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作文 篇1
數學自習課上,老師讓我們做練習題,誰先做完就可以到講臺上讓老師批改。
同學們聽了,連忙埋頭做題,教室里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要知道誰都想第一個上去讓老師批改呀,我也憋足了勁,在本子上飛快的.寫著。要是我的手變成機械手我就能拿第一啦…哈哈,我寫完了,我放下筆,剛要開口,下課鈴晌了。老師說,"下課吧,明天再讓我改,"
我的心情從云端跌到了谷底,哎,惱人的鈴聲,你怎么這么不給力啊,再堅持五分鐘不行嗎
小學生作文 篇2
想想,你曾擁有過什么?你曾失去過什么?擁有與失去間,你又曾獲得什么感觸?
人生長路,就是由無限的擁有和失去組成,很多人可以一一細數他們曾失去的;更多人可以源源不絕道出這些失去讓他們如何懊惱、挫折、痛徹心肺,但能屈指點著自己當下所擁有的,并且因此歡愉滿足的人卻很少。
有一句俗話說: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便是那些不曾到口的。無法擁有造成一種未知的新鮮還有想象空間,于是人們永遠牢記著過去失去的遺憾,埋怨生活里太多不完滿,而忘了珍惜當下嘴里咀嚼的、擁有的。等到這些擁有也離他而去時,他再來嗟嘆后悔,依舊忘卻那時可能近在咫尺的幸福,如此周而復始,這人永遠不快樂。
失去和擁有如正反銅板的兩面,總是相依相偎。正面看起來是失去了,反面可能藏著什么不易察覺的、另一個擁有等待我們發掘;另外,如果沒有失去,比如,物質總是豐足無缺,久了,我們會不會太習慣而體會不到個中的美好?會不會因為知覺麻木而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棄如敝履?也許就是要一點小小的'苦澀,我們才嘗得出 人生的甘美。
愛惜憐恤此時此刻所擁有的,別一味沉浸在對失去的牽腸掛肚;面對無法挽回的失去時,也別就此沉淪,換一個角度看那失去,你會發現其中其實夾帶了美好。
擁有和失去,像不像雙人舞?相輔相成,因為彼此的存在,而使一切更美好。
小學生作文 篇3
隔壁鄰居家孩子,他的年紀比我,大力氣比我好,生活比我豐富。我們一起游玩的時候,他常常引導我,照顧我,就好像哥哥對弟弟一般。
小孩子朝夕相見,互相往來;大人們朝夕相見,互相往來。因此,我們兩家的關系很好!某天,家人商量一起去釣魚。
我起初不會釣魚,是他教給我的`。他告訴我魚兒喜歡吃蚯蚓,我們準備了一大盒蚯蚓。他帶上我到橋頭去釣魚,示范給我看:先捉起一條蚯蚓,穿到釣鉤上,然后放下水,靜靜地等待。他囑咐我:“浮珠一動,你要立刻拉,那鉤子鉤住魚的顎,魚就逃不掉。”
我屏住呼吸,坐在橋頭,眼睛直愣愣的盯著浮珠,等待魚兒上鉤。過了好大一會兒,水中傳來一股力量正在使勁拖曳著魚竿。細看浮珠,小小的泡沫球輕輕晃動,激起一波一波的水紋。
好激動,魚兒上鉤了!我加大了手上的力道,緊緊地握住魚竿,使勁的向岸上拽。魚兒不甘示弱,藏在水里暗暗的使勁兒。我雖然沒有見到它,但憑著猜想:一定是一條大魚。
鄰居哥哥看見我滿臉通紅,過來幫我拉釣鉤。果不其然,一條肥碩的魚兒出現在半空中,光滑的魚鱗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一個拋物線,魚落在我們腳下。離開水的魚兒撲騰個不停,暴露在空氣中,似乎有人拿鞭子抽它,痛苦使它奮力掙扎,想回到水中去。我撿起魚,迅速摘掉鉤子,把它放進了大水桶。此刻,這條魚才安靜下來。
那天我們釣了很多魚,回家的時候,他把自己魚桶送給我。轉身走之前,神秘的對我說:“不一定是蚯蚓,用蒼蠅釣魚,魚更喜歡吃蒼蠅。”聽了這話,我平靜下來的心有蠢蠢欲動……
【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的作文08-07
小學生作文08-13
★小學生作文08-13
小學生作文08-12
小學生作文08-12
小學生作文08-12
等小學生作文06-13
小學生作文11-28
小學生的作文11-28
小學生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