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秋作文四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作文 篇1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吃完飯后一起來到陳村村邊,只聽見村里陣陣籮鼓鐘聲,今晚陳村舉行舞火龍盛會,迎國慶,保佑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一會兒,一條長長的火龍隊伍從村里游出來,遠遠看,繁星點點,一個個小伙子目光炯炯,精神抖數,有的'手拿著點燃的香燭高高地舉在頭頂,奇形怪狀的小丑搖大葵扇,有的拿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有的放鞭炮……
前來觀看的人群駱驛不絕,個個自覺地靠左或右分開站著觀看,并熱烈歡迎路過的火龍隊伍,火龍隊伍圍著整村熱熱鬧鬧地走了一圈。今晚我真開心。
中秋作文 篇2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空。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不知不覺,又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按習俗,過中秋節最重要就是吃月餅了。在八月的初旬,家家戶戶都忙著買月餅。
時間到了八月下旬,中秋節開始了。以往,每到中秋節,我們全家人都在院子里度過,就是在院子里擺一張桌子,桌子上鋪了好多好吃的,當然少不了月餅了,每年都這樣,真叫人膩味。
今年,我們改頭換貌,全家來到岐江公園賞月。我們把席子鋪在草坪上,一邊吃東西,一邊躺在席子上賞月,好不舒服!到了晚上8-9點時,月亮姐姐才開始露臉,她很害羞,還是個靦腆的小姑娘。月亮開始慢慢挪動,慢得叫人看不出來,約莫半個小時后,月亮終于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皎潔的月光,大地在貪婪地吸取月亮的精華。這時,我對爸爸說:“老爸,今天的月光多么美麗,我們來說一說關于月亮的詩句吧。”我迫不及待地先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爸爸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我續:“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我和爸爸津津有味的聯著詩句。
漸漸的,公園里游人越來越多,許多游人和我們一樣三三兩兩的坐在草坪上賞月。岐江河的水波光粼粼,碧波蕩漾,游船在江水里來往穿梭。不遠處,一股音樂噴泉散發她那芬芳的'清香,展現出她那五顏六色的衣裳,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月色、燈火交相輝映,天上、人間無限美好,我們置身于這樣的良城美景中,口嚼月餅,仰天遙望月色,耳邊縈繞著悅耳動聽的音樂,心慈神往,仿佛來自天籟。
這就是我與中秋節的故事。
中秋作文 篇3
中秋時節,桂花悄然開了。不事張揚地開了,而且開得很盛。
今夜又是個白白的月夜。
夜闌人靜,萬籟俱寂,金風送爽。一人出門沿著熟悉的青青石板小道,踏著迎風輕送的一路芬芳,去追溯桂花給人最愜意的享受,驅散一天的案牘勞神。清凈的朗月和桂香洗滌一切俗念,我便是徹頭徹尾的超然物外的人了。
白日一度喧囂的地方夜里確實是清凈得沒人來的。
整個夜晚是如此的靜謐,平日院子里三株熟視無睹的桂樹,早已亭亭如蓋。小花滿枝,弱不禁風,無聲無息灑落一地花雨。“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恍惚間,我感覺到這花雨從云間月中飄落,飄到發際,飄到眉間,飄到肩頭,又飄到腳底,一地金黃。信手折一支桂枝,舒心坐在被夜風吹得如秋水般清涼的草地上。陪伴我的是身邊的桂樹和一身月色。此時此刻,我再不是孤獨的人了,妙不可言的`是干脆舒展地平躺下,仰面,睜開眼可見一泓水墨渲染的蒼穹,還能聽見微風對秋草的私語。嗅著手中的桂枝,沁人心脾的清芬讓我不經意想到古人名登高榜為蟾宮折桂的故事。一支桂枝在手,我想我沒有虛擲和辜負今宵的時光,以往白天的苦讀和祖輩的期望如此輕而易舉地變為現實了。我為這短暫的虛無的成就感暗自慶幸,心底一陣竊喜,并偷偷地露出了一絲淺笑。
在這種夜涼如水清寂恬淡孤芳自賞的氛圍里,我覺得就缺易安居士沒來了,這深沉的夜世界我頓感少了知音,不由想起她在《鷓鴣天;桂花》中的佳句來: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間第一流。
桂花是先聞到其香,再見其花的,猛然讓人想起花事。它身處幽境,遠離塵囂,小花小朵卻十里香飄,體性柔婉,惹人憐愛。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第一次讀到袁枚這首詩時,我便心生許多感動來。陽光照不到地方,青春照樣自我蓬勃。卑微的苔花小如米粒,卻毫無羞色,依然學著牡丹的樣子,怒放生命!桂花與苔花何其相似,非要淡綠的葉子襯托出碩大的紅花才算是上品么?中秋時分的花草是經不住風霜的,很難挽留盛時的顏色。惟有桂花獨冠中秋,輕黃淡泊的風骨別具一格,自然要屬花間第一流了。花非花,花解語。無須要披紅掛綠,絢爛多姿,來吸引觀者的眼球,博得眾人的喝彩吧。或許,柔弱嬌小者,不顯山不露水,暗藏花形,默默奉獻出幽香,豈不更叫人感嘆。桂花不言,香自飄遠。
月在云中潛行,來去無礙,喜歡在秋日里淺吟低唱的小蟲們今晚也悄然無聲了。
月光送過來桂樹婆娑的影子,印在地上斑斑駁駁。天上一輪滿月,清亮澄明,星子零碎地點綴在深邃如海的夜幕上,擠眉弄眼的,煞是可愛。
起身,慢慢踱步幽徑,微風過處,清香脈脈,再舉頭一望掛在樹梢的明月,我便懷疑這芳醇的清香是不是吳剛捧出的桂花酒?
