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家的春節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的春節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的春節作文 篇1
春漸漸臨近了,只是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都掛上了紅燈籠,我的心注定是會興奮的。
最令我期待的是炸麻葉了。
除夕之夜,案板周圍,一家人聚在燈下,三代人,奶奶好似是個熟練的廚師,一個簡簡單單的面片,在奶奶手里,漸漸開了花,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挽在一起,打個結,幸福、美滿就在里面了。小小的我,在奶奶身旁轉來轉去,也想在手里生朵花,多美啊!可是,每次挽開就像一株小草一樣,只想倚在奶奶身旁,等待滿生花。
花兒進了油鍋,與油一起跳起了圓舞曲,花兒也慢慢成長起來——皮膚漸漸變黃了,長出了大泡泡,發出一陣“嗞嗞”聲。炸麻葉是很漫長的,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等一覺醒來,香氣鋪滿了小屋,花兒長胖了,沾一小口白砂糖,甜甜的,脆脆的,舌頭一抿,溢進了心洼洼里。天天吃,也吃不膩,吃成小貓嘴,媽媽嗔怪著說:“看看你,過了個年,肚子天天都是圓的!”奶奶卻說:“孩子小著呢,過年就是吃好的嘛!”我也不管別的,有奶奶護著,有香噴噴的炸麻葉吃,就是幸福。
炸麻葉陪伴我過了幸福的.童年,滿滿的有單純的快樂,在內心深處,永遠念想,留戀,時光拐了一個彎,那些疼我的人,都展現了出來,時光漫長,歲月靜好。
家的春節作文 篇2
綺麗的崇武半島,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其民風習俗在閩南文化的大范疇下,獨自較多的特點。這反映出一種濃厚的封建觀念。
談起家鄉的春節。從農歷十二中旬開始,大人們就忙著買年貨。大年三十早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還掛上了桃符。傳說有一只年獸,他頭生獨角,血紅的嘴巴,非常的可怕。他一年都在沉睡,到了臘月最后一天,它才蘇醒一次,出來掠食吃人。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他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顏色。為了驅趕他,人們用紅顏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掛在門口,稱為“桃符”。還有人燃燒砍伐來的青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和光,這就是爆竹的來歷。年獸見了“桃符”,聽到爆竹響,嚇得趕快逃跑,這樣大家就安然無恙了。
晚上,媽媽把買來的稻草點燃,一團很旺的火焰出現了。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除夕夜要點燃稻草呢?”媽媽看著我一副可愛的模樣,耐心的對我說:“這叫‘跳火盆’”,是我們家鄉春節的傳統習俗。跳過去是把今年的晦氣送出去;跳過來,是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生意興隆。這一夜,家家戶戶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走出家門,到親朋好友家去拜年。同時也到城里城外廟里去燒香,小孩子喜歡上街買鞭炮和心愛的玩具,他們個個樂開懷。這就是家鄉的春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水平提高,不少陋習被摒棄。但是,歷史形成的習俗不少在日常生活中,仍一直被沿用。
家的春節作文 篇3
我是在一個叫團泊洼的小地方出生的,在那里我度過了九個春節。那些快樂的節日在我生命中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記得每年臨近春節,大人們都在忙碌的采購年貨。他們買回來好些好吃的東西,和漂亮衣服,其中最讓我激動的要數那些我渴望已久的鞭炮了。每天我都在期盼春節的到來,數著手指頭,盼啊,盼啊……
終于,到了除夕那一天。清早起來,媽媽就在忙碌著準備好吃的東西,她在桌上擺滿了點心和糖果,然后就往門上貼春聯,媽媽說,這叫辭舊迎新。中午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媽媽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我和小朋友在外面玩,看誰的衣服漂亮,看誰的鞭炮響,真的太開心了。終于,夜幕降臨了,除夕夜開始了。我和爸爸在看電視,媽媽在包餃子,包完餃子我們去放鞭炮,看見煙花在天上炸開,又像流星一樣落下來,真美啊。盼到夜深了,除夕的鐘聲響起來,我和爸爸媽媽開始吃年夜飯,舉杯互相祝福著,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真的很開心。吃過年夜飯的餃子,我帶著甜美的微笑進入了夢鄉。
我喜歡除夕,因為它是舊的結束,新的開始。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家鄉的春節。
家的春節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蘇州,但是每到過年都要去外婆家,媽媽說我們一年到頭都沒時間回家,所以過年都要和阿姨一家去泰興外婆家團聚。
在去之前,我和媽媽去超市買一些年貨,購物車里堆了一車子,我問媽媽怎么要買這么多,媽媽說外公外婆年紀大了不舍得買,所以要多買一些。爸爸要把店里的事情做完,才能有時間去。中午吃過中飯爸爸開著車載我們一家就去外婆家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就準備好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一家人圍著臺子有說有笑的`吃著團圓飯。吃好晚飯我們就到外面空地上去放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真是好看極了!
最后我們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春晚一邊等待著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