醫療事件,糾紛不能及時解決的'需有申訴材料,并提請進行事故鑒定。
七、ICU查房制度
(一)住院醫師每個工作日參加查房,觀察病情變化,進行診斷、治療,了解傷病員的思想、生活情況:上級醫師查房時,經治醫師要做好準備,報告病情。
(二)住院總醫師或值班醫師要帶領住院、進修、實習醫師進行晚間查房。
(三)主治醫師每周要對本組(病區)病員進行普遍查房和每天重點查房各1次。檢查醫療護理工作,重點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治和進行臨床教學。
(四)科主任、正(副)主任醫師每周對本科病員查房1次或副主任醫師每周查房二次,檢查醫療護理質量,解決疑難問題,有計劃地組織臨床教學。主治醫師、總住院醫師、護士長及有關人員應隨同查房。
(五)各級醫師對危重及大手術前后及特殊檢查、治療后的病員,應加強巡視,掌握病情變化,遇有情況及時處理,疑難問題,及時報告上級醫師或申請會診。
(六)護士長組織護理人員每周進行1次護理查房,必要時請科主任、正(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指導,檢查護理質量,研究解決疑難問題,結合實際進行臨床教學。
八、ICU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設值班醫師,根據情況可增設二線、三線,并建立值班日志簿。
(二)值班醫師每日在下班前到崗,接受各級醫師交辦的醫療工作,巡視病房。危重病人必須做床頭交接,值班醫師未到位時,病床主管醫師不得離開。
(三)病床主管住院醫師下班前應將重點病人的病情及處理意見記入交班簿,值班醫師應做好病程記錄,并扼要記入值班日志。
(四)值班醫師負責病人的臨時情況的及時處理,遇有疑難問題應請示上級醫師。
(五)值班醫師負責急診入院病人的初步診斷治療,應完成急診入院病歷。
(六)值班醫師負責院內的急診會診任務。
(七)值班醫師必須在指定位置,因工作必須離開時向值班護士說明去向。
(八)次日晨值班醫師應將急癥和重點病人的病情及處理情況交班。
九、ICU轉院制度
(一)醫院因限于技術和設備條件,對不能診治的病員,由科內討論或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報請院長或主管業務副院長批準,提前與轉入醫院聯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轉院。
(二)病員轉院,如估計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應留院處置,待病情穩定或危險過后,再行轉院。危重病人轉院時應派醫護人員護送。
ICU規章制度 8
1、每班小組長需認真分組,各負其責,責任到人,將進修及實習同學合理安排,小組成員團結協作。
2、治療班準備好藥物,放在治療盤內交給8—4班,核對后方可執行,備用液體,更換液體要求有第二人協助查對,提前加上藥物的液體要在液體單上注明。
3、要求分管護士全面了解病情及治療,每位病人的'治療由分管護士自己完成,下班前查對當班所執行的所有醫囑,特護記錄單用鉛筆打“√”,查看臨時醫囑單有無漏簽字。
4、隨時觀察病人各項監測指標,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排除及報告醫生,有事離開時需要囑咐其他人員代為看護。
5、每班充分評估病人各方面的護理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6、長期住ICU病人,每日分管護士與護理員共同做好病人的衛生清潔工作,做到“六潔”,操作過程中注意保溫,避免過多暴露病人,穿好病員衣(上衣),昏迷病人保持肢體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7、保持床單位清潔整齊,床面被服有污染要隨時更換。
8、對于有引流管及氣管插管的病人,必須妥善固定或制動,防止自行拔管。
9、出現問題,當事人必須寫出書面材料,護士例會時討論,使大家引以為戒。
ICU規章制度 9
根據國務院和衛生部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制定本規范。
我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醫用垃圾兩大類,其中醫療廢物規定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五大類,狀態分固體和液體兩種。醫療廢棄物的分類收集:
固體廢棄物——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含感染性廢棄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垃圾袋在質量上要求不滲水。
一、醫院建立嚴格的污物分類收集制度,所有廢棄物都應放入標有相應顏色的污物袋內,嚴禁將生活垃圾、放射廢物、化學廢物等混入醫用廢物中,各科加強管理,嚴防人為流失,勤務中心定時清運。
二、生活垃圾按開封市城市垃圾處理原則,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將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處由勤務中心統一回收上交環衛處收集。
三、普通醫用垃圾如外科、婦產科、換藥室、手術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種注射后的棉簽等固體廢棄物置放于黃色醫用垃圾袋內。
四、未接觸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部分直接毀形后放于黃色醫用垃圾袋內;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毀形,并置于黃色醫用垃圾袋內。
五、一次性輸血袋,檢驗科大小便廢棄物等均置于黃色醫用垃圾袋內。
六、各部門產生的醫療廢物暫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經毀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由供應室定點回收;其它醫用垃圾由專人收集轉運。
七、醫療廢物的院內運送必須遵循固定的路線,集中堆放于醫院專設的醫用垃圾房內,密閉保存,防止污染周圍環境。黃色醫療廢物轉運箱應張貼標簽,表明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特別說明的事項。
八、集中的醫療廢物由專人管理,防止流失。開封市醫用廢棄物中心每三天上門收集處理。以上垃圾處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護士長加強管理,分門別類放置。堅決杜絕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社會污染。
ICU規章制度 10
重癥醫學科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科室設立兼職或專職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儀器設備的申請購置、儀器保管、日常維護、使用指導、安全檢查、設備定期核對、信息反饋及報廢等工作。
2、所有儀器設備必須建立操作規程,保養維護制度,并認真做使用情況登記,保證性能良,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對大型貴重儀器設備應安排專人負責。
3、高、精、稀缺儀器必須有專人操作使用、定期檢查,未經技術培訓之人不得使用儀器。
4、儀器使用前應組織學習,充分掌握新儀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項儀器建立使用說明卡,掛于儀器上。
5、定期清理呼機管道,監護儀導聯線及血壓計袖帶,保證搶救設備完率100%。
6、儀器設備原則上不外借,特殊情況必須經設備科同意,院領導審批后方能外借。
