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變化的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變化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 篇1
我的老家在廣西陸川縣北部的一個小村莊,那里山清水秀。村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水清得可以看見水里的魚蝦。村后有條寬敞的二級公路和一條雙軌鐵路,四周都是肥沃農田,我的老家就像在綠色海洋中的一個小島。
秋天的一個周日,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回了趟老家。下了汽車,我們拐向通向老家的路,“咦,爸爸,這路怎么變樣了?”“哦,你還不知道吧,這是新修的水泥路。由于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村里很多人買了汽車、摩托人買了汽車、摩托車,為了方便行駛,大家就集資修了這條路,一直通到村口的地坪呢!”走近村子,我看見一排排的小樓排成整齊的隊伍,最高的有三四層,最矮的也有二層。我心中又多了個問號,不等我開口,爸爸說:“現在老家的房子已不是昔日低矮、陰濕的`平房,而是今日高大、明亮的樓房。”走到家里,我發現家里地上、墻上都鋪了瓷磚,還添了一臺大彩電。因為有了閉路,可以不裝天線,能收到二十幾個頻道,而且清晰、好看,不像以前那黑白電視機,老是有花點。
變化真大呀,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興化沒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是一個物產豐鐃的水鄉。
聽爺爺奶奶們說,以前興化只有一條大街,就是現在的牌樓路,還有東南西北四條小街。其它都是磚頭路、爛泥路,一到雨天,路上都是泥乎乎的,幾天也不能干,特別是下雪天,太陽出來雪就化,一到晚上又結冰,爛乎乎的能拖上好幾天,F在可好了,再也見不到這些路了,都是一色的水泥路,柏油路,下了雨一會就干了。路也多了好多,什么長安路,英武路、經一路、興化大道,有的`也不記得了,反正好多好多。
還有一個大變化就是城區擴大了好多倍。記得小時候,春暖花開的時節,媽媽騎車帶我向南玩時,過了長安大橋再向南就漸漸看見農田聞到油菜花的香味了,F在說是再向南好多,看到的都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一片片嶄新的小區,還有一座座休閑公園,大型體育館。
如果說印象最深變化那就是防洪墻。素有“荷葉城”之稱的興化城,四面環水,長期處于“不設防”的狀況。每當洪水襲來時,經常出現“車在水中開,船在街上行”的景況。田里的莊稼淹了,養殖的魚蝦也沒有了,老百姓苦不堪言。據說92年大水時,連李鵬爺爺也來看望了我們。
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興化市委市政府以環城水系為重點,加快城市濱河綠化,人文景點綠化。市委市市政要求把防洪工程建成老百姓的景觀工程,結合防洪工程的建設,充實文化內涵,彰顯文化個性,把水鄉的河建成“流動、生態、安全、文化”的河,一條河就是一個景點,一條河就是一個“水上公園”。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投資3.5億元、建成長35公里防洪墻、抵御3.5米以上洪水、受益35萬人的浩大防洪工程,并依托防洪工程,以運動場地、沿河雕塑、綠化為主,美化、綠化環境,建成了9個百姓“水上公園”。新開園的興健園、生態觀光園、陽山公園與防洪墻緊密相連。防洪墻上的雕刻與公園的景觀交相輝映,成為當地百姓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興化,我可愛的家鄉正以一個嶄新的面貌邁向一個更高層次。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千年帝都洛陽,有牡丹花城的美譽,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四大發明就在這里誕生。
聽奶奶說洛浦公園就是洛陽的中軸線,它反映了洛陽的變化。過去這里垃圾成山、臭氣熏天、雜草叢生,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如今你看從班超廣場到西楓園,已經舊貌換新顏。洛河兩岸綠樹成陰、芳草遍地、鮮花爭艷。向南看,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碧波蕩漾的人工湖,像一面大鏡子鑲嵌在新區體育館前,水面引來無數了水鳥,成了洛陽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美麗的'龍門石窟雄偉壯觀和一座座即將封頂的高樓勾織了一幅古典與現代完美圖畫。洛吉、洛偃等快速通道就是這畫卷的經緯線。
如今我們的洛陽已經成為了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和著名的旅游城市,她是中原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我愛我的家鄉洛陽!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 篇4
10月3日,我們全家開車回老家過中秋節。到了家門口媽媽轉了好大一圈才找到停車的地方。進了家門媽媽還在抱怨說“門口怎么這么多車?停車都沒有地方了!碧牙崖犚娏苏f:“車多?不要說別人家的車,你看看咱家的車就停了幾輛?”我聽后算了算,呵呵,我們家就有8輛車。太姥姥又說:“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變化也越來越大,看看咱家的車就知道了。”我一聽就讓太姥姥講講有什么變化。
太姥姥接著說:“我就說說這車的變化吧。我年輕的時候,沒有交通工具,就是靠兩條腿走路,出門有什么東西都用扁擔在肩膀上挑著或用筐在身上背著。70年代你姥姥上班的.時候,就騎自行車了。那時候自行車不隨便賣,實行配給制,用自行車票才能買。到了80年代,自行車才普及,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買了自行車了。90年代摩托車漸漸代替了自行車,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你媽媽上班也是騎摩托車的。進入新世紀,生活就更好了,汽車開始進入家庭,成為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車還有其他方面,比如,過去是吃飽了就行,現在不但講究吃飽,還要吃好、吃出健康。衣服過去是穿破了補了又補,現在是新衣服一看過時了就不穿了。生活真是越來越好,日子也越來越順心!
聽了太姥姥的話,我想:祖國這60年的變化真大呀!等到我長大了,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我們的祖國會變成什么樣呢?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柳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曾有這么一句話來說明它的美:山清水秀地干凈,文明和諧新柳州。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來了解我美麗的家鄉——柳州。
柳州位于桂中腹地,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山水獨特的盆景城市。解放后建成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自治區成立50年來,柳州抓住先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曾兩次位列全國450個城市中50強之內。目前,全社會穩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柳州已經進入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環境宜居的城市行列。柳州還以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為依托,不斷加大城建力度,讓城市的面貌和功能日益出彩和完美。
柳州的變化還不止這些,有的只是一些小小的增加,也都能讓柳州游一個大變化。所以,柳州人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柳州,一座汽車拉著跑的城市。
柳州變化最大的是橋。柳州的橋大有來歷,原本柳州只有一兩座橋,交通非常擁擠。后來建起了柳江大橋,柳州的橋便像一條條彩虹橫跨在碧綠的.江水之上。時至今日,柳州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橋城。便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這座橋城:滿目彩虹妝壺城,疑似天宮落柳州。
其實,柳州無論如何改變,都是世人所說的那樣山歡水笑農家樂,年豐民富村寨興的文明城市,永遠是我最美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變化的作文02-19
家鄉的變化的作文03-23
家鄉的變化【精選】07-09
家鄉的變化02-17
家鄉的變化小學作文02-05
家鄉變化作文02-09
寫家鄉變化的作文02-23
家鄉變化大作文02-20
【精選】家鄉的變化作文08-31
家鄉的變化作文【經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