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用】清明的作文匯總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非常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感覺上并不是非常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許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于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的作文 篇2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快樂的清明節作文500字。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里,下了車,大人們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著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著雜草,而哥哥拿著棍子和我打架。
接著,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著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說,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優秀作文500字《快樂的清明節作文500字》。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里面,煙灰卷著向上竄,外公笑著說,現在燒了這么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別爭錢呀。
森林里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扛著一個耙子,掃著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著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人們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
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幾秒鐘就打完了。
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則是:上墳、吃“青團”也就是吃清明果、蕩秋千、踏青等。
今天我也去上墳了。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乘著汽車來到了一座山旁。下了車,帶著祭祖的東西步行到山中。一路上,我總是東一眼,西一眼,越往里,植被就越茂盛,墳墓也就越多。
一路上,時常會有人在點香,拜祖。走上石階,來到一座墳墓邊,這座墳墓就是我的祖先的安息之地。大人們開始忙活了起來,有的拿著掃把把附近的枯枝爛葉掃了;有的拿著柴刀,“披荊斬棘”;還有的把之前的供品換掉……
我則站在一旁看著,腦子里一團霧水,就傻愣愣地發呆。過了不久一切就準備好了,爺爺先拿著三根香拜了拜說:“希望今年能風調雨順,全家人都健健康康。”轉眼間,就輪到我了,奶奶握著我的'手說:“讓宇戊學習成績步步高升,天天快快樂樂!”
拜好,供品擺好后,我們就坐著車回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千古佳句,相信不少人都會背,清明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應該永遠傳下去。
清明的作文 篇4
大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其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瞭瞭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里塌實。在老人心里,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為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
夾雜著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么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
我隨著人群,慢慢上山。山道兩邊,有那么多的墳墓,心里感覺不勝復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敘述著其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大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其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瞭瞭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里塌實。在老人心里,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為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為壯闊。接天連城,成為一個動態的永恒!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注腳嗎?
山上的住戶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于那些早已安睡,化為一抷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其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里找到什么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喂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于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里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并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群不是越來越洶涌了么?墳前墓后,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圣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這頓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誠拜倒,煙霧在山坡上彌散。
清明的作文 篇5
對于這個傳說,我很糾結,話說戰國有個太子,叫重耳,也就是后來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在流亡期間,有個忠實的臣子對他不離不棄,甚至不惜割肉給他吃。這讓重耳心存感激,待到他衣錦還鄉、稱霸全國時,他想起那位忠實的臣子,也就是介子推。此時介子推早已隱居,不愿受賞封官,重耳報恩心切,便委自枉屈,顧其于草廬之中,但介子推卻避而不見。重耳萬般無奈,又有下人獻一損招,這便是火燒山林,逼介子推出山。可不料,介子推偏不出山,愣是被活活燒死。重耳后悔萬分,為紀念介子推,設立該日為寒食節。
這樣的'故事,這樣的由來,本身就很糾結,這種事與愿違,好心辦壞事的事情已屢見不鮮,可因這樣的事而產生如此一個重要的節日,真是讓我想不通。這與紀念屈原的端午節不同,屈原是不甘與世同流合污而憤然跳河,人們紀念的是他的英勇氣概,而這清明節是紀念啥?難道是紀念晉文公一把弄巧成拙的大火?
它的習俗就更讓我糾結,掃墓祭祖,緬懷故人,這本是件好事,可一到這個節日,不少墓園都可以看到祭掃的人們在“燒紙錢”,更有甚者在居住區的十字路口“燒紙錢”,全然不顧煙灰氣味對往來路人的影響。以“燒紙錢”為主要儀式的清明祭祀,弊病多多,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其實“綠色掃墓”是值得提倡的祭掃方式,在墓前獻一束花,或是播放一些逝者生前喜愛的樂曲,這樣更能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