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經典詩歌(精選27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具有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詩歌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經典詩歌,歡迎大家分享。
1、九日黃樓
[宋] 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
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 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2、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
[清] 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檐雨,譜出回腸。
3、采桑子 九日
[清] 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4、九日置酒
[宋]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華,高臺復帳駐鳴笳。
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5、九日和韓魏公
[宋] 蘇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6、九日寄秦覯
[宋] 陳師道
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暮鴉。
九日清尊欺白發,十年為客負黃花。
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無地落烏紗。
7、次韻李節惟九日登南山
[宋] 陳師道
平林廣野騎臺荒,山寺鳴鐘報夕陽。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
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8、己酉歲九月九日
[魏晉] 陶淵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9、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10、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唐] 趙彥昭
秋豫凝仙覽,宸游轉翠華。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11、九日醉吟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12、九日
朝代:唐朝|作者:殷堯藩
萬里飄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陽樓。壯懷空擲班超筆,
久客誰憐季子裘。瘴雨蠻煙朝暮景,平蕪野草古今愁。
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
13、柳梢青·重陽時節
詞牌名:柳梢青|朝代:宋朝|作者:張孝祥
重陽時節。滿城風雨,更催行色。隴樹寒輕,海山秋老,清愁如織。一杯莫惜留連,我亦是、天涯倦客。后夜相思,水長山遠,東西南北。
14、重陽見菊占冬晴上熟
朝代:元朝|作者:仇遠
滿城風日釀輕霜,昨夜東籬菊盡黃。
正月自非添一閏,此花安得及重陽。
新鴻遠到愁無信,螃蟹中虛怕有芒。
濁酒醒來聞吉語,晴過冬至兆豐穰。
15、重陽
朝代:宋朝|作者:曾幾
老去長凈一寸陰,良辰物色負幽襟。
中秋素月偏離畢,九日黃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復伴孤斟。
重陽何必今朝是,從此籬邊日訪尋。
16、九日懷封元寂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蘭氣添新酌,花香染別衣。
九秋良會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17、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詞牌名:定風波|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多病題詩無好句。孤負。黃花今日十分黃。
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江海滿前懷古意。誰會。闌干三撫獨凄涼。
18、減字木蘭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詞牌名:減字木蘭花|朝代:宋朝|作者:劉辰翁
舊游山路。落在秋陰最深處。風雨重陽。無蝶無花更斷腸。
天知老矣。莫累門生與兒子。不用登高。高處風吹帽不牢。
19、九日吟
朝代:宋朝|作者:釋文珦
又過一番秋。秋應笑白頭。
任教花自笑,其奈我忘憂。
未死聊游戲,才亡即罷休。
應知皆是幻,盡底付悠悠。
20、重陽二首·為客時多不解愁
朝代:宋朝|作者:蘇泂
為客時多不解愁,亦逢佳節強登樓。
酒闌自摘茱萸望,何處青山是越州。
2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2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2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2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26、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27、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重陽節經典詩歌】相關文章:
經典的重陽節詩歌10-27
重陽節的詩歌09-24
重陽節詩歌12-20
重陽節的詩歌01-22
關于重陽節詩歌09-25
重陽節有關的詩歌09-24
有關重陽節的詩歌02-21
重陽節優美詩歌09-14
關于重陽節的詩歌09-15
重陽節詩歌【薦】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