重癥醫學科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病房后要按規定著裝,外出離開病房時要換便裝。
2、入住重癥監護室患者須進行抗hiv、抗hcv、hbsag等檢測,陽性者須安置在隔離監護室內,分開護理。
3、工作區域劃分要規,明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
4、醫務人員無菌操作前后要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接觸病人污染物時要戴手套操作,操作后要立即摘除手套,嚴禁戴手套接觸非污染區域和物品。
5、病房平時應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清潔。
6、治療區和監護病房每月進行空氣培養一次,報告存檔。
7、治療室和各監護區拖布、抹布應分開放置,標記明確,用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分鐘,清水沖凈,懸掛晾干。抹布應一桌一布,用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分鐘,清水沖凈,晾干備用。
8、監護區內各種物體表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地面濕式清掃每日兩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地,當墻面、地面、物體表面被hiv等傳染性病原體污染時,可用1000—2014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
9、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袖帶、聽診器、體溫計等應專人專用,保持清潔。病人轉出或死亡后作終末消毒處理。
10、呼吸機管道、氧氣濕化瓶等定期更換,送中心供應室消毒處理。
11、非一次性的診療用品和器械用后應初消,再清洗后送中心供應室消毒處理;各種引流管、吸痰管、導尿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復使用。
12、各種引流液如無污染,可以直接倒掉。引流瓶或排泄物如有污染或可疑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混勻后靜置30分鐘后倒掉。
13、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的各種服、被服等織物應立即更換裝入黃色塑料袋內有明顯標識。
14、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分開放置。
15、醫療廢物的管理參照《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執行。
重癥醫學科感染管理制度
1、呼吸重癥醫學科分治療區和監護區,治療區內有非手觸式流動水洗手及干手設施,治療車上備有快速手消毒劑,監護區每床使用面積≥15㎡。
2、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放置。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均應進行抗hiv、抗hcv、hbsag等檢測,陽性者須安置在隔離監護室內,治療活動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病房定時通風,保持環境清潔,每月進行空氣、物表監測一次,監測結果應符合標準。
4、工作人員進行重癥監護室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規洗手,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措施及消毒隔離制度。醫護人員在診查病人前后均應洗手或手消毒,接觸每一例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均應洗手或手消毒,各項診療操作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每季度對手、消毒液監測一次,監測結果應符合標準。
5、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與病人接觸前應洗手。
6、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堅強醫院感染監測。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測。
7、病床采取濕式清掃,一床一巾,床頭桌一桌一布,用后均須消毒,保持床單、被套、枕套清潔,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病人轉科或死亡后床單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8、無菌物品與清潔物品分類放置,使用的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用后毀型,一次性醫療用品嚴禁重復使用。病人用后的各種監護儀器及醫療用品按規定消毒處理。
9、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分開防放置,進行無害化處理。
10、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
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職責
1、在護理部的領導下和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負責重癥監護病房的護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2、負責檢查了解本病房的護理工作,并參加指導危重、大手術后及搶救病人的'護理。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有計劃的檢查醫囑執行情況,加強醫護配合,嚴防差錯事故。
3、隨同科主任和主治醫師查房,參加科內會診及大手術或新開展的手術、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討論。
4、負責本病房護理人員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護理人員加強責任心、改善服務態度,遵守勞動紀律。
5、組織本病房護理查房,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及護理科研工作。
6、組織領導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機技術訓練。
7、負責管理病室,包括護理人員的分工,病房環境的整潔、安靜、安全、各類儀器、設備、藥品的管理。
8、負責指導和管理實習、進修人員,并制定護師或有經驗有教學能力的護士擔任帶教工作。
9、督促檢查護工、衛生員、配膳員做病人生活護理、飲食供應、病區清潔衛生和消毒隔離工作。
10、經常聽取醫療、護理、飲食等方面的意見,研究改進病房的管理工作。
【ICU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icu實習心得09-19
icu護士述職報告01-21
icu述職報告范文06-06
icu護士個人總結03-29
icu護士的個人總結10-02
icu護士工作心得09-04
icu工作總結09-27
ICU的護士述職報告12-17
ICU工作總結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