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國的春節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的春節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1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里,春節是老大。無論面對洋節入侵,還是商家造節的沖擊,或者其它傳統節日式微,春節的生命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每年春運幾十億人次的“乾坤大挪移”就是明證。
有個段子說:春節了,各種名媛貴婦文青二青紛紛現出原形,不管平時裝得多國際多上流多高端多與眾不同,這個時候都要:回蘭州!回貴陽!回鐵嶺!回鞍山!回攀枝花!回縣城!回三線四線五線!
回家團圓是春節亙古不變的主題,只不過這些年伴隨傳統家庭分崩離析而變得更為顯性化了。無需贅言,通過聯絡增進親情是春節的主要目的。至于程序如何,民俗已經安排好了,跟著做就是。
年三十要和家人一起守歲。“于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這是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寫的南朝風俗,跟今天除了吃的不一樣,活動性質差不多。
大年初一黎明,伴隨激烈的炮仗聲,頻繁的拜年活動便開始了。拜年這個儀式負責加強社會聯系,尤其是加強姻親聯系,反映了中國人試圖鞏固本人及家族社會地位的強烈愿望。
唐代釋道世《法苑珠林》記載:“唐長安市里,每歲元日已后,遞飲食相邀,號為結坐。”說的也是這回事。
大年初二,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已婚家庭在這天都要“回娘家”,女兒省親,女婿給岳父岳母拜年,所以筆者河北老家村子里又喚女娃為“初二忙”。而湖北黃陂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親戚、初二拜母舅,初三拜岳家。江蘇淮安則是在初二、三日由岳家宴請女婿。廈門人把初六稱為女婿日。百里不同俗,春節體現的尤為明顯。
春節期間還得上墳,先人不能忘啊,歡樂的日子得給他們送去祝福,燒三束紙錢,放兩掛鞭炮,讓他們在那個世界里不寂寞。
除了自家祖宗,各路鬼神的需要也得滿足。比如在適當的時候,要將灶神“接”回來。北京人多在初二祭財神。廣泛的祀神活動使廟宇寺觀成為游玩交易的場所,這便是所謂廟會。
北方把初五叫作“破五”,標志著春節的一個段落,人們于次日開始做些日常工作。表示結束的方式則是做些與除夕那天相同的事情,如再吃一頓餃子。
初七在六朝時曾是隆重的節日,稱為“人日”。其起源,據三國時人董勛說,是將六種動物和人分配于年初七天的結果。《荊楚歲時記》有北方人從元旦至此日不食故菜,惟食新菜之語。在宋代還附加上了送窮習俗:“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見陳元靚輯《歲時廣記》卷九)
新年送窮,反映的是新舊更替的.觀念。六朝以至唐代,一般都是在十五日或正月晦日送窮,韓愈還曾寫過《送窮文》。廣東海豐將初三稱為“窮鬼日”,清晨將垃圾掃到外面糞堆上,點燃紙錢香燭,放幾聲鞭炮。陜西韓城初五日不許出門,將新肉或麻豆放置鍋中燒烤,稱為“崩窮”。
就這樣,在春節期間,通過經歷這些儀式程序,和家人親戚一起,在邊吃邊聊中把煩惱的事說出來,他們會幫你解開疙瘩;高興的事說出來,他們都為你高興。那些笑臉都是真誠的,那些祝福都是衷心的,那些建議都是善意的。這些就像公理一樣無需證明。
通過家族關系的修整,一年來漂泊在外積累的喜怒哀樂,在家人面前盡情釋放,親朋故舊的話語又能喚回久違的童真。唯有在家里,才能讓人真正體會到:“我的根就在這兒。”這讓春節無可替代。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喜慶而又充滿熱鬧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春節那一天正是農歷的正月初一,所以春節有著辭舊迎新的意思。
在春節這一天,大家一定要開開心心地,表示愉快地度過一年。過春節地習俗有很多,大家必須一個一個完成。先是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要大掃除,買上雞鴨魚肉、年貨,貼春聯、剪窗花……忙得不可開交。
在除夕這一天,不論家人工作有多忙碌,都必須趕回家和親人一起吃豐盛地年夜飯。年夜飯里必須要有魚,因為魚代表“年年有余”。大家一起團團圍坐在大圓桌旁,預示著“團團圓圓”。大家一邊聊著家常,一邊吃著熱騰騰地年夜飯,真是好不溫馨、好不熱鬧呀!除夕還要給壓歲錢。壓歲錢又稱壓年錢,一般是長輩給小孩子地紅包。中華民國又曾流行紅紙包100銅元,代表“長命百歲”。除了吃年夜飯和給壓歲錢,除夕還要“守歲”。一家人說說笑笑,一直還要到十二點。
爆竹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玩意兒。爆竹代表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孩子們放著爆竹,仰望著空中燦爛的火花,應該是有“紅紅火火”的意思吧。“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沒錯,在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但是它牢牢記在我們的心中。
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就是我們的春節。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所有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民間流傳著眾多迎接新春的風俗習慣,比如說:“我們臺州人在迎接新年時基本上家家戶戶要做的事就是新年。
謝年,又稱送年,是一種祭神活動。每戶人家都會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時辰在陽臺上或者在庭院里擺放著一張桌了,桌子上放滿豐盛的食物,來祭拜神仙,希望來年全家順利平安,家里老少身體健康。
今年,我的外公也挑了一個黃道吉日農歷的12月初10,進行謝謝年。那天白天,家里就忙活起!外公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祭神需要的肉、魚、水果、黃酒等,而外婆在陽臺上打掃衛生,擦擦玻璃。
到了晚上7點左右,外婆就把外公買來的'內、魚,蘋果,黃酒等,搬到了桌子上,再擺上筷子,又點燃燭臺上的蠟燭和香,然后全家陸陸續續地進行祭拜。當我輪到我時,我在心中默默祈禱著:希望我的讀書成績更上一層樓,不要生病。希望媽媽的旅游公司,生意越來越旺,最好再給我添一個弟弟或妹妹。
最好外婆把折好的元寶放入火中,燒成了灰燼,外公去樓下打了鞭炮,就這樣謝年結束了。
【中國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精華】中國的春節的作文3篇03-09
關于中國的春節的作文三篇03-18
【推薦】中國的春節的作文3篇03-17
【推薦】中國的春節作文三篇03-08
關于中國的春節作文3篇02-26
關于中國春節的作文三篇04-11
【必備】中國的春節的作文三篇04-14
【熱門】中國的春節的作文三篇04-14
【實用】中國的春節的作文6篇04-14
精選中國的春節作文3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