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合同三篇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加強,關于合同的利益糾紛越來越多,合同是對雙方的保障又是一種約束。那么我們擬定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處理合同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處理合同 篇1
處理方:
收購方:
甲、乙雙方因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相關規定,就乙方收購甲方的廢舊物資(以下簡稱廢品)及相關事宜,經過充分協商一致,達成本協議。
第一條各方承諾及保證
1.1甲乙方共同承諾在進行本合同交易全過程中不采用財物或其它手段賄賂對方或對方任何人員,也不向對方或對方人員索取或要求任何條件。
1.2甲方承諾及保證其具備處理本協議約定廢品的真實意思表示,并將依照本協議的約定及時全面地履行相應義務。
1.3乙方承諾及保證其具備收購本協議約定廢品的合法主體資格,及合法進行再處理本協議約定廢品的條件和能力,且乙方承諾提供的相關資質證件、檢驗報告等真實有效,
1.4乙方承諾及保證其在收購本協議約定廢品后,確保按照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及工作流程進行處置,不造成環境危害及其他對社會公眾的傷害。
1.5乙方同意,如發生下述情形即應立即書面通知甲方,否則甲方不承擔因此而產生的任何責任:
1.5.1乙方因合并、收購、重組或其他原因導致乙方被解散、清算、歇業、吊銷營業執照等情況時;1.5.2乙方發生更名、地址變更等情形;
1.5.3乙方涉入重大訴訟或仲裁案件或乙方因承擔對外的借款、擔保、賠償、承諾或其他責任,被采取訴前保全、財產保全、強制執行等法律措施,以致對企業整體財產產生不良影響和威脅,且此種影響和威脅不能在發生后的30天內圓滿消除的;
第二條:廢品名稱及價格
廢品名稱,價格按每噸人民幣元計價。
乙方同意并知悉:本合同所述的廢品均為甲方日常生產產生的廢料、廢渣等廢舊物資,并不具有一般新商品的特性,本合同標的以其實際產生狀態為準。
第三條:廢品的處理
3.1廢品的處理的頻率,雙方約定選擇下列第項履行:
(1)由甲方通知乙方,乙方在接到甲方通知12小時內將甲方指定的廢品收購處置完畢。(2)乙方每日到甲方處進行廢品的收購處置,乙方應將當日的廢品在當日全部處置完畢。
3.2乙方負責廢品的現場收集、清理、裝卸。
3.3運輸廢品所需車輛,由乙方自行提供。如需甲方提供車輛,由乙方負擔租車費用。
3.4乙方應確保廢品收購時和廢品收購處理完畢后現場的安全及清潔工作,并確保不造成任何污染。
第四條:協議期限
本協議的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第五條:款項結算與支付
5.1乙方于本協議生效后3日一次性支付萬元預付款,協議結束3日內根據實際發生額度據實結算,多退少補。
5.2乙方向甲方支付結算價款,應采用支付。
5.3乙方在對甲方的廢品收購處置完畢后,應立即向甲方支付結算價款。
5.4乙方在本協議生效后3日內向甲方繳納保證金萬元,甲乙雙方合同期滿后,若乙方不存在任何違約行為,則甲方將履約保證金(不計利息)退還乙方,若乙方存在違約行為,則甲方有權優先從履約保證金中扣除相應得違約金。履約保證金不足的,乙方應在10日內補足;
5.5乙方出現如下任一情況的,甲方有權扣除全部履約保證金:a.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給工廠造成損失的;b.合同生效后,乙方無正當理由未按約定的頻率處理廢舊物資的;c.乙方處理廢舊物資造成工廠環境污染,給工廠造成損失的;乙方給甲方造成重大安全和環保事故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書面通知自送達乙方之日本合同自動解除。
第六條:安全條款:
6.1乙方派往甲方工作人員,有責任了解甲方的入廠需知,遵守甲方有關的安全和環保要求;乙方有關辦事人員或受雇于乙方的人員在甲方廠區內應遵守甲方所有廠規廠紀。
6.2乙方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不得裝載過有毒有害或其他對貨物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在甲方廠區內應按甲方規定的限速行使,運輸車罐體、送料管、油箱等密閉安全可靠,無滴漏、廢氣溢出隱患;由于乙方原因,乙方車輛在甲方廠區造成安全、污染事故由乙方負賠償責任。
6.3因乙方工作人員的.過錯造成對人員的人身傷害及財產的損失,由乙方承擔全部法律責任。
6.4在甲方的廢品處理現場,乙方工作人員在裝卸、處置、收購廢品工作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承擔,與甲方無關。(除非乙方能證明甲方有過錯的)。
第七條:協議的生效、變更、解除及轉讓
7.1本協議自雙方代表簽字及蓋章后即行生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解除本協議及對外轉讓本協議的權利義務。
7.2本協議生效后,乙方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履行本協議,且在甲方催告后的12小時內仍未履行的,甲方有權單方解除本協議。甲方單方解除本協議的書面通知自送達乙方之日起生效。乙方繳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
第八條違約責任
8.1乙方在廢品收購現場及在甲方的工作場所范圍內因收購、處置廢品造成甲方人員或其他人員人身傷害及財物損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8.2乙方工作拖延,致甲方正常工作受到影響的,每出現一次,甲方有權自保證金中扣除1000元違約金,乙方還應當賠償甲方因此所受經濟損失,且甲方有權解除本協議的履行。
8.3乙方未按約定及時支付價款的,應承擔延期支付的違約金,每逾期一日按延期付款部分的5%計算。
第九條:適用法律及爭議的處理方式
9.1本合同及其全部附件的簽訂、履行、解釋及爭議解決等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9.2與本合同有關或履行本合同過程中發生的一切爭議,雙方同意提請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第十條:補充條款
本協議未盡事宜,雙方可另行協商,簽署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同等效力。
第十一條:協議份數及填寫要求
11.1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各執兩份。
11.2雙方填寫本協議時應字跡清楚、明確,凡有涂改處無效
第十二條其他約定
12.1
(以下無正文)
合同簽署:
甲方(蓋章): 乙方(蓋章):
代表人: 代表人:
簽訂時間: 簽訂時間:
處理合同 篇2
一、房屋租賃合同無效時,裝飾裝修如何處理?
