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1
兒童節其實并不是憑空而定的一個節日,在兒童節的背后有著一段真實的歷史,在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發起了一次殘酷的屠殺,他們將婦女、兒童關押、燒毀了許多的房舍、建筑,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所有人都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很多兒童都因為得了傳染病而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了各種折磨,生命得不到保障。在二戰結束之后,為了悼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兒童,反對虐待兒童,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生活,在1949年國際民主聯合會會議中決定將每年的六月一日定了國際兒童節。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六”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為爭取兒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權利而斗爭的日子?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舉行第一次國際大會,發表了有關兒童福利問題的原則以后,一些國家先后有了兒童節的規定,如美國定為10月31日,英國定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給全世界兒童爭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權利,加強各國兒童的友誼,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了執委會,正式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新中國成立后,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少年兒童也成了國家的小主人,為了培養廣大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兒童節的習俗:中國
在中國,每到六月一日兒童節,學校就會組織一些集體活動,提前會準備一些節目在那一天為小朋友慶祝,朋友之間互送禮物,家長滿足小朋友當天的愿意,帶著孩子外出游玩或者吃大餐等等。
兒童節 .jpg
兒童節的習俗:日本
日本一年有三次兒童節,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孩們設立了,到了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都會為女兒送上一個穿著和服的漂亮女玩偶,有兒子的家庭都會在門前懸掛一個“鯉魚旗”,表示魚躍龍門的意思。到了十一月十五日就是日本的“七五三”兒童節,這是專門為三歲、五歲和七歲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小朋友都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并在父母的帶領下上神社,祈求并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與快樂。
兒童節的習俗:韓國
韓國的兒童節定在每年五月五日,在這一天,父母會為孩子們準備他們想要的禮物,想吃的美食,孩子們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驗傳統的韓國文化,盡情的享受節日的歡樂。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2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后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送孩子什么?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六一兒童節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長們也都在絞盡腦汁,為博孩子一笑,精心挑選著各種禮物。然而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孩子需要的禮物或許不是拉風的遙控汽車、漂亮的洋娃娃,而是父母的陪伴。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孩子說過類似的話:爸爸/媽媽,別看手機了,能陪陪我嗎?石家莊市一所小學針對全校4112名孩子展開的問卷調查結果印證了這一點,多數孩子的心愿與物質需求無關。超過54%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少玩手機,多陪伴自己。“親子陪伴”成為孩子們的最大“剛需”。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工作壓力大,家長在繁忙的工作結束后,通過手機獲取更多資訊,或是玩玩游戲緩解壓力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不過出生到上大學這短短十數年。難道你想要孩子長大后,對自己童年的回憶大多都是父母在低頭看手機嗎?
“媽媽會帶我去兒童樂園玩,但每次她都隨身帶著充電寶,然后不停玩手機、拍照片。平時在家里也是這個樣子:吃飯、上廁所玩手機、睡覺玩手機,就連陪我寫作業的時候也玩,我看她恨不得連洗澡時也玩手機。我真的很討厭這樣的媽媽。”一個8歲女孩作文里的這段話讓人扎心……
陪伴成長不只是“物理空間”上的在一起。真正的陪伴是跟孩子多交流,實實在在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玩樂和閱讀中去。河北師大教育學院心理系主任、副教授賈寧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品格、習慣和態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父母身體力行的教育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的必備條件。
高質量的陪伴不是無時無刻的貼身跟隨,而是每天抽出一點兒時間,心無旁騖,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項活動中去。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下的一碗面、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
這個世界上沒有能將逝去的親子時間帶回來的“時光機”,時間過的太快,一旦錯過就難以彌補。六一兒童節快到了,趁還有機會,放下手機,用心陪伴,跟孩子度過一個難忘的兒童節吧!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相關文章:
國慶節的由來和簡介中英文版06-02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是什么07-28
六一兒童節由來朗誦稿(精選5篇)04-25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是什么2篇02-02
列寧簡介03-18
翠鳥簡介11-06
長城簡介04-29
美元的由來06-06
自我簡介作文08-06