寂寞嗎,吳剛?月中的桂樹可砍倒了?
世人都說廣寒宮十分寂寥,我想世人所說吳剛孤苦,嫦娥寂寞的擔心全是多余的。反倒給聯想豐富的人們平添無盡的遐想!是啊,何苦為身犯天規戒律去傷懷,吳剛嫦娥們要比地上的“謫仙”強之千百倍。吳剛的桂樹確也難砍了點,一砍就砍了上千年,這不是在消磨寂寞時光么。但嫦娥你又何必為當初貪食兩顆不死藥而痛苦后悔呢,又何須去追憶那些即成事實的蒼茫往事,又何必為身不由己而一籌莫展抱疚終身呢。此生此夜我不為錙銖必較,不也落得寵辱兩忘,自在逍遙么。
樹影搖曳,月色甜甜的,淡淡的。長夜廝守在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桂樹旁,于我有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碧綠厚大的葉子腋下裹著淡黃的小花,冷香襲人。天上月光中朦朧的樹影依稀可辨,只是看不清生命不息,砍樹不止的吳剛了。快砍桂樹吧,吳剛。正如辛棄疾所說:“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桂樹是美好事物,焚琴煮鶴之事斷然做不得的,為了月亮更加清朗,砍去枝葉紛繁的桂樹,月光自然更為皎潔。世人不會為此事深感怨怨艾艾,這并非對桂花存有不應有的惡意和不敬。一些事情也是互為因果的,柳永一首《望海潮》詠錢塘之詞遠播海內,一時廣為傳唱,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勾起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立馬吳山”的勃勃野心。公元1161年八月,一個有月的中秋節,完顏亮寫下了一首《鵲橋仙;待月》的詞:“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虬髯睰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詞的最后一句語意雙關,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實內心深處卻充滿對南宋的凱覦,暗藏殺機。此次中秋賞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顏亮即親自領兵二十七萬,分四路南下攻宋。金兵犯境之后,金戈鐵馬,狼煙四起,踏碎了宋室香艷的春秋大夢。南宋主和派一再求和妥協,造成中原淪喪,山河殘破。“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公元1174年,也是個中秋之夜,幾經坎坷,幾度沉浮的詞人辛棄疾也對月感懷,扼腕山河分裂,壯志難酬。拔劍四顧,遂起沙場點兵,收復中原之志,也就發出了斫去月中桂影與清明政治的千古浩嘆......世事茫茫,神州疆土何時一統,一如今夜這輪圓月。
染了一身的清香,披了一身的月色,這是桂花留給我的香吻,也是圓月目送我的眼光。踽踽走出曾一度屬于我的世界,輕松而又負重的往回走。是夜,伏案寫了名為《憶秦娥;中秋》的幾行文字:
常憶故園三秋桂/夢中別情愁難揮/愁難揮/海峽兩岸/無限感喟。
中秋作文 篇4
“月到中秋分外圓”中秋節是個想念和團圓的日子。說到中秋節就想到圓圓的月餅。全家坐在草地上,看著美麗的月亮,吃著香酥的月餅,那是多么快樂溫馨的時刻啊﹗
徐徐的`秋風輕輕吹過,皎潔的月光悄悄的、溫柔的照亮大地。中國人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悅耳動聽、百聽不厭的神話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仰望一輪明月,也使我想起蘇東坡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阿姆斯壯已經登上了月球,證明月亮上沒有嫦娥、吳剛和玉兔,但這依舊打不破中國人幾千年來對月亮的浪漫情懷和歡度中秋佳節的期待。
俗話說︰“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每到了中秋節很多人就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那怕是千里迢迢。一到中秋夜,全家歡聚來個烤肉大會。叔叔烤肉的技術真不是蓋的,令我食指大動,我趕緊拿起雞腿,津津有味的啃了起來,大家也都吃得不亦樂乎,把五臟廟都快撐垮了﹗
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就把這深深的思古幽情和今晚的歡愉全帶入美夢中吧!夜深人靜,大家高興的互道晚安、再見,希望年年都可以像今年一樣,快樂的歡聚在一起,擁有一個圓圓滿滿的月亮,一個甜甜蜜蜜的中秋佳節。
【中秋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的作文12-01
中秋作文03-06
中秋的作文11-21
中秋節作文:中秋之夜08-18
中秋圓月作文08-08
關于中秋的作文07-02
中秋到了作文01-12
中秋有感作文03-07
中秋敘事作文01-13
中秋國慶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