(1)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未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
A.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價歸出租人所有(不當得利);
B.不同意利用的:①可由承租人拆除(承租人享有所有權);②因拆除造成房屋毀損的,承租人應當恢復原狀。
(2)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已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
A.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價歸出租人所有(不當得利);
B.不同意利用的,將裝飾裝修物的現值損失作為無效合同的損失,由雙方各自按照導致合同無效的過錯分擔現值損失。
二、房屋租賃合同解除時,裝飾裝修如何處理?
(1)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合同解除時:
A.未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①可由承租人拆除;②因拆除造成房屋毀損的,承租人應當恢復原狀。
B.雙方對已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的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①因出租人違約導致合同解除,承租人有權請求出租人賠償剩余租賃期內裝飾裝修殘值損失。
②因承租人違約導致合同解除,承租人不得請求出租人賠償剩余租賃期內裝飾裝修殘值損失。但出租人同意利用的,應在利用價值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③因雙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剩余租賃期內的裝飾裝修殘值損失,由雙方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④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的事由導致合同解除的,剩余租賃期內的裝飾裝修殘值損失,由雙方按照公平原則分擔。法律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2)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
三、房屋租賃期間屆滿時,裝飾裝修如何處理?
(1)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租賃期間屆滿時:
A.未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
①可由承租人拆除;
②因拆除造成房屋毀損的,承租人應當恢復原狀。
B.形成附合物的:
①承租人不得請求出租人補償附合裝飾裝修費用;
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
綜上所述,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租賃期間屆滿時,除另有約定或者可以拆除以外,承租人不得要求賠償裝飾裝修費用。
處理合同 篇3
李某與王某簽訂房屋租賃協議,約定將李某的一間店面房屋出租給王某開飯店,為期一年。王某在飯店經營期間對房屋進行一定的裝修,李某亦未提出異議。由于合同對一般裝修物的處理未作明確約定,合同期滿后,雙方因裝修物的補償問題發生爭執,起訴至法院。
該案在審理時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的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本案王某對房屋的裝修可視為對租賃物的改善或增設他物,此行為并未得到李某同意,且王某明知合同期才一年,不考慮投資回報率而投入大量裝修,其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應由其自己承擔,王某無權要求李某對其進行補償。
另一種意見認為,李某應對王某進行適當補償。理由是合同對房屋出租后的用途有明確約定,李某應當知道開設飯店需進行必要裝修,且李某在王某裝修時既不阻攔,也未在合同期內提出異議,應視為對王某裝修行為的同意或默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6條規定,非產權人在使用他人的財產上增添附屬物,財產所有人同意添附,并就財產返還時附屬物如何處理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協商不成,能夠拆除的,可以責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價歸財產所有人;造成財產所有人的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故李某應對王某做出補償,但補償數額應不超過該房屋的增值部分。
本案有必要對裝修物的性質先進行一下探討。承租的店面房經過裝修,裝修物的所有權歸王某,而房屋的所有權仍歸李某,兩者可以辨別,但已連為一體,不可分割。若強行將裝修物拆除,則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失。可見裝修物的性質系民法理論中的附合,系添附行為的.一種,即將不同所有人的物緊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物。其特點在于所有人的物雖可區分,但難以分離。
裝修系動產附合于不動產之上,按照民法主物所有人取得從物的原則,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后,裝修物的所有權應由不動產人即李某取得。然而確定添附物歸屬后,必然會產生受益一方對受損一方的經濟補償問題,這里要區分添附行為系善意行為還是惡意行為。出租人對承租人進行補償應滿足兩個前提:一、出租人對承租人的裝修行為明確表示同意,或者知悉而未表示反對;二、房屋因裝修而增值,且在租賃關系結束后,仍然存在。本案中,當事人雙方對一般裝修問題的處理雖未作明確約定,但合同簽訂后,王某對房屋進行裝修的過程中,李某既未阻攔,也未在合同期內提出異議,應視為默許,符合第一個前提。其次房屋經過裝修后,價值有所增加,由于裝修物附合于房屋,兩者不可拆分,租賃合同終止后李某即取得裝修物的所有權,故李某應當補償王某所支出的裝修費用,但不應超出房屋增值的部分。
筆者認為本案兩種分歧意見所適用的法律實際并無矛盾,但是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側重強調承租人有保持租賃物原狀的義務,目的在保障出租人的利益,但對承租人的費用返還請求該條并無規定,故不能適用本案。對裝修物補償問題的法律適用,筆者同意后一種意見,即應當比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6條規定,本著最大限度發揮裝修物價值的原則及公平原則,判令李某對王某進行適當補償。
【處理合同】相關文章:
水處理合同03-23
事故處理協議03-21
處理合同五篇05-10
精選處理合同三篇05-23
精選處理合同7篇05-03
精選處理合同四篇04-26
處理合同六篇04-24
【精選】處理合同4篇05-03
【精選】處理合